2018/12/15
本校於107年12月13日上午在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接待大陸華南理工大學訪問團,該校由校務委員會章熙春主席率團,成員包括招生工作辦公室周勤主任、建築學院孫一民院長、設計學院張珂院長,以及港澳臺辦公室黃非副主任等。本校由葛煥昭校長主持座談,校內人員有何啟東學術副校長、王高成國際事務副校長、工學院許輝煌院長、國際處陳小雀國際長、建築學系米復國主任及黃瑞茂副教授等參加。 本校建築學系與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自6年前即建立合作關係,迄今已有相當交流成果。本次華南理工大學蒞校訪問,主要為兩校正式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同意書暨學生交流專案同意書。自此,華南理工大學成為本校在大陸第46所姊妹校,亦為本校第211所姊妹校,兩校將於108學年度第1學期開始進行學生交換。 座談會上,本校葛煥昭校長表示,華南理工大學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為前300大學校,目前更是入選大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學術成就優異,對於兩校能締結姊妹校倍感榮幸。 華南理工大學章熙春主席肯定本校辦學成效,期許兩校締結姊妹校後能在既有的建築領域合作上,共攜拓展在機器人、互聯網、創新創業等領域的合作,以開啟新氣象。
2018/12/11
本校第3場「熊貓講座」邀請到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及工程學院雙院士孫學良博士(Dr. Xueliang Sun),孫院士目前任職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機械與材料科學學系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加拿大奈米能源材料領域的首席科學家,為國際知名的能源材料科學專家。 該場「熊貓講座」安排於107年12月7日下午在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行,講題為「先進奈米技術於轉儲能材料之應用」。首先由理學院周子聰院長致歡迎詞,再由物理系薛宏中主任引言介紹孫院士。接著,由孫學良院士進行演講,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新穎奈米製造及量測技術於先進能源相關材料之應用,強調能源議題的重要性,並介紹他的研究團隊近年於新穎奈米轉儲能材料的最新研究發展,主要為利用原子層與分子層沉積技術解決轉儲能材料中關鍵介面設計的問題,包含低維度鋰硫電池、鈉空氣電池、全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等,以及利用從奈米催化到單原子催化增加催化效率以達更有效率之能源轉換、結合各種實驗技術深入探討表介面改質前後之基礎物理及化學性質,尤其原位電子顯微鏡及原位同步輻射光譜技術更進一步可以闡釋這些能源材料於工作時之儲轉能反應之機制。孫院士強調同步輻射相關技術於能源材料研究上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並預測未來汽車能源相關領域之發展。 由於演講內容生動精彩,吸引200多位師生聽講,其中有許多是大學部學生,除了增廣其對奈米能源材料領域有全新的認識之外,並踴躍提問。此外,物理系博士生梁喻惠聽講後表示:收穫很多,對於現在電池的發展有更多認識,瞭解MLD、SLD的應用提升了效能,更期待未來電池的相關應用可以達到更環保與安全的目的。聽講的教師也表示受到啟發,在研究課題上有突破性的科研想法。 本次透過物理系彭維鋒教授的邀請,安排孫學良院士於107年12月6至7日蒞校訪問,並於12月7日由理學院周子聰院長陪同拜會張家宜董事長及葛煥昭校長,雙方就未來的學術合作交換意見。孫院士表示希望能與本校X光科學研究中心的同步輻射研究團隊建立進一步的科研合作關係,期盼未來透過雙方國際合作能共同發表高品質的科學論文,此舉對未來提升本校的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將有極大的助益。
2018/12/07
本校蘭陽校園以全大三出國、全英語授課、全住宿書院之「三全」教育,締造與眾不同的開創性特色。為豐富學生住宿期間的生活教育,舉辦各式多元活動。107年12月5日下午在蘭陽校園紹謨紀念活動中心以「登峰造極.無人能敵」為主題,舉辦【休閒樂活】攀岩活動,讓師生共同體驗攀岩的樂趣。 攀岩是從登山活動所衍生出的一項運動,以登山技巧做為訓練,希望藉由攀岩過程培養學生從中體會如何克服攀爬時的恐懼,學習互相協助、相互信任,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整個活動在教練的引導及鼔勵下,教導同學扣好安全環扣後,大家踏穩脚步挑戰自我。過程中,有些女同學呼喊不想爬、要下來,教練則一再鼔勵:「再試試!抬左脚踩著石頭站穩、舉右手抓住紫色石頭…」。另一邊又聽到同學驚呼「左邊是那一邊啊?」可見,同學在驚慌中手足無措,連左右都搞不清楚了。還好,在教練的指導下,同學都能一步步繼續向上登高,最終克服恐懼,自我挑戰成功,並嘗到勝利的滋味。
