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天下雜誌】 富邦人壽、荒野睽違三年再度為淡水河川廢把脈,與淡江大學一起為大河發聲

刊登時間 2023-12-05 報導來源連結

大河孕育文明,承載了歷史與常民生活的更迭。然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河川流域對一座城市的影響逐漸被稀釋淡化,甚至是漠視,直到大自然開始反撲的那一刻,垃圾如驚濤拍岸,汙水惡臭襲來,我們才驚覺,原來,一條河對一座城市是何等重要。 為此,2019 年天下雜誌「CSR@天下」頻道發起為「淡水河做一件事」行動倡議;2020 年「荒野保護協會」攜手具體實踐 ESG 精神的「富邦人壽」共同宣誓守護淡水河,發表全臺第一份淡水河川廢快篩調查報告,發現淡水河河岸至少累積了 18 萬公升的廢棄物,產官學各界開始啟動改變。 三年過去了,香魚尚未重現淡水河,垃圾仍載浮載沉,臺北的母親河--淡水河變健康、變乾淨了嗎?2023 年富邦人壽再度攜手荒野保護協會進行淡水河的川廢快篩,舉辦「為大河發聲,讓淡水河 Stay Young 論壇」。並邀請產官學代表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我們還能為淡水河做些甚麼?此次論壇特別選在鄰近淡水河的淡江大學舉辦,吸引了許多關心淡水河的師生熱烈參與。 左起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徐筱珺、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召集人蕭千金、淡水河河漂垃圾清潔義工陳明忠、淡江大學品質保證稽核處稽核長林彥伶、淡江大學學術副校長許輝煌、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部長陳姿瑛、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副分署長楊連洲、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主任秘書陳美玲、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分署管理科科長溫啟忠、天下雜誌創意總顧問蕭富元 左起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徐筱珺、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召集人蕭千金、淡水河河漂垃圾清潔義工陳明忠、淡江大學品質保證稽核處稽核長林彥伶、淡江大學學術副校長許輝煌、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部長陳姿瑛、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副分署長楊連洲、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主任秘書陳美玲、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分署管理科科長溫啟忠、天下雜誌創意總顧問蕭富元。圖片來源:富邦人壽 淡水河垃圾量不減反增,尤以河岸和紅樹林最為嚴重 2023 年荒野與富邦再度重返淡水河複查川廢的現況,號召在地近 40 名企業員工、學校師生及民眾擔任調查志工,以單車或徒步的綠色低碳方式,走訪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及出海口,完成長達 283.5 公里的全流域踏查行動,從河岸到出海口共累計近80萬公升的垃圾量。 調查結果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荒野保護協會報告指出:若比對 2020、2023 兩年的數據,發現「海岸段廢棄物量」已有改善,今年淡水河出海口堆積垃圾為 32,299 袋(每袋 14 公升),與三年前相比減少約千袋廢棄物,顯示,三年前提出的「垃圾熱點」問題,政府主管機關已銜接調查結果積極清運,加上鼓勵民眾自發性淨灘,海岸廢棄物因此逐漸減少。 然而,「河岸段部分廢棄物量」則明顯增長,2020 年平均每公里有 73 袋垃圾堆積於河岸中,今年則暴增至平均每公里 156 袋垃圾,增加高達一倍。荒野推測這可能與疫情改變了餐飲習慣,導致一次性餐具爆增,加劇川廢汙染。 其中,河川熱點最多的地方又以關渡大橋、蘆洲區、社子島右側這三處為劇,統計有高達 80% 的垃圾累積在 6% 的河岸邊,荒野保護協會呼籲公部門應立即處理這 6% 熱點,以收速效。 由於人群與河川更加比鄰而居,對於防疫餐飲習慣加劇川廢污染,淡水河中一次性飲食垃圾的比例佔達七成,過去三年持續關心川廢議題的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部長陳姿瑛,有著深刻感觸並藉機呼籲,「新冠疫情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是經濟社會發展應兼顧環保生態平衡的沉重提醒,水資源孕育了你我生命,唯有全民共同學習如何與河川互敬互愛,並落實源頭減塑、循環再利用等環保行動,才能減少難分解垃圾流入大江大海。」 對此,長年與夥伴在淡水河域從事划船休閒活動的陳明忠特別有感,他表示單純划船遊憩時覺得淡水河好像變乾淨了,但是當英國友人 Peter 從淡水河載回滿船垃圾、並坐在岸邊為淡水河的遭遇哭泣時,陳明忠十分汗顏與震撼,不僅從此成為淡水河漂垃圾清潔義工,划船時更號召船友共同協助撿拾垃圾,他觀察分析:「淡水河一天退潮兩次,垃圾特別容易卡在樹叢間,尤其是淡水河、基隆河段的紅樹林,會像濾網把垃圾卡住,飄不出去。」這個問題亟需解決。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分署管理科科長溫啟忠則回應指出,由於三重蘆洲、關渡大橋、八里、五股段都有灘地跟紅樹林,所以特別容易堆積垃圾,站在水利署的立場:「紅樹林降低了河川的『通洪能力』,而且有棲地陸地化的趨勢;因此水利署正採分年、分期、分預算的方式適度梳伐紅樹林。」溫啟忠說,近幾年疏伐後,不僅讓左右河道更均衡、垃圾不再淤塞,連候鳥也都回來了呢。 同樣近距離關心淡水河的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彥伶,則透過創新課程的操作,帶領學生深入國內外地方場域,當學生開始彎腰撿拾河岸邊垃圾、脫掉鞋襪在撿乾淨的沙灘上打球、穿上雨鞋走進位於淡水河中的「浮現島」,感受遼闊的淡水河夕照美景時,學生自然而然萌生愛河護河之心。「唯有帶領學生靠近淡水河,近距離的『望聞問切』,去走動、詢問、聞嗅河川地氣味,才能進而思考能否提供解決方案?」林教授分析,她也把這樣的經驗帶到柬埔寨,幫助暹粒解決垃圾問題。 基北北桃是命運共同體,必須跨縣市合作才能達到效果 「產官學研合作才能改善川廢問題」,這個觀念經過三年的倡議,已然成為全民共識,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主任秘書陳美玲則進一步提醒:「淡水河的川廢問題不只是單一縣市的課題,基北北桃的民眾都是導致淡水河流域汙染的一份子,要還給淡水河清澈的未來,必須跨縣市跨機關的共同合作才能做好!」 以新北市為例,新北就有 125 條溪流,每條河川的特性都不同,目前透過「新北市河川流域治理平台」追蹤管理,藉由跨機關通力合作,共同研商可行對策。目前更透過「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合作平台」,集思廣益一起討論如何為環境永續、流域共好而努力。 睽違三年,產官學研再度齊聚「為大河發聲,讓淡水河 Stay Young 論壇」,跨組織跨平台的合作已見初效,相信假以時日,全臺的河川都將重新找回健康、再度潺潺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