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台灣新生報】 淡大建築所、課程所師生 協助小學發展特色校園

刊登時間 2018-04-15 撰寫 王志誠、周貞伶 報導來源連結

為印證學校環境空間的設計運用會激發學生的互動與溝通,淡江大學建築所、課程所師生從2016年至今年三月,進行新的教學實驗,以大學跨域學習連結小學「環境教育」,並接受新北市城鄉局邀請,推動「淡水文化國小週邊環境改造的參與式預算」,透過專業服務之能學習「社區營造」課,提出設計參與的環境改造模式。為將這兩年來「環境是第三位老師」概念完整呈現,兩所特別於四月十日至二十日在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二樓大廳舉辦展出,讓社會大眾深深體悟─他們所改造的不只是空間,而是教育! 義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這裡創造了獨特的教育方式,小鎮教育理念是將「環境」列為師長、同儕之後,學習者的第三位老師;這與淡江大學建築所、課程所師生們認為─所有的校園空間或是環境改造都應該是「教具」,透過課程實驗,將校園改造成為學習的地方,從參與式設計開始等概念相同。 投注公共事務已二十餘年的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語重心長的道出,學校整體的空間規劃與設計必須注重美感與實用,每一處空間都應是有其意義和作用;空間可以靈活變化,讓學生能夠在一天的學習過程中變換,允許不同的學習活動出現;此即空間應該是可以個人化、柔性化、開放化,並可讓每個人烙下永恆的印記! 從展覽資料中,我們看見淡江大學團隊帶著淡水文化國小家長與學生進行閒置課桌椅的再利用操作,完成了「小白兔」之家。接受新北市城鄉局邀請,進行「文化國小周邊環境參與式預算」的規劃工作,透過專業服務之能學習「社區營造」課,提出設計參與的環境改造模式。也完成了文化公園的休憩空間改造、「環境教育工作坊」活動。 黃瑞茂表示:本計畫的目標即是整合跨域學習的嘗試,預期發展出「一個校園營造的計畫構想」與「幾個環境教育課程設計」。最後能夠建造一座多元使用的校園與空間,生態、運動、休憩、體驗與友善的公園,未來在已獲教育部核准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支持下,淡江大學將持續藉由不同專業認知的觀點,跨領域連結面對環境課題,有效盤整社區資源,以協助淡水地區的小學校園發展具有特色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