由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第25屆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於107年12月6日晚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3樓舉行,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發「卓越經營獎」給本校董事長張家宜。本校校友江誠榮和翁俊民也帶領企業獲得「產業支援典範獎」及「經營技術典範獎」的肯定,超過500位嘉賓參加此次頒獎盛會。 蔡總統開場致詞時表示,面對世界經濟快速變化的局勢,政府將持續引導產業環境往「創新驅動」思維前進,肯定得獎者充分展現國家品質獎「高階領導、全員參與、持續改善、追求卓越」的核心精神,「各位都是推動全面品質管理,以及在各自領域經營表現傑出的企業、機構團體及個人。獲獎人對品質的要求與不斷創新的動力,為整個社會帶來正面提升。因為有你們,臺灣才有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更因此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張家宜董事長表示:「品質是一段沒有終點的漫長路!這次以個人身分參獎,正逢淡江大學獲國家品質獎10年,也是對我投入高教經營品質26年的總回顧。」張董事長強調過程重於結果,藉由淡江品質屋,設定明確的績效指標,打造精實友善的校園。對內,以三環五育及三化培育學子具備八大基本素養,結合數據分析與AI,強化學生就業能力;對外,則推廣全面品質、深耕在地,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 張家宜董事長曾任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長、中華卓越經營協會會長,透過著書及演講,在國內外積極推廣高教卓越經營。張董事長說:「堅持品質,是身為領導者的DNA,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志業。」 本屆國家品質獎總計有98件申請,張家宜董事長為歷年國家品質獎個人得主之第一位女性得獎人。淡江大學自1992年,由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引進全面品質管理(TQM),由時任行政副校長的張家宜博士發揚光大,負責學校TQM之研究與實務,10年前更帶領淡江大學奪得第19屆國家品質獎,本屆則以投入高等教育卓越經營26年的成就獲得卓越經營獎。 曾任多屆國家品質獎評審的日鑫創投公司董事長盧瑞彥說:「張董事長有實力、有想法,但太謙虛,我一直鼓勵她申請個人獎,因張建邦創辦人二、三十年前就有品質管理的想法,很先進,而且又在淡江大學貫徹與實踐,長久成為淡江文化的核心價值。張董事長擔任校長時,又繼續著書研究與闡揚品質管理。如今,淡江大學既獲得第19屆國家品質獎,張董事長再獲得第25屆卓越經營獎,可揚名國際成為高教典範。」 淡江人同樣表現非凡!本校合經系(現產經系)校友、介明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俊民獲「經營技術典範獎」,另外航太系校友、台旭環境科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誠榮獲「產業支援典範獎」,兩人亦於會中邀張董事長一同手持國品獎座合影留念。 本次出席觀禮的嘉賓有:本校董事會董事洪宏翔、董事戴萬欽、日鑫創投公司董事長盧瑞彥、本校菁英校友會會長孫瑞隆、系所友校友會副總會長許義民、EMBA校友會會長黃茵茵、航太系榮譽教授馮朝剛、電機系講座教授劉金源、淡江時報社社長馬雨沛、董事會秘書黃文智、秘書處專員馮文星及專員黃千修。(淡江時報記者/丁孟暄 臺北報導)
2018/12/05
本校長期推動資訊化教育,為符膺現今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通訊、雲計算及物聯網(大智行雲網)的發展潮流,且因應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契機,讓資訊教育與校園服務同步邁向智慧校園時代。 本校持籌辦「2018年第四屆亞太大學智慧校園研討會暨成果展(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ampus and Exhibition,ICSC & E),於107年11月27至28日在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以及於11月29日在台北校園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大學數位轉型實務與行動」,針對校務研究與學習分析、智慧校園學務應用、智慧媒合、智慧教室與教學創新、大學程式教育與資訊安全等議題,邀請各領域專家及實務工作者進行研討,分享實務經驗,並安排「服務機器人的校園應用」、「數位轉型成熟度評價體系」、「大數據時代的智慧校園」等3場專題演講,探討智慧校園的數位轉型及各項應用。 本次研討會暨成果展由本校與優久大學聯盟統籌中心共同主辦,由本校葛煥昭校長及張家宜董事長致歡迎詞,感謝優久大學聯盟各校參與,以及國內大學校院及大陸姊妹校眾多來賓齊聚一堂,進行交流與分享成果。此外,大陸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沈富可秘書長致詞表示,期待透過兩岸的學術交流,加快高等校院智慧校園建設的腳步。另由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張峯源局長致詞,他說明新北市積極發展智慧城市並屢獲國際肯定,近6年已榮獲11項國際大獎,近期並在《天下》雜誌所舉辦的全國智慧城市評比的綜合成績排名,獲得六都之首,更印證新北市已躍升為國際級智慧城市,未來則期待藉由產官學三方合作,促使新北市培育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成為學生未來就業及創業的最佳實踐場域。 