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聯合新聞網】 面對全球競爭 大學怎麼幫助留在台灣的年輕世代?

刊登時間 2017-11-17 撰寫 文/傅慧雯、洪志衛 攝影/洪志衛 報導來源連結

挑戰一 高中畢業就出國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從99學年度開始,高中畢業生選擇出國念大學的人數不斷攀升,到了104學年度已經逼近一千五百人,尤其在全球化市場趨勢下,國際名校在全世界積極招生,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出走海外的人數可能持續增加。 挑戰二 青年人才也出走 出走的不只是高中應屆畢業生,臺灣年輕人才流失的問題同樣令人擔憂。臺北美僑商會在今年八月的一篇專文指出,臺灣的腦礦流失嚴重,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在2015年約有七十二萬名臺灣人於海外工作,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西進中國。 挑戰三 少子化浪潮襲來 少子化的浪潮持續撲向臺灣校園,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新生預估總人數將會持續下滑,105學年度尚有二十五萬人,然而到117學年度預估將只剩下約十六萬人。 在面對年輕學生出走、人才到海外發展、高中畢業生生源不斷減少的情勢下,有一群人隱身在臺灣的大學校園裡,默默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為選擇留在臺灣的年輕世代蓄積能量。 他們投注大量的熱情與精力,透過跨國學術交流、海外移地教學以及跨境實習等方式,幫助臺灣的年輕世代培養國際化的能力,做好充分準備面對未來的全球競爭挑戰。 他們的努力應當被看見。 為了找出這些蓄積臺灣年輕世代競爭力的幕後推手,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在今年3月舉辦「2017年大專校院雙邊交流典範案例徵選活動」,從44所大專校院共149件參選作品中,選拔出3件兼具分享創新與交流成果的國際交流典範案例,分別是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泰國農業大學的雙邊交流、亞東技術學院學生前往馬來西亞、中國企業實習及淡江大學的三國走透透亞洲領導營。 今年7月,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專員傅慧雯及洪志衛也實地走訪上述三所學校,與該校師生座談,以近距離的視角,接地氣的方式,採訪記錄他們國際化的發展歷程,也觀察到這三所學校的共同特質。 特質一 精準定位自身特色,累積合作能量 國際間的高教雙邊交流是既合作又競爭,唯有精準定位出自己的特色,才有機會與國外機構建立起穩固的合作關係。不論是以農學院著名的屏科大,強調未來學跨領域、跨學科特色的淡江大學,以及擁有悠久實習傳統的亞東技術學院,都是學校善用自身特色,與合作對象建立起互信互補的關係,為持續交流注入能量。 特質二 全體一心,長期投入 對「國際化」持續不間斷的付出與投入,是這三校的另一項共同特質。俗諺云「教育是百年大計」,發展國際化亦是如此,得靠學校全體一心,加上長期的投入,才能建立起穩固長久的交流關係。本次獲選的三所學校,自校長、副校長以降,乃至於學院系所,對發展國際化的堅定支持,從而鼓勵、吸引更多老師投入,效果自然更為顯著。 特質三 找到「對的人」,交流事半功倍 萬事起頭難,要催生國際交流合作,實屬不易。在採訪過程中,三校都分享了找尋「關鍵人物」的重要性。在一件成功的國際交流合作案背後,一開始常會遭遇許多挫折,甚至不得其門而入,但只要堅持下去,往往能夠找到合作機構中的「關鍵推手」,敲開雙方交流的契機。 對大學而言,發展國際化,是提昇自身實力與國際能見度的重要一步。對尚在校園的學生而言,成熟完備的高教國際化環境,意味著在本地課堂的學習以外,還能為將來登上國際舞台預做準備。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也看見了臺灣年輕世代的勇敢與主見。亞東技術學院的王家榐同學,在中國大陸的蘇州,歷經了8週工廠實習,完全不以實作為苦。面對中國大陸年輕人注重功利的「狼性」挑戰,王家榐毫無畏懼,他說:「臺灣的優勢就是以品質取勝......我希望留在臺灣工作,把臺灣價值做出來!」 臺灣年輕世代的競爭力滿滿,正準備昂首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