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校園焦點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活動時間 2017-11-29) 瀏覽人次 4328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三校友在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光芒四射,楊雅喆獲得最佳劇情片、林生祥獲得原創電影音樂,林生祥與王昭華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淡江時報社 提供

今年台灣電影在金馬獎光芒四射,共拿下12座獎項!其中導演楊雅喆《血觀音》獲得最佳劇情片、林生祥以《大佛普拉斯》獲得原創電影音樂,以及林生祥與王昭華合作的《大佛普拉斯》片尾曲《有無》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前述獲獎者都是淡江人,他們為積弱不振的台灣電影,尋找振興之路,並打出令人驚艷一仗,讓我們為他們按個大大的讚!雖然本校大傳系畢業的楊雅喆善於說故事技巧、運管系畢業的林生祥專長配樂、中文系畢業的王昭華擅長臺語文學創作,但他們三位的共通點就是在自由多元的校風,大學時期學校涵養他們創作養分,以奠定他們得獎實力,進一步也為國片一吐多年的怨氣!

楊雅喆於1993年畢業後,從事編劇、導演多年,作品範疇多樣,包含舞台劇、單元劇、連續劇、紀錄片及電影。他接受專訪時就提及大學時參加實驗劇團,深受劇團指導老師丁洪哲的影響,除了教導他對戲劇原理的認識之外,更培養他凡事負責任的態度,對他來說學生時期沒有丁洪哲老師,他就沒有慈悲心、淚眼看人生的情懷。本校7年前慶祝60週年校慶,為詮釋大學教育的意義,邀請楊雅喆編導《那些淡江教我們的事~Rehearsal》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user/tkutaiwan/videos),他以在實驗劇團來述說大學4年短暫時光於心中所烙印的回憶與影響,這是楊雅喆唯一導與演俱全的影片。此外他也為學校製作《觀音在哪裡~淡江簡介》,擺脫一般學校嚴肅正式的簡介影片,結合紀錄片與塑造廣告形象的風格,以節奏明快的主軸,搭配3D的圖像,呈現出淡江獨立自治、思想自由的學風,創造了今日淡江多元創新的特質。簡介最後旁白深刻的提點:「真正的觀音在哪裡,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獨特眼光,都值得淡江珍惜。」令人深刻!

獲得音樂獎無數的林生祥,長久以來一直關心著人、土地和自然,用音樂創作表達自己的觀點。大二時,他發現自己在交管專業領域中沒辦法有好發揮,曾一度陷入迷惘,在自我觀察、省思中,認為在音樂世界中,能展現自己的天賦。大三時他立志成為職業音樂人,努力完成學業的同時,便全意投入音樂。林生祥說過在大學時期學會享受閱讀,有系統的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如日本、臺灣的經典小說,文學作品對於他在邁向職業音樂人路途上的創作很有幫助。此外社團經驗對林生祥影響很大,加入吉他社,在淡江學生活動中心與牧羊草坪度過了青春歲月,而籌辦社團寒訓與暑訓的過程中,嚴謹的籌備工作、無形中增加了他面對問題的能力,這也對未來職場工作很有幫助。

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有無》,由林生祥作曲、王昭華填詞,王昭華擅長於臺語文學創作,同時也是音樂人,接受專訪時她表示:「填詞的靈感與影片開頭引《金剛經》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算是呼應。詩人歌手王昭華以台語寫歌、用音樂說故事,求學時期影響最大的課程是陳恆嘉老師所教授的台語概論,因為這門課開啟她對於台語寫作的熱情,也讓她對於台語文章方面有了基本的架構模式,並開始用台語寫下每一頁精彩的扉頁。此外也正因本校中文系學風自由,與他校中文系相比,沒那麼死板僵硬,反而是讓學生按著自己的意識去讀想讀的書。社團方面,她因加入淡江台語文社而開啟台語歌之路,當時離鄉背景的他,自然而然就開始寫起思鄉的歌,且台語本身具足的豐富音樂性,混合成她記憶的溫暖底土。

秘書長何啟東表示:在淡江這塊自由多元的民歌發源地,學生創作風氣鼎盛,孕育出無數音樂人或導演,如唱自己的歌的李雙澤、唱紅「龍的傳人」的李建復、音樂人林生祥、音樂人鍾成虎、五月天吉他手石頭、旺福樂團主唱兼吉他手姚浚民、糯米糰樂團吉他手兼主唱馬念先、星光幫歌手周定緯等;淡江「金韶獎」更在此創作風氣旺盛的環境中孕育而生,造就「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以及雷光夏、盧廣仲等音樂人開始發光。盧廣仲曾提到:「淡江是我很大的創作靈感來源,『早安晨之美』描寫我每天在學校附近早餐店吃早餐的心情,也是我一天搖滾的開始。」 林生祥亦曾提到:「好山好水能激發創作,當你看著淡水的晨昏,享受它的美與特殊,靈感便會源源不絕地湧現。而淡江最特別的,就是會促使音樂人聚在一塊兒。」

本報導連結

相關連結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陳昱光 提供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黃士航 提供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林生祥 提供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吳佩穎 提供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王昭華 提供
自由多元校風 孕育金馬獎得主
黃士航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