隨後,在經發局張峯源局長見證下,由葛煥昭校長與新北市智慧城市產業聯盟郭永志理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由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的成員開放實習機會,並由本校提供學術資源進行人才交流,將學界的研發能量積極向外推展,期盼藉由產業的拉力讓高等教育與產業接軌,落實學用合一,以提升新北市智慧經濟的競爭力。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到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博士,以「大數據時代的智慧校園」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吸引許多師生前往聆聽。張前院長以實例說明在大數據時代,學校應如何深度瞭解學生、幫助學生奠定事業發展的基礎,如何充分運用新工具翻轉教學,以及培養學生跨領域的數位素養,精彩的演說,獲得滿場好評。 本次研討會除了邀請兩岸智慧校園與資訊教育之學者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共襄盛舉之外,並於活動會場展示優久大學聯盟各校的資訊成果,包括:世新大學的校園APP與LineBot、逢甲大學無現金校園的建置與維運管理機制、銘傳大學的智慧教室、靜宜大學的「智慧靜宜、校園三心」、中原大學的智慧校園-戰情展示、無痕點名、能源控管三系統,以及淡江大學的「奔向未來-淡江智慧3i的神奇力量」,內容豐富精彩。同時有業界廠商參與盛會,包括:緯育公司的「TibaMe for Campus 專業人才技能線上培訓」、叡揚資訊的「Vital CRM 教學認證方案及Tracko 多源智慧追蹤平台」、鈦思科技的「利用MATLAB開發物聯網設備提升校園智慧化」、中孚科技的「全面提升內網防護能力」、台灣智園的「ROOMIS智慧空間管理平台、TronClass行動學習平台」。 本次活動計有39所國內大學,12所大陸姊妹校及相關單位,13家國內企業,共285人與會。其中,本校有38個行政及教學單位的主管、教師及同仁計115人參與。活動結束前,進入人氣最旺的摸彩高潮,並頒發iPhone、iPAD…等許多獎項,會後舉辦晚宴,讓連續2天的活動畫下圓滿的句點。
2018/12/03
107年11月30日本校行政團隊應宗瑋工業公司林健祥董事長(本校系所友會聯合總會總會長)的邀請,由葛煥昭校長及張家宜董事長帶領全校一級主管至其所經營的公司進行參訪,瞭解其企業管理的模式。首先,林董事長介紹公司創建的歷程、產品研發的種類、員工培訓及企業文化。他說明公司當初能轉虧為盈,且能在塑膠產業的紅海中開闢出一片藍海,主因是重視研發與新創,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以少量客製化產品取代大量制式化產品,並為顧客節省成本且確保公司合理利潤。林董事長非常重視員工紀律及教育,要求必須認真工作,嚴格遵守公司SOP流程及PDCA品質管理程序,同時對表現良好的員工,提供其入股機會或給予分紅等福利,並提供良好的工作與休憩環境,讓員工甘願留下為公司打拼,鼓勵員工勇於「當責」任事。 接著,林董事長引導參觀廠區各個製程部門並詳細解說。其中最特別的是,林董事長為了提升產品品質,不惜耗資6,000萬元購買2台高科技的3D列印機器來製作高端產品。另外,由於產品接單以美國為主,為了幫顧客節省海關成本及提貨時間,亦耗資300多萬元改善公司設施,取得美國海關認證可以在台灣總公司先行驗貨裝箱,至美國海關就可以直接免驗通關取貨。經過全程的參觀,讓本校行政團隊獲得許多對企業管理的認知、啟發與反思。 宗瑋工業公司林董事長不但長期捐助學校各項經費、設備,並大力支持相關系所學生至該公司進行企業參訪,也提供實習機會。本次參訪,為感謝林健祥董事長的熱誠接待並致贈行政團隊每人琉璃及公司產品,葛煥昭校長特別情商文錙藝術中心書法大師張炳煌主任親筆題寫「圓融」二字,將該字畫及陶製茶杯贈送給林董事長留念。之後,本校借用該公司場地召開第163次行政會議,會後再由林董事長設宴款待,同時邀請多位傑出校友與行政團隊共餐,讓大家渡過一個美好和樂且收穫滿載的行程。
2018/11/29
本校與11所大學共同成立「優久大學聯盟」,包括:大同大學、中原大學、文化大學、世新大學、東吳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銘傳大學、實踐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及靜宜大學,每月都會舉辦1次校長會議。今年11月28日配合本校資訊處舉辦「2018亞太智慧校園研討會暨成果展」,聯盟學校均參加資訊聯展,因此選定是日在本校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優久大學聯盟校長暨資訊主管會議」。 本校葛煥昭校長於會議開始時,表達歡迎之意,並介紹文化大學新任校長徐興慶博士。會中除了由聯盟統籌中心崔文慧執行長對近期業務作例行性的報告之外,議案討論時,針對聯盟廣告宣傳計畫案,邀請世新大學公共行政室應淇帆主任簡報;針對聯盟舉辦臺澳論壇亦有深入討論,多位校長均發言踴躍,並建議要有積極有效的作為,希望能有益於學生學習,發揮互助互利、資源整合的功效,以達到聯盟綜整的效益。
