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6
本校企業管理學系一年級張凱鈞同學於本月17日參加由翊利得資訊所舉辦的「2008 MOS(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電子試算大專校院組,在全國總決賽57位最優秀的選手中脫穎而出,勇奪大專校院組電子試算類第1名,將於7月30日代表台灣至夏威夷,與來自五十多個國家的頂尖高手進行對決,爭取世界冠軍。本校這次派出8人參賽,共有6人獲得名次,除了張凱鈞獲得第1名外,大專校院組電子試算類的第3至第7名也由本校包辦。張凱鈞對Excel產生興趣,是受到高中老師的啟蒙,因為用Excel可以分析模擬考成績,將資料轉化成圖表,讓他覺得非常有趣。參賽的8位同學常常利用課餘時間練習,一個星期2至3次,甚至星期天也要到學校練習。由於指導老師陳智揚的細心指導,他們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向上爬,練習為數可觀的題目及不斷地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績。本校期許張凱鈞參加世界比賽能獲得好成績,讓淡江資訊化教育成果在國際上再度發光發熱。
2008-05-22
外語能力對求職者是越來越重要,本校為「強化教學」與「深化學習」,讓師生倘佯在優質的環境裡,近日精心打造「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語言聯誼專區」,結合語言文化及生活經驗,在教學之專用空間與開放空間中,讓每位學生都是學習的主角,使學生在充滿外語學習環境與互動式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厚實的外語能力。這兩個專區在今日下午4時15的揭幕典禮後正式開張,此次典禮邀請創辦人張建邦、校長張家宜、學術副校長陳幹男、行政副校長高柏園、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共同剪綵。 「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位於驚聲大樓T307、「語言聯誼專區」位於外語大樓1樓,一為教學專用空間,另一為開放空間。其中,「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讓英語教學有「撇步」,我們將英語教學從主題出發,結合語言文化及生活經驗,創造「說英語」的學習環境,成功催動學生融入課堂學習,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表達能力。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的特色在於,擺脫傳統桌椅配置模式,改採開放性空間設計,可以靈活擺設桌椅配置,方便教師帶動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戲劇演出、歌曲演唱、分組創意表演及小組討論等活動,並且教室內設計有懸吊式攝影機及麥克風,教師透過可攜式媒體控制面板,隨時隨地將各個角落的表演投射在液晶電視上,並錄影記錄下來,供師生課後下載留存,或及時上傳至學習部落格中分享。在這個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中,人人都是學習的主角,學生再也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呈現「休眠」狀態,透過專屬於小組的展示螢幕以及個人筆記型電腦,學生可以透過視訊會議平台,與國外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小組專題報告,進行一對一的溝通,討論課堂作業,甚至閒聊流行時尚,了解當地文化與政經議題,分享精心製作的投影片與影片,並可即時得到國外師資的建議與回饋。聆聽他人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語言學習中融入肢體動作、情感及文化,溝通--是在這間教室裡最重要的課題。 此外本校網路校園舉辦的校園英文歌唱比賽TKU Idols,初賽共有177人報名參加,透過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錄製歌唱MV,參賽者無不嘖嘖稱奇,都說這是很酷的一項體驗,無論結果是否進入決賽,參賽學生都可以將影片帶回家,作為個人學習英文歌唱的紀錄,同時,這些影片也會放置在網路校園中,讓全校同學欣賞及觀摩,並票選出屬於淡江的Idols。TKU Idols也於5月22日下午5時舉辦總決賽,現場邀請歌手薛凱琪、胖虎樂團主唱Benn擔任評審。 「語言學習聯誼專區」是本校學生課後的另一個活動場所,依功能區分為視聽區、討論區、表演區及聯誼區。視聽區除可觀賞衛星電視節目外,也可作為小型專題演講的場所;表演區則提供辦理活動或學生排演戲劇、舞蹈的空間。藉由語言學習聯誼專區的成立,加強外籍生與本國學生的交流,或作為導師約談、課業討論等用途,將陸續佈置以增加溫馨感。開幕典禮後除安排外語學院各系學生演唱各國的歌曲,增加異國的浪漫氣氛外,現場也提供各式點心、德國黑麥汁、西班牙及俄國調酒等美食供品嚐。 此次本校配合教學卓越計畫,本校建構「情境式語言練習教室」與「語言聯誼專區」,不僅照顧外籍生的課業和生活輔導,且增進本校學生的語言學習,這可說是全國最完善之數位化、網路化與人性化的校園語言學習環境。
