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天下雜誌】 大學生面對專業學伴 用台灣美食征服戰鬥民族

刊登時間 2017-11-03 撰寫 黃韵庭 報導來源連結

淡大俄文的遠距教學,不是把國外教授搬到國內,而是和遠方的年輕人一起學語言、聊差異,讓無法出國交換的學生,在台灣也有機會和俄羅斯連上線。 下午1點,淡江大學文學館310語言練習教室裡,20幾個學生三三兩兩坐在一排,電腦螢幕上陸續出現年輕的白皙臉孔。 「哈囉,聽得到我的聲音嗎?」戴著耳機的學生用俄文問。「可以、可以,」螢幕上的俄羅斯學生點點頭。這是淡江大學俄文系四年級的會話課。 3年前,淡大俄文系大三學生開始以同步視訊,和俄羅斯的大學生進行會話練習。自1995年推動大三出國計劃,淡大俄文系目前每年有半數的大三學生到俄羅斯留學兩學期。「升大四後,大三出國回來的學生都在A班,沒有出國的同學就在B班,兩邊俄文程度明顯有很大落差,」一手推動遠距會話的副教授蘇淑燕說。 自開設遠距會話課程以來,人人都有機會跟俄羅斯學生連上線。蘇淑燕說,已經有幾個大三沒有出國的學生在四年級分到A班。因應大四歸國學生要求,去年也開始將大四俄語會話改以遠距視訊進行,目前合作對象包括遠東大學、北極大學等共四所學校。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珍瑋表示,就各國研究來看,出國無論時間長短,對學生都有正面影響。但礙於經濟或家庭因素,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國,「就影響人數來看,讓在地環境可以有跨文化接觸,是值得投資和努力的,」她說。 結合具有俄語教學背景的學生,是增進雙方互動的關鍵。俄羅斯方面幾乎都是語文系下對外俄語教學組的學生。「就像我們的華語教學,如果不是俄語教學專業,一般人沒有那麼強的動力去跟外國人聊天,」蘇淑燕表示。 課堂上,學生面前擺著前一週拿到的指定閱讀文章,2到3人一組,以俄文向俄羅斯學生提出課前準備好的問題,儘管有事前規劃的主題,學生也可以延伸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已經是第四年教授遠距會話的助理教授那達怡說,「台灣學生很喜歡介紹食物,就算主題是大學,最後會講到食物;講時尚流行,最後也會講到現在台北最受歡迎的餐廳。」 提前為跨國職場打基礎 這學期第二次視訊當天,大四學生呂柏霖和他的視訊伙伴拉達,相互介紹台灣的國慶日和俄羅斯的勝利日,讓他驚訝的是,5月9日德國對蘇聯投降那天,俄羅斯人會吃軍用食品做為慶祝。他則向對方解釋雙十節是什麼、在台灣人們如何度過節日。 遠距會話課也幫助學生理解俄羅斯文化。呂柏霖說,因為對方也是年輕人,會學到比較多流行用語,「像台灣也有『酷啊』,類似這類的口頭禪。」 談到課堂上的文化交流,學生一開始看到俄羅斯學生都覺得對方很嚴肅,「學生經常問我,為什麼他們都不笑?」那達怡說。 「俄國人對陌生人、不熟的人不太會笑,」系主任劉皇杏補充。「但三堂課之後,他們就是朋友了,」那達怡微笑地說。 「俄國人平常很喜歡閱讀,搭乘捷運和地鐵時,有空就會拿書出來看,」大三學生李仲庭說,他們也對建築很有興趣,下週課堂要介紹雙方校園時,他準備請對方介紹校園裡有哪些建築物。 李仲庭計劃在升大四暑假到俄羅斯參加企業實習。自2014年,淡大俄文系每年會遴選大三、大四尚未畢業的學生,到技嘉科技莫斯科辦事處進行2個月暑期實習,今年加入的還有天賜集團國際控股公司。 「如果完全沒有實戰經驗就直接進入職場,我應該會滿驚慌的,」李仲庭說,「現在大概慢慢在鋪路,適應他們的語速和用詞。」 對俄文系學生來說,遠距課程不只是語言課程,更是為自己的跨國職場生涯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