教育部為強化大專校院與區域連結及合作,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大學生,自106年啟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引導大學師生組成跨領域團隊,主動發掘在地需求,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解決問題,並藉由學習與參與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凝聚在地認同。 本校為分享107年度執行情形,於107年11月27至30日在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舉辦成果展,以「淡味創生編織繹」為成果展主題,展演本校如何以淡水校園及淡水地區做為創生實踐場域,且透過一系列的課程、活動、專案與工作坊,編寫地方創生故事、織就階段性成果,並期待以繹絲綿延的耕耘精神,傳達計畫永續不息的理念。 11月27日舉辦開幕,由本校USR計畫辦公室主任何啟東學術副校長致詞,說明本校積極推動「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師生長期在淡水社區進行蹲點活動,並做為知識實踐的場域,逐漸累積實踐的經驗與能量,透過USR計畫的執行,期待學生在大一是「淡江人」,未來畢業時蛻變轉化成在地「淡水人」。接著進行計畫評論,邀請台灣大學城鄉所黃書緯教授、東方廣告董事長溫肇東、樺致形象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楊佳璋擔任評論人,給予計畫未來操作建議與意見,做為修正及精進之參據。第1場次由《異源復「史」、萬「巷」更新—淡水老街再生計畫(II)》協同主持人陳意文主任進行成果簡報,說明該計畫著重於創造文化內涵的深度體驗及創新科技的數位應用,讓淡水老故事賦予靈魂、為老街點燃生命力;第2場次由《淡水好生活—永續生活圈營造計畫》協同主持人黃瑞茂老師進行成果簡報,說明該計畫以「生活圈」為實作場域,協助社區多元發展的需要,由「行動/生活實驗」、「在地整合」與「生活支持系統」三個部分構成,以社區/里生活方式議題的介入為主體,透過個別行動整合資源於生活社區。此外,現場安排有成果導覽,除了現場展示成果之外,另有「淡味集章」集章闖關活動、展演活動及教學研習,師生參與十分踴躍。 11月28日本校張家宜董事長陪同來校訪問的西雪梨大學貴賓、教育部專員等前來參觀,並由計畫執行團隊進行導覽及解說,展區內互動討論十分熱烈。
本校童軍團與台北捐血中心合作,每學期推廣捐血活動,期盼師生發揮愛心,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為號召師生發揮助人熱誠,本校新上任的葛煥昭校長於活動首日107年11月27日上午親自前往捐血,並寫下「當日首捐」及「個人首捐」的雙紀錄!葛校長表示,捐血既可利人利己,又可回饋社會,並期盼藉由以身作則,能吸引更多師生捐出熱血。此次陪同校長前往捐血的有童軍團黃文智主任委員、林俊宏學務長、課外組陳瑞娥組長、資深女童軍陳惠娟指導老師、溫漢雄教官等人,其中黃文智主任委員捐血已超過百次。 今年童軍團為鼓勵學生參與公共服務,特別邀請歷史系學會來共同推動,活動期間自107年27日起至29日下午6時止,共有2部捐血專車分別停放在淡水校園海報街及商管大樓正門口。 本次活動以「捐血成功袋數破600袋、首捐人數50人」為活動目標,迄至11日28日止,捐血者已達330人,其中捐血最多的是商管學院師生,占捐血總人數的42%,希望大家把握活動最後一天的捐血機會,期盼讓活動目標能達陣。
2018/11/27
本校第2場「熊貓講座」邀請到國際知名學者安保正一教授(Prof. Masakazu Anpo),他是亞洲首位歐洲學士院會員,現職為大陸福州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國際顧問、國家重點光觸媒研究所兼任教授,以及國際知名SCI學術期刊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Springer出版社)的總編輯,曾任本校姊妹校日本大阪府立大學副校長,專長為光觸媒之研究與應用。 該場「熊貓講座」安排於107年11月26日下午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行,講題為「觸媒之科學與技術--從基礎至工業應用」,內容包括:(1)介紹工業觸媒之科技,包括氨合成觸媒、汽車三元觸媒以及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所開發之各種工業觸媒;(2)以鈦氧化物為基礎之光觸媒之研究進展、可見光感應光觸媒之發展,以及將其與天然光觸媒整合,應用於藉由太陽光放射而有效的自水生產氫氣;(3)簡介東洋紡公司(Toyobo)前社長谷口豐三郎(Toyosaburo Taniguchi)先生之生平,藉此說明於此地球村時代,國外留學以及建立國際友誼,對於年輕研究者及學生之未來展望之重要性。當天與會人員約450人,包括:理學院院長,以及化學系、物理系、化材系等師生與系友。會後,安保教授正一教授應允由化學系王三郎教授於其擔任總編輯的期刊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主編一期特別專刊,將有本校同仁發表十餘篇SCI期刊論文,預計108年6月出刊。 本次化學系安排安保正一教授於107年11月22至28日蒞校訪問,並於11月23日由理學院院長及化學系教師陪同拜會張家宜董事長及葛煥昭校長,雙方就未來的學術合作交換意見,安保正一教授亦表達樂意促成本校與大陸福州大學之學術交流。本次來訪的其他學術行程包括:參加「第六屆淡江大學-大阪府立大學-胡志明技術大學-大叻大學-西原大學之化學及自然科學聯合會議」(JSCNS-6)致詞、進行「熊貓講座」專題演講;與化學系商議出版特別專刊(special issue)事宜、籌備108年10月輪由越南胡志明技術大學(HCMUT)主辦之「第七屆化學及自然科學聯合會議」(JSCNS-7)事宜。
2018/11/25