2008-05-20
Yahoo奇摩舉辦的「台灣RUN起來」創意啦啦隊競賽,必須先通過網路人氣票選這一關,才能參加在台中舉行的決賽,本校學生經過激烈的競賽,最後獲得冠軍,抱走高額獎金。「TKU special」由9位課外組工讀生組成,初選時以「活力湧現、挑戰極限」為主題,上傳他們所設計的創意造型啦啦隊照片,經過網路人氣票選,在上百個參賽隊伍中,獲得第8名,進入前10強,5月11日到台中圓滿戶外廣場參加決選活動,他們以整齊的服裝、充滿創意的隊呼、精采的舞蹈表演,在活動當天打敗其他9隊,獲得冠軍。 此次「TKU special」啦啦隊以創意的路線為本校奪得寶座,證明本校鼓勵學生在課堂或課外活動時發揮創意、自由創作的成果;另外本校常舉辦創意大賽、創意市集等活動,給予同學表現的空間和機會,以啟發創意的思維。學生在本校三環五育的薰陶下,成為企業最愛的活潑有創意具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2008-05-16
本校美國研究所於5月16日(星期五)下午4時在本校台北校園中正紀念堂(R221),進行跨校性的「美國總統大選模擬辯論會」,由本校美國研究所學生代表歐巴馬、政大代表希拉蕊,而清大代表麥肯陣營,賽後由現場觀眾投票選出優勝者。此辯論會全程皆以英文發表,模擬辯論會由本校、政大、清大等3校推選3位參賽者,每位參賽者各代表1個議題:1.美國內政:包括美國中產階級、種族和婦女議題。2.美國外交:包含如何因應伊拉克以及中東地區的戰爭,以及其他國家之相關議題。3.美國經濟:包括全球化對美國的衝擊、健保制度以及自由貿易協定的相關配套措施。比賽規則:3隊開場以及結語各2分鐘,每位參賽者各有1分半鐘論述對議題內容的觀點。參賽者論述完之後,將由3位評論者提問,每位評論者針對不同議題各提出1個問題,再由參賽者回答。問題由AIT美國文化中心事先準備,3位評論者當天才會得知問題的內容。辯論結束,將由現場觀眾進行投票,選出心目中的總統候選人。 在辯論會前的下午1時於5樓校友聯誼會館亦舉辦「美國研究座談會」,座談會由本校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及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Mr. Thomas Hodges擔任開幕致詞嘉賓及主持人,並邀集台美雙方著名專家學者10餘人與會。美國國會圖書館國會研究處亞洲事務專家鄧凱麗(Kerry Dumbaugh),將主講「轉型中的美台關係」;華盛頓大學美國族裔研究教授Stephen H. Sumida博士主講「美國研究在亞洲」。
2008-05-15
美國Winona State University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東南隅,密西西比河上游河畔,創立於1858年,設有商、教育、文學、健康護理及理工學院等5個學院,65個系,12個研究所,學生人數約8,300人(含來自56國300名國際學生),與本校於1996年11月8日締約,兩校學術交流甚為頻繁。目前Winona State University在本校的交換生共計11位,分別在國貿系、中文系、東南亞所就讀;本校則有國貿系、英文系、資軟系、資通系、語言系、政經系等31名同學在該校就讀。 此次該校學生學習之旅,國貿系除了安排全球未來、全球廣告管理、商業心理分析等課程之外,另安排至總統府、行政院、故宮博物院、中華郵政、匯豐銀行、台新銀行、JP摩根基金公司、群益證券等企業或政府機構參訪。該校的學生素質非常高,對亞洲事務興趣濃厚,充滿熱情與學習意願值得效法,他們對於淡江的師資、校園環境都讚賞有佳。
2008-05-12
在進行機構或國家學術評量時,基本學科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能快速提供客觀數據,作為長期追蹤學術表現之用。根據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報導,本校2008年進入了ESI工程學門及化學學門世界前1%之學校,其評比的指標包括:論文數、被引次數、平均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數、教師平均論文數、學門活躍性指數及相對影響力指數等。2008年國內共有24校進榜,本校在工程學門ESI論文數排名第392,進步21名;被引次數排名第586,進步55名。化學學門本次首度進入排名,該學門論文數排名第619,被引次數排名第846。在各指標的統計表中,本校在論文數方面有2, 441篇,居全台第14名,世界排名第1,045名;論文平均被引次數為3.6次,教師平均論文數為3.64篇;高被引論文數及比例分別為2篇及0.1%,本項指標不僅反映出論文的品質與重要性,亦是論文在國際上影響力的直接表現。 研究能量的培養需要時間,只有不斷地創新研發,成果才能躋身一流大學之林。ESI論文統計結果可顯示本校論文整體的學術表現。學校經常呼籲並以實質獎勵來鼓勵老師、學生的創新研發。期待本校師生有更好的研究表現,能進入基本科學指標的學門更多,以提升本校學術研究能量和世界競爭力。
