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聯合報】 開發卡環評 朱敬一:做得晚不如不做

刊登時間 2016-05-14 撰寫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報導來源連結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昨天表示,台灣經濟有大問題,轉型不順,民眾對前景缺乏信心,薪資也凍漲。他提出五點問題,包括部會轄下法人積弱不振、人才缺乏、企業發展被環評嚴重影響、缺乏新創事業所要彈性,及法律獨厚有錢人,讓所得分配不均造成潛在民間衝突。 朱敬一昨出席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系舉辦的「新世代管理科學研討—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他說,台灣經濟搞成這樣,要翻身很困難。他還透露,不久前在朋友聚會上,大家在打賭準閣揆林全可以做多久?顯見當前經濟困難重重。 朱敬一表示,這些因素中,環保署環評審查具備對企業投資開發案的否決權最嚴重,環評制度不斷要求企業補件,讓開發案審查曠日廢時,他直言,「做得晚不如不要做了」,科技產業差一年就差很多,台灣有些案件拖了十多年,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當年也是因為中研院要設立生醫園區而回來,現在翁已經退休,生醫園區還卡在建設進度延宕。 朱敬一說,全球已經從勞力密集、提高效率的經濟模式,走向創新驅動經濟,現在很多專家提出的建議都是針對現有產業的轉型建議,不是不重要,但更要看「現在還沒有」的產業,才是創新經濟。 他表示,許多部會轄下都有法人,經濟部更有40多家法人組織,但法人現在積弱不振,失去服務產業與研發單位的角色,以德國的應用科研組織Fraunhofer為例,在全德各地與大學合作,發展在地應用,台灣的工研院當年設立在新竹,接近清華、交大,是著眼資訊產業發展,但現在產業轉變,工研院的地利反而成為限制。 他也指出,過去法人是執行主管機關的策略,例如工研院培養出台積電,但是現在主管機關首長自己都沒有願景和政策看法,法人發揮不了,新事業也就出不來。應推動法人與各地學校結合,開發新應用,鼓勵新創。 朱敬一說,台灣人才缺乏,主因民粹因素。企業找人才本來就是找尋互補,而非替代台灣勞工,但永遠有人反對開放外籍人才,現行規定要招募外籍人才,規定企業的營業額等規模,以舊規範管理就是錯誤,對才剛起步的新創事業更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