本校理學院於107年11月22日下午於淡水校園化學館C308會議室,由周子聰院長與越南3所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議書,包括:胡志明技術大學(Ho Chi Minh Cit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HCMUT)環境與自然資源學院(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越南大叻大學(Dalat University,簡稱DLU)、越南西原大學(Tay Nguyen University,簡稱TNU),其中胡志明技術大學為院級交流,由副院長Dr. Nguyen Tan Phong代表簽約,大叻大學及西原大學皆為院級與校級的學術交流,前者由副校長Dr. Nguyen Van Ket,後者由副校長Dr. Tran Trung Dung代表簽約。簽約典禮由周子聰院長主持,並邀請化學系聘任的熊貓講座學者安保正一教授與會,雙方均對所屬學校進行了簡報介紹。 本次簽署交流協議,是由本校化學系王三郎教授居間牽線,王教授於今年暑假前往胡志明技術大學與該校環境與自然資源學院副院長Dr. Nguyen Tan Phong進行交流訪問,並至大叻大學與該校副校長Dr. Nguyen Van Ket協商交流,達成雙方簽署學術交流的共識。西原大學則因有4位老師已在本校化學系攻讀碩博士學位,雙方已有實質交流,該校副校長Dr. Tran Trung Dung及生物技術中心主任Dr. Nguyen Anh Dzung應邀來校參加由化學系主辦之「第六屆淡江大學-大阪府立大學-胡志明技術大學-大叻大學-西原大學之化學與自然科學聯合學術會議(6th TKU-OPU-HCMUT-DLU-TNU Joint Symposium on Chemistry and Natural Sciences)」,藉此機會簽訂學術交流協議,以促進雙方更進一步的合作。 胡志明技術大學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屬於國家大學(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o Chi Minh City)之一,學生約2萬7,000,設有11個學院;大叻大學位於越南林同省的大叻市(Dalat City),屬公立大學,學生約1萬2,000名,設有12個學院;西原大學位於越南得樂省(Dak Lak)省會邦美蜀市(Buon Ma Thuot City),係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學,學生約2萬8,000名,設有9個學院及1個中心。
2018/11/21
看準程式開發人才培育重要性,本校與亞洲最大蘋果優質經銷商STUDIO A旗下校園店Straight A(晶盛科技)合作設立北台灣第1所「Apple區域教育培訓中心(Regional Training Center,簡稱RTC)」,並於107年11月20日下午在淡水校園商管大樓B206教室舉行揭牌儀式,期為北台灣培育更多優秀程式設計人才。 揭牌儀式開始前,先由郭經華資訊長引言,接著由何啟東學術副校長致歡迎詞,感謝APPLE公司及Straight A(晶盛科技)對本校的肯定,以及本校張家宜董事長、葛煥昭校長、胡宜仁前行政副校長的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Apple區域教育培訓中心」的設置,這將有助於加強學生程式能力,若獲得認證將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更感謝總務處、資訊處全體同仁齊心努力完成硬體建設,以及資管系與資工系兩位主任在師資軟體上的支持,共同成就這樁美事。 接著由APPLE公司陳柏蒼經理致詞,他說台灣有很好的人才,感謝淡江支持並願意將資源投注在學生學習,造就人才。另亦邀請Straight A(晶盛科技)程應龍總經理致詞,他表示該團隊近年致力推動智能科技與教育相結合,與淡江文錙藝術中心張炳煌主任合作研發「e筆書畫」App應用程式,9月才剛發表,目前已有美、加、墨、泰、日…等50多個國家下載使用,希望RTC成立後,在教學上能讓學生發想、運用到各領域科技,以提生人類生活。貴賓致詞結束後,進行揭牌儀式,由3位副校長、資訊長、APPLE公司陳柏蒼經理及晶盛科技程應龍總經理共同揭牌,再由APPLE公司授予本校RTC的認證證書。 最後,由STUDIO A及Straight A主辦的「中港台三地e筆書畫競賽」頒獎也藉此活動進行,由450件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冠軍,展演組由STUDIO A南區大魯閣門市侯韋丞先生獲得,書法組由大陸南陽區揚州京華城門市趙冬陽先生獲得。 本校斥資數百萬建置「Apple區域教育培訓中心」,除了教室整建並提供百餘台iMac與iPad設備,並聘請Apple認證講師規劃程式設計課程,包含導入Playground等應用性認證學習,將程式語言納入學校正規課程,讓學生修習iOS APP程式設計課程後,可以同時獲得學校學分及Apple原廠修習證明。未來也會規劃非學分課程,提供北台灣地區對Playground、Swift、及iOS編碼有興趣的社會民眾報名參與學習。此外,未來也會針對師生需求推出包含動畫製作、系統整合和遊戲開發等Apple原廠認證課程,期望讓師生在此交流學習,扶植鼓勵更多學子加入程式設計的行列。目前本校資工系陳建彰主任已至大陸接受Apple訓練,並獲得認證證書。