2008-05-06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2008年大學院校畢業生評價」調查出爐,本校仍穩坐私立大學龍頭。此次調查對象分別是企業經營者、主管與社會新鮮人,由於樣本數充足,真實反映了企業界的看法。本校在大學院校畢業生整體表現排名第6名,為私立大學第1名;在企業評選最佳進步獎中的「畢業生素質提升最多的學校」、「就職後自我能力提升最多的學校」、「職場內最愛提攜學弟妹的學校」等分居整體之第3、1、6名。 根據「2008年大學院校畢業生評價」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經理人最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責任感與自我管能力」、「主動積極態度」、「學習力與可塑性」等能力,這正好呼應本校注重的「三環五育」教育方針。「三環」就是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課外活動課程,「五育」就是德、智、體、群、美。院系所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主動積極態度、學習力與可塑性的能力;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學生活動及社團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責任感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趨勢下,本校讓非頂尖的學生,經過學校多年的洗禮,畢業時成為企業的搶手人才。 另外根據該項調查,企業界建議私校畢業生要重視外語、國際觀,這也呼應本校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去年增設國際事務副校長一職,即是整合本校國際化的潛力,擴展全校國際視野。校長在712期淡江時報期勉全校「淡江雖在私校第1,但好還要更好,更不能退步!」
2008-05-02
「台灣的森林水彩特展」是經過2年的籌劃,由數十位畫家透過彩筆,以具象寫實技法表現台灣的林相與植物生態。本次共計展出83件作品,除了使畫迷重新領受水彩畫的本質神韻、藝術表現力,與兼容並蓄的圓融美感外,更藉著畫家筆下所呈現繽紛淋漓的林相生態體系,讓大家更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文錙藝術中心另於5月6日(星期二)上午10時30分在文錙藝術中心舉行開幕茶會。此次文錙藝術中心近3個月的展期,除了給參觀者不同的視覺感受外,也希望能透過創作者不同的個性及對美的詮釋,觀賞者可進一步體悟藝術的實踐和創新的生命力,進而產生嶄新的視野。 附件之ㄧ「霧中行旅」(40×30cm),是「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理事長洪東標的作品。這是2007年冬季北橫之旅時,畫家在午後山區濃霧中前行,山路迤邐穿越人造林區,幽暗神秘的氛圍中僅一盞小小的後車燈映照出溫暖,畫家以「濕中濕」的渲染和重疊技法,展現大自然的恬靜之美。
2008-05-01
此次義賣活動由本校商管學會資訊服務團隊主辦,女教職員聯誼會及社團法人中華商管協會協辦,希望透過師生之手,播下愛心之苗,協助國內社福團體。4月28日(星期一)中午12時舉行開幕式,商管學會發送100份福袋給現場參與的同學;SBL第五季總冠軍「台灣啤酒籃球隊」更是前來大力相助,蒞校舉辦競標拍賣及握手會,增添熱鬧氣氛。義賣的商品包羅萬象,除了食品和文具外,還有電子及日用品等,包括知名廠商百事、pinky、台塑生技、新東陽等143家業者皆有贊助,募得商品市價高達3,776,363元。除此之外,更邀請了校外週邊的美髮店家進入校園義剪,讓每位同學可以現場體驗設計師剪髮技術,也可以購買義剪?,只需要樂捐50元,就可以為公益盡一份心。 今年招募到211位義工,人數是去年的2倍,顯見大家十分響應義賣活動,愛心不落人後!活動義賣所得將全數捐予罕見疾病基金會、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二手書及物料則送至台東縣台東市知本國小和淡水地區偏遠小學,來協助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08-04-28
