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公視新聞網】 「淡江二型」火箭今升空 創射高7公里新紀錄

刊登時間 2025-11-23 報導來源連結

各校推動科研火箭的研發計畫有豐富成果,淡江大學成功發射「淡江二型火箭」,搭載的航電系統穩定即時傳輸;成功大學同樣成功發射科研火箭AfterLight 1,也將分析航電系統記錄,做為後續火箭任務的參考。 準備就序,火箭成功發射,聲音響徹雲霄,由淡江大學團隊研發的科研火箭「淡江二型」,23日在屏東旭海的發射場順利升空。 從2021年開始,淡江大學投入科研火箭的研發,這是第4次的成功案例,搭載的航電系統穩定即時傳輸訊號,而且最高飛行高度超過7公里,也為淡江大學的火箭發展史再添新頁。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王怡仁表示,「本系未來是要走火箭的穩定的控制,就姿態的控制這方面,航電系統非常重要,傳輸的時間大概是38秒,飛行高度高於7公里,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成就。」 不只淡江大學有成果,成功大學的團隊22日同樣在旭海,成功發射科研火箭「AfterLight 1」。 這個火箭推進了6秒,總飛行時間60秒、射高達到761公尺,搭載的航電系統接收到飛行高度、速度等數據,都完整傳輸,團隊將進行分析,做為後續火箭任務的參考。 AfterLight 1計畫主持人、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副主任吳志勇說:「成大的團隊第一次來使用這個場地,來發射這一個小型科研火箭,雖然說發射的過程短短幾秒鐘就結束了,但是我想這個都是很多同學們努力出來的結果。」 學者分析,國科會責成國家太空中心,推動科研火箭的研發計畫,從國內航太科系札根,就是為培育人才。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蕭富元指出,「太空中心也是在發展運載火箭,裡面以後他所需要的人才工程師,就是從現在開始培養起,如果你大學時候已經有做過相關的東西,那你之後就可以很快上手進一步的技術。」 學者也強調,從這些科研火箭的發射經驗獲得的寶貴記錄,可以為太空教育推廣奠定基礎,更是為相關系統的工程能力提升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