近年來,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以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廣為流行,本校自107年起全面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jects),即順應潮流,由本校歷史學系林嘉琪副教授帶領學生拍製有關馬偕博士行醫拔牙的虛擬史境,並於107年11月17日在淡水老街的滬尾偕醫館舉辦活動,開放遊客體驗馬偕拔牙的實境感受。許多民眾觀看後表示「很有趣!」、「好像很痛!」、「好多人在等哦!」、「是清劇嗎?」,反應非常熱烈,現場還有講說淡水故事的活動。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是淡水當地著名的歷史人物,師生為了將科技趨勢與歷史互相結合,決定以現今最流行的VR來呈現,帶給當地人和遊客另一種認識歷史的方式。 為了培訓學生製作VR,先由本校資訊傳播學系林俊賢助理教授進行VR課程訓練,再由歷史系同學自行創作劇本、拍攝與後製。此外,淡水長老教會也熱心地提供滬尾偕醫館作為場地支援,以呈現史料、古蹟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2018/11/13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2018年會暨「變遷中的國際秩序與挑戰」學術研討會,由本校國際事務學院與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共同主辦,於107年11月9日在本校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首先由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會長,同時也是本校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博士主持開幕,闡述本次年會的主題與重要性。接著由本校學術副校長何啟東博士致詞,歡迎與會學者與各界貴賓。最後由外交部徐斯儉政務次長針對我國當前外交施政重點,以及美國印太戰略對於台灣與區域的深遠影響進行扼要說明。 本次年會安排中央研究院吳玉山院士以「喚回歷史:前現代東亞國際關係對當代的意義」為題,進行精彩的專題演講。另由王高成副校長主持圓桌論壇,集合學界菁英,探討變遷中國際秩序對我外交政策之影響及台灣的因應之道。此外,大會精心安排了26個場次進行研討,與會專家共發表102篇學術論文,內容涵蓋國際關係研究的各重要領域及當前國際社會眾所關注的課題,諸如:國際關係理論、歷史與國際關係、全球化治理與挑戰、領土與主權爭端、國際戰略安全、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解放軍研究、中國政經發展、一帶一路、新南向政策、美國外交與軍事、日本研究、歐盟研究、俄羅斯研究、拉丁美洲、南亞與東南亞以及諸多區域課題,另安排1場由日本、韓國與新加坡星等外國學者所組成的印太戰略場次。 本次年會及研討會計有近300人共襄盛舉,其中本校國際事務學院師生及校友即有近50人踴躍參與,不僅成功扮演國際關係學界的對話平台角色,也為政府對外政策提供具體建言,更進一步提升本校在國際關係研究的能見度,整體活動圓滿成功。
2018/11/07
我國設立國家品質獎,以獎勵推行卓越經營傑出績效之企業、團體及個人,樹立標竿典範,提升經營管理水準,追求卓越。 本校張家宜董事長榮獲國家品質獎最高榮譽「卓越經營獎」,為歷年個人得主之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一位教育事業經營者之個人獎得主。張董事長任校長期間,大力推動全面品質管理,落實於校務之推展,研訂「淡江品質屋」,並透過「淡江品質獎」及「淡江品管圈競賽」等品質活動,鼓勵全員參與,帶領本校獲得世界首間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安全學校驗證肯定,並贏得第19屆國家品質獎,在學校經營上有卓越的表現。 對於本次獲獎,張董事長除了感謝評審團對於其在高等教育及全面品質管理上努力的肯定之外,更表示淡江大學秉持培育卓越人才的使命,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更落實完善的全面品質管理機制,未來將朝向擴大產學合作、鏈結校友資源,以提供學子更高品質的教學與研究環境。 第25屆國家品質獎計有98件申請,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最後由經濟部召開國家品質獎評審會議確認得獎推薦名單,並經行政院核定。將於今年12月舉辦頒獎典禮。
本校創校68週年,於107年11月7日在淡水校園舉辦校慶運動大會,上午10點大運動場早已擠滿同學,校長及與會主管也準時入座觀禮。首先,進行拔河比賽的決賽,分男子組及女子組進行,緊張的氣氛,激起在場師生熱情加油。各經過兩輪比賽分出冠、亞、季軍,並由葛煥昭校長頒發獎項,獲獎隊伍都發出興奮的歡呼。 接著,由大會介紹與會主管與貴賓,並由葛煥昭校長主持開幕典禮。校長致詞時表示,本校每年校慶都會舉辦運動會,就是要提倡運動風氣,增進同學體適能。本校培育學生八大素養,其中一項是「樂活健康」,就要靠體育運動來達成。此外,本校向來鼓勵教職生都能一人一運動,養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本校重視體育運動的發展,已獲教育部評定3次為體育績優學校,有多元項目的體育課程、優良的運動設施與環境、經常舉辦各項體育活動,每年組成各項運動代表參加大專運動會,並獲得很好的成績,表現亮眼。 最後,校長期許大家在今天舉辦的拔河賽、田賽、徑賽、球賽中,能展現運動員精神,遵守規則,好好表現,也祝大家健康快樂! 本年度校慶運動會,除了上述各項賽事之外,還有體適能趣味競賽、新生盃籃球冠軍賽。傍晚在大隊接力賽之後,舉行閉幕典禮及頒獎。同學在經過一整天的運動後,依然興致高昂,神采飛揚。
2018/11/03