英文系博五李曉菁將於今年9月前往德國曼哈姆大學進行18個月研修,是今年12位申請通過的博士生中,唯一就讀於私校英文系,其餘皆是國立理工科系學生。三明治計畫由行政院國科會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合作,獎助國內博士候選人前往德國進行6至18個月的研究,協助其完成論文,獎助項目包括機票、生活、書籍、保險、實驗、出席國際會議及在哥德學院進行兩個月之德語訓練等。 由於李曉菁平時認真努力於生態研究,此次獲獎是對她優秀表現的肯定。李曉菁赴德研修的主題為「自然導向影片-從生態、科技、環境想像看當代電影」,從電影紀錄片中探討現今最關切的自然環保生態。大學時她就喜愛上山下海,培養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常將對生態的感動,以紙筆紀錄下來,曾獲得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也出版過許多生態旅遊書籍,因為德國對於環保議題相當重視,所以將藉此機會對自然生態做更深層的研究。
2008-04-21
IET Fellow必須在專業領域上具成功領導能力,須具備「重要計畫與資源整合之執行者」、「重要創新與發明者」、「國際公認之研究成果原創者」、「具學術聲望卓著者」等7項能力之一才有資格成為院士候選人;此外,需經歷至少5年的傑出表現,還要有2位IET院士與一位其他組織(如IEEE)之院士推薦,經IET院士審核委員會投票(1/2以上)通過才可成為該學會之院士。英國IET這個機構與美國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皆為目前世界上備受推崇及敬重的學會機構。能獲得這項榮譽是非常榮幸,這是淡江自身培育出的國際學術上的Fellow,更是難得可貴! 施教授得到這項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根據Google、Msn及Yahoo等各大搜尋引擎,施教授共有28筆擔任Keynote Speaker的紀錄,領先國內知名大學,成為全國資工、資訊類擔任最多場Keynote Speaker的人。通常在學術領域擁有極大聲望,或研究成果豐碩的專家,才會受邀擔任研討會的Keynote Speaker。施國琛致力於「多媒體與遠距教學」方面的研究,從2000年即開始受邀擔任Keynote Speaker,平均每年擔任4場研討會的Keynote Speaker,他可說是繞著地球跑的Keynote Speaker。 施國琛教授從本校資訊系大學部畢業,之後獲得美國加州Santa Clara University 電腦工程博士,旋即回本校資訊系服務,從1990年開始發表第1篇論文之後,至今已經發表了400餘篇論文,相較於國內教授平均一年發表約7、8篇的論文數,更凸顯施國琛對於研究的執著與努力,另外,他也是台灣第1位加入美國遠距教學標準組織的成員。此次參加IET院士選拔的競爭人選來自世界各地,超過上萬人,施教授能脫穎而出,是他孜孜不倦的深耕其多媒體及遠距教學的學術領域,終於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擁有卓越的學術聲望。
2008-04-16
Cheers雜誌今年持續針對國內1000大企業進行「2008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本校再次蟬聯私校第1名、總體排名為第7名,在這項評比中本校已連續11年超越其他私立大學,勇奪冠軍。本校培育的校友在Cheers雜誌調查報告中尤其是以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團隊合作等強項,在這競爭激烈的大學市場上交出亮麗的成績。 根據Cheers雜誌進行企業人才策略之調查結果發現:企業招募新人最重視「學習力和未來潛力」、「團隊合作能力」及「抗壓能力」等能力,這正好是本校培育校友的特質,也呼應本校注重的「三環五育」教育方針。「三環五育」就是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課外活動課程,「五育」就是德、智、體、群、美。院系所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術;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學生活動及社團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以達到團隊精神、抗壓性及穩定度等能力。本校重視人際關係的培養、加強服務及團隊特質,在現今少子化的趨勢下,本校讓非頂尖的學生,經過學校多年的洗禮,畢業時成為企業的搶手貨。 未來本校將延續傳統,教育學生除在課堂上傳授專業技能外,平日更加重視與培養學生視野氣度、關懷社會、反省自我、熱愛藝術文化,繼續培育企業界最喜愛與期待的人才。
2008-04-14
