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1111人力銀行產經新聞網】 中研院臺灣橋梁計畫第二站 諾貝爾獎得主11/14淡江開講

刊登時間 2025-11-13 報導來源連結

為促進臺灣與世界頂尖學者的深度交流,中央研究院與國內12所學研機構,攜手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共同推動「臺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邀請超過30位諾貝爾獎得主陸續來臺交流。賴清德總統於11月10日出席首場活動並致詞,為計畫揭開序幕。淡江大學作為合作大學之一,將於14日在該校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場講座。目前參與人數已爆滿,本場講座同步進行線上直播 https://youtube.com/live/rSnDud5-yQs?feature=share,會議提供即時翻譯系統,歡迎親炙大師典範。 該講座納入淡江大學「熊貓講座」系列活動,邀請199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教授傑拉德・特・胡夫特( Prof. Gerardus‘t Hooft),以「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Fundamental Science as Bridges Between Nations」(基礎科學教育可作為國與國合作橋樑)為題進行分享。Gerardus't Hooft教授被譽為粒子物理理論界的重要學者之一,與指導教授Martinus J.G. Veltman共同提出的數學模型,成功預測宇宙中次原子粒子及其基本力的相互作用,為高能物理學的復興奠定關鍵基礎。本次講座將聚焦於基礎科學中,教育與協作如何成為國際橋梁的思維,從學術研究、國際合作到教育培育等面向,探討科學如何跨越語言、文化與國界,促進全球人類理解與共識。 「熊貓講座」係由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與張姜文錙伉儷於2017年捐贈新臺幣3億元設置,延攬國際大師及菁英蒞校擔任熊貓講者,引領教職員生與世界級學術大師交流,自成立以來,已邀請逾40名來自全球多國的知名學者,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等多元領域,對於提升淡江大學學術的國際能見度、培育學生國際素養發揮關鍵影響。許輝煌學術副校長表示,將持續透過「臺灣橋梁計畫」,邀請更多諾貝爾級講者來校演講,開拓教職員生學術視野,朝向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之頂尖大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