淡水校園一掃連日陰雨,天空透出深秋的涼意,校園一早就洋溢著迎賓的喜氣,今天是本校創校68週年的大日子,祝 淡江生日快樂! 本校為歡慶創校68週年,訂於107年11月3日在淡水校園體育館7樓舉辦盛大的「校慶慶祝大會」,來自各地的校友會紛紛組團參加。本次大會由新任校長葛煥昭博士主持,計有張家宜董事長率領董事會戴萬欽董事與王美蘭監察人參加,並邀請第32屆新出爐的6位淡江菁英-金鷹獎得主,以及19位大力資助學校的捐款貴賓一起與會。 校慶大會由葛煥昭校長致開幕詞,除了向在場師生及貴賓說明本校創校的艱辛歷程之外,並感謝在創辦人及歷任董事會與校長的戮力帶領下,讓淡江人成長茁壯,造就了今日的淡江。校長並細數今年以來淡江在國際高等教育上的各項評比的表現,包括:US News 2019世界大學排行本校列名1248,台灣共有23所大學入榜;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布2019亞洲大學排名中,台灣計有36所大學入榜,本校列於271-280區間;《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HE)公布2018-2019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台灣計有32所大學入榜,本校排名1001+區間;2018年7月公布的「世界大學網路排名」,本校於全球排名第633,亞洲地區排名第124,國內排名第10,國內私校排名蟬聯第1名;《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本校在「國際化程度」排名全國第4,亦奪得「文法商類」大學全國第4名;《Cheers》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本校連續21年蟬聯私校第1;在台灣近180所大學裡,本校排名皆落在全國第23至24區間,尤其在國際化的表現更為亮眼,這都要感謝眾多前人的努力及付出。此外,對啟動淡江第五波元年、去年校慶落成啟用的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是由校友募資捐建的,校長對校友回饋母校的熱誠,再次表達感動及感謝之意。接著校長點出淡江正面臨少子女化、高等教育競爭、教育經費不足、時代快速變化等嚴峻考驗,因此期許帶領淡江全體師生積極推動校務,深化優勢、改善劣勢、爭取機會、突破威脅,尤以強化校友會功能、加強與校友互動為重要任務。最後,校長祝願淡江第五波更燦爛輝煌。 再來,由甫就任第13屆董事長的張家宜博士致詞,她表示淡江創校68年放諸世界先進國家,還是很年輕的學校,但在台灣,淡江卻是私立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除了感念創校先人張驚聲與張建邦父子之外,也感謝歷任校長、校友及教職生的共同努力。董事長認為過去本校推動三環課程(專業、通識、課外活動)、三化教育(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以及五育(德智體群美)等教育理念,透過近來在國際及台灣的各項評比排名上,已讓大家對淡江的定位有所了解。接著董事長表示,每年本校有2個校友返校的大日子,一個是迎接3月杜鵑花開的「春之饗宴」,另一個就是校慶,因此校友處及各系都安排了許多歡迎校友的慶祝活動,尤其是今天要頒發最重要的金鷹獎,該獎項歷經32屆已產出約230位金鷹得主,都是淡江在各行業很有成就、對社會卓有貢獻並捐資照顧在校學弟妹的校友,由於他們對母校的熱誠及回饋,讓淡江能夠穩定發展。今年學校邁向第五波第2年,淡江在硬體建設已告一段落,未來要加強軟體部分,例如邀請更多大師來校講學,特別是創辦人伉儷捐款3億做為熊貓基金,已於10月由土木系邀請第1位國際熊貓大師來演講,希望未來能讓師生受到更多啟發,也希望在新校長帶領下,讓淡江開啟新的里程碑,有更新、更好的發展。 本次大會由董事長、校長、董事、監察人及兩位前任校長頒發金鷹獎,計有物理系張仁正、化學系林志城、西語系劉德立、國企系呂世典、化學系朱知章及資工系張榮貴等6位優秀校友獲獎;另頒贈捐款感謝獎給張建邦創辦人伉儷、中華電信、陳進財董事長、宗瑋工業林健祥董事長、雙喜營造、曾俊盛總經理、陳定川總會長、利挺建設、張義雄董事長…等19位捐款機構及個人,全場與會人員都給予掌聲及歡呼,以表達對獲獎者的感謝之意。 本次大會邀請淡江大學世界校友會聯合會陳定川總會長以來賓的身分致詞,陳總會長說母校創校68年培育26萬多校友,在各個領域發揮所長,對社會國家貢獻心力,大家都非常努力。他回想當年物資匱乏,張建邦創辦人籌資辦學,推動國際化,開啟他的國際視野,對後來就業發展影響很大。他也引述張創辦人於今年3月所舉辦的盛大校友年會中曾表示,此生最大的安慰就是培育了這麼多校友能為社會努力。為此,校友都非常感念與感謝創辦人。最後,陳總會長以淡江校訓「樸實剛毅」勉勵同學要培養成為具心靈卓越的人才,也表示會全力支持母校邁向世界大學的理想。最後,大會在師生雄偉悠揚的校歌聲中劃下圓滿句點。 今天除了校慶慶祝大會之外,校友處特別為返校校友安排了法式酒會、聯誼餐會、法式茶會等活動,還有世界校友會聯合會舉辦會員大會、菁英會舉辦迎新活動及餐會、會計系創系55週年慶祝大會及多個系所校友返校聯誼、蘭花展、蛋卷廣場演唱會等各式慶祝活動,同時也在淡水校園及蘭陽校園分別舉辦園遊會,讓全校師生一同歡度校慶。
2018/11/02
為慶祝本校創校68週年校慶,總務處特別於107年11月1至3日在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舉辦「蘭花展」活動,吸引許多教職員工生前往參觀,現場展出各式品種的蘭花,形色繽芬,滿室馨香。 本次參展蘭花共312盆,來自全省北、中、南地區計19個蘭園,以拖鞋蘭及秋石斛佔大多數。蘭花展評審將本次參展蘭花分為嘉德利亞蘭、蝴蝶蘭、托鞋蘭、珍奇類雜屬蘭等四大類別,先分別從中選出入圍者,再從入圍的蘭花中評選出最優良、最漂亮者,共有84盆蘭花獲獎。其中總冠軍獎由四倍體蘭園所培育的「萬代蘭」獲得,此株屬泰國分身株,開出13支花梗的中輪黃花,色澤仿如流水一般,屬難得一見的個體花,非常有特色。 11月1日下午,本校張家宜董事長由多位主管陪同前往觀賞,各位主管除了瀏覽展場的各式蘭花,並聽取會場人員解說,在輕鬆浪漫的氛圍下,稍解行政工作上的壓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本校舉辦「東亞文明主體性」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文學院與五系共同主辦,日本姊妹校山口大學協辦,以探究中國、東亞、東南亞等文明主體性的共同點與相異處,並重新審視東亞文明之於各國的獨特性為主題,結合國內外研究者之智慧與學識,以微觀或鳥瞰之多元角度,探討相關議題。 