數位生活園地計畫啟動會議上週於商管大樓B1012會議室召開,由行政副校長高柏園主持。與會者除張創辦人外,包括微軟公司代表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副總經理劉念臻、經理周旺暾、胡德民、許瓊文等人,本校與會代表則有學術副校長陳幹男、教務長葛煥昭、學務長蔣定安、資訊中心主任黃明達及資管、資訊、資傳、教科四系系主任與相關老師,共同參與此次啟動會議。此合作案除能向微軟學習先進技術外,若數位生活平台建置成功,未來本校的校園網路應用將領先全台。微軟提出的合作平台構想源自去年10月初,張創辦人對於「研究如何善用校友資源」的發想。後與微軟公司一起構思,並採國外網站Face-Book為藍本,計畫於平台上分個人、社團、系所建置網頁,並由微軟公司提供「silverlight」技術轉移。本校與微軟將依產學合作模式,與相關科系如資訊、資傳、教科、資管等合作,由各系提供人才共襄盛舉,而微軟願意免費技術轉移。此計畫對學生的助益良多,未來合作的成果能將散布在各網站的學生網絡,藉此一併吸引回此次建置的數位生活平台。 這平台預計於校慶開始正式啟動,前瞻性的計畫將使本校一直不斷保持領先,盼望此平台建置成功,校內的每位師生將能有屬於自己的網頁空間,讓師生彼此交流、校友對學校的關心不易間斷,創造屬於本校的web2.0。
2008-04-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是因為包括莎士比亞等多位偉大文學家多在4月23日出生或辭世,希望藉由世界閱讀日,向大眾推廣閱讀和寫作及宣揚版權意識。本校覺生紀念圖書館館藏資料主要來源有3種,分別為採購、交換與贈閱,今年舉辦的世界閱讀日慶祝活動就是以這3種方法提供全校取得圖書。慶祝活動分為4個項目,「淡江閱讀王」頒獎典禮,將於下週四(17日)中午12時30分在圖書館大門口,頒獎給自96年8月1日至97年3月31日期間,個人借閱紀錄排行前10名之讀者。緊接著為「Book跟我走」中、西文圖書贈閱,自14日至18日止上午8時20分到下午21時30分在圖書館二樓203指導室,開放教職員生自由選取,喜歡的書皆可帶回家,數量不限。第三個項目是「閱讀Long-stay」書展,自21日到27日止在圖書館大廳有書展活動,開放自由閱覽及選購。最後一個活動為「閱讀交響樂~舊愛新歡相見歡」圖書交換活動,覺得一本值得看的書,但自己已不需要,可以介紹給他人,藉由此活動營造「愛讀書、樂分享」的氣氛。圖書徵集時間為7日至20日,欲交換圖書者可至圖書館索取「書借卡」,填妥後交到圖書館二樓流通櫃檯,每提供一本書即可獲得一份紀念品及一張「交換卡」,圖書交換時間為4月28日至5月4日,可憑「交換卡」選擇他人提供的書。
2008-04-07
本校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沙加緬度分校於1981年7月10日正式簽約為姐妹校,每年均有大三出國研習等交流,今年本校有44名大三學生在該校研修一年。兩校於92學年度起進行交換學生計畫,至96學年度為止本校已派遣5位交換生至該校,該校亦已派遣2位學生至本校交換研習。此次外賓來訪並針對國貿系及蘭陽校園學生大三出國研習等議題作進一步的討論。Dr. Alexander Gonzalez校長偕同該校Dr. Ming-Tung Lee副校長於97年4月7日(星期一) 下午蒞校訪問,本校首先於驚聲大樓國際會議廳安排簡報及座談,由張校長家宜親自主持;隨後參觀文錙藝術中心及覺生紀念圖書館;晚上由張校長於覺生國際會議廳設宴款待貴賓。貴賓並於4月8日,前往蘭陽校園參訪,進行演講,並與相關主管及學生舉行座談。
2008-03-31
「日台文化交流青少年文學獎」分為書法、作文、繪畫、漫畫等四類,設立的主旨為促進日台文化交流,今年第5屆得到大賞與優秀賞的17位日本青少年,獲得來台進行為期6天的參訪交流機會。本屆獲獎的17位學生於3月28日參觀文錙藝術中心畫展,由張炳煌副主任用日語全程講解介紹「神來e筆」,並開放4台電腦設備供學生練習,日本學生們興致勃勃的運用e筆繪水墨畫、寫書法、刻印章,甚至有學生用e筆畫出可愛的卡通KERORO。日本學生對本校的印象為校園很寬廣、很漂亮,其中團長為麗澤大學中文系的荒井翔,他曾於2005年9月來淡江留學2年。荒井翔用標準的國語說這次回到淡江就像回家一樣,而之前就有多次機會接觸e筆的他說:「還是覺得很有趣。」張炳煌副主任表示:「日本的書法教育是一種精神教育,在場每位學生姿勢、筆法都非常標準,也不會出現重描筆跡的現象,大家的功力也都非常好。」最後由張炳煌本人現場揮毫示範,學生紛紛拿出相機拍照,記錄這段精采的學習之旅。
2008-03-27
96學年度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於本週三(26日)舉行,由校長張家宜主持開幕典禮,全校一、二級單位正副主管暨秘書及行政人員與會,會議分上、下午兩梯次。研習會內容豐富多樣,上、下午不同的主題,上午專題演講邀請去年「國家品質獎」的評審委員日鑫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瑞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林文燦,針對本校申請國家品質獎過程之檢討與改進提出建言;下午專題演講邀請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之網路實驗室執行長Dr. Isidro F. Aguillo將針對世界大學網路排名的發展、方法作介紹。此外研習會議安排經驗分享,上午場邀請「第2屆淡江品質獎」得獎單位教務處教務長葛煥昭分享經驗,下午場邀請資訊中心主任黃明達分析本校之網路行為,最後再進行綜合座談,使全校同仁進一步分享研習會的各項專題內容。