研討會由本校學術副校長何啟東教授及文學院院長林呈蓉教授共同揭開序幕,計有文學院、外語學院、國際學院等多位教師參加,並邀請日本、新加坡、大陸等國際學者10餘人,以及與校外學者專家約百餘人共襄盛舉。 第1天安排2場專題演講,第1場由重量級大師香港浸會大學黃子平榮譽教授主講,講題為「聲的偏至:魯迅留日時期的主體性思想研究筆記」,第2場由前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副校長、文藻大學國際事務系何啟良客座教授主講,講題為「論民主與治理的主體性:東南亞案例」。此外,兩天共有10餘場論文發表,第1天由本校資傳系楊智明助理教授、大傳系許傳陽副教授、歷史系古怡青助理教授、日文系富田哲副教授、日本山口大學吉村誠教授及菊屋吉生教授、日本山口大學葛崎偉教授、大陸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范若蘭教授分別發表觀點;第2天由大陸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文壽教授及尚會鵬教授、日本山口大學上原一明准教授、本校歷史系李其霖助理教授、中文系楊宗翰助理教授發表觀點。各發表主題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協同與談,除了本校文學院院長及五系教師、日文系內田康副教授、戰略所李大中所長之外,亦有大陸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琮淵副教授、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政憲博士。 本次研討會期盼能強化本校與日本姊妹校山口大學之合作模式,更希望透過多國學者專家的參與,共同探討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引發更多元豐富的思考,達到學術共享及深度交流之目的。
2018/11/01
本校長期推動環境教育、促進環境保護、實踐低碳校園,以邁向永續發展,更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以策略聯盟方式,期帶動北海岸地區中小學,攜手共推環境教育。 107年10月31日上午由本校葛煥昭校長與鄧公國小謝芳儒校長、文化國小蘇穎群校長、興仁國小楊順宇校長共同舉行「北海岸環境教育夥伴學校策略聯盟」簽約典禮,地點選在淡水校園建造歷史悠久的海事博物館,共有四校多位主管及教師共襄盛舉。首先,本校葛校長致詞感謝三所國小校長的支持,他表示環境教育是門跨領域的學科,包括人文、自然、科技等,涵蓋各學院相關知識,而大部分環境問題都起因於人類的活動,因此理應由人類來解決,例如:溫室效應、氣候變遷等。淡江大學為善盡社會責任,賦予海事博物館肩負社會公益、海洋文化及環境教育的新使命,將向環保署申請認證作為環境教育場所,未來更將透過教案設計、人員培訓,發展更多元化的服務,期盼能與更多新北市北海岸地區的學校合作,將環境教育向下扎根,以「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為發展願景,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接著,依序由文化國小蘇穎群校長、鄧公國小謝芳儒校長、興仁國小楊順宇校長分別致詞,3位校長都很感謝本校邀請成為夥伴學校,並感謝建築系黃瑞茂老師帶領師生長期對三校的支持,包括協助文化國小學生闢建科學農場,導入物聯網概念,利用溼度、溫度、太陽能、水、鳥類等自然低排放方式,教導小朋友垃圾分類、環境降溫等知識;為鄧公國小設計時光劇場,結合人與環境,提供學生另類活潑的學習園地;帶領師生至興仁社區教導堆肥,協助校園規劃,讓學生在地學習、學習在地,未來更將利用廢材推動美術教育。三校都非常感謝本校挹注資源及師生投注心力,未來希望有更多大學生至各國小服務,透過大手攜小手之帶領,建立學習榜樣。 再來由建築系黃瑞茂老師說明促成本次簽約的經過,也說明本校師生早在教育部推動高教深耕計畫之前,就與社區互動多年,包括建築系、水環系、經濟系、資傳系、歷史系、中文系、課程所等多位師生都熱誠參與。此外,總務處也長期投注資源於營造校園環保與環境,提供在地中小學戶外教學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及社區居民休憩場域,如:海事博物館、文錙藝術中心、圖書館,以及美化的綠色校園等開放場域,著實發揮了在地共好效應。 最後,由身兼本校環安中心主任的羅孝賢總務長宣讀本次簽署合作意向書的重點內容: 一、支持綠色校園相關作為,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課程設計和校園生活之中,持續朝綠色環保、永續低碳轉型邁進。 二、鼓勵教職員工和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相關活動,透過校際交流與標竿學習,分享環境教育經驗並提升永續競爭力。 三、聯合提案爭取相關資源挹注,引進政府、企業、公益團體及社區等外部能量,擴充落實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所需之軟、硬體建設。 四、持續擴大策略聯盟組織發展,營造更多學校或跨業單位合作機會,建構夥伴關係,以強化環境教育之廣度與深度。 本次簽約典禮在四校校長及眾多參與人員的見證下畫下圓滿的句點,未來將結合四校共同落實推動環境教育,發揮結盟的效益,更擴展扎根至北海岸地區學校,使大淡水地區的環境更優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