2008-03-26
本校於3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時至下午4時30分在淡水校園學生活動中心、海報街與書卷廣場舉行「2008年淡江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上午10時10分由校長張家宜在學生活動中心主持開幕典禮,並在僑生醒獅團的表演中揭開序幕。由於天下Cheers雜誌與遠見雜誌調查企業最愛大學生,本校多年來均蟬聯私立大學校院第1名,培育的校友深受企業界的肯定,所以博覽會當天吸引了聯電等百家知名廠商蒞校徵才,提供上萬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職缺,熱鬧滾滾的現場擠滿了關心前途的同學。 本次主題為「創造無限大未來」的徵才博覽會,今年參展的商場踴躍,有高科技產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等百餘個攤位,除聯電外,尚有微星科技、京元電子、力晶半導體、新光金控、巨匠電腦、阿瘦實業、遠雄企業團等近百家廠商,同學可現場投遞履歷表。活動當日到博覽會的服務台填寫問卷,就能憑問卷獲得就輔組最新發行的「2008就業輔導專刊」,內容收錄搶救職場權益大作戰、新手上路必修的5堂課,以及10大工作的錯誤認知等就業時必備的職場知識。同時,也能獲得一本記載博覽會各參展廠商及職缺介紹的活動手冊。此外,本校就輔組準備「校園徵才博覽會攤位訪談證明單」供同學索取,諮詢10個攤位以上並請廠商工作人員蓋章者,將表格送至就輔組,就可將其內容登錄於個人學習檔案中,供求職時參考,各攤位也將設有「就業媒合名冊」,希望促成學生的就業媒合機會。
2008-03-24
本校將與美國天普大學簽訂3+2 雙學位合作計畫,即在本校就讀3年,到該校留學2年即可獲本校學士及該校碩士學位,除讓同學有出國留學的機會外,更讓同學在5年內同時取得學士及碩士雙學位。 天普大學是由Dr. Russel Conwell 於西元1884年建立,為一所公立的綜合大學,學生人數約34,000人,分布於8個校區,提供共約300個學位課程,包括:125個大學部課程,113個研究所課程,及52個博士課程。該校Dr. Hai-Lung Dai專程於本月中旬蒞校,向本校師生說明合作細節,鼓勵赴該校修習雙學位,座談會吸引不少同學參加。 過去與本校簽訂雙學位合作的姊妹校,合作範圍僅限於碩士雙學位,此次與本校締約的天普大學將對兩校學生一視同仁,讓本校學生以直升的資格就讀該校碩士班。參與淡江天普攜手3+2雙學位甄選的同學需具備TOEFL成績550以上,大學部在校成績GPA 3.0以上;申請商管相關領域者,則需同時具備GMAT成績500分以上。目前本校正接受同學申請,經系院審查推薦後,送交國交處(FL 501)提出申請,97學年度秋季將可率先體驗3+2雙學位的留學方案。
2008-03-20
本校張家宜校長於3月20日(星期四)在日本城西大學畢業典禮上接受該校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張校長在國際教育研究發展上的卓越貢獻。 張校長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行政學碩士、博士,現為本校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董事、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專長為高等教育行政與高等教育全面品質管理,經常發表有關高等教育全面品質管理相關論著,其歷經本校行政副校長及校長職務逾20年,以其豐富之行政經驗、專業素養及閱歷,持續推動本校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教育理念。 本校與城西大學於1994年簽署國際學術交流協定,並展開各項學術交流活動,期間共有近200名的大三出國留學生與交換生分別至兩校深造、研修,優質的教育內涵在學生間彼此薰陶,兩校共同締造全球化視野的創新措施。誠如本校張校長在頒贈典禮上的致詞,提及她在高等教育的實務與理論經驗中,觀察到台灣與日本的教育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極為相似,都需要因應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政治民主化與自由化、知識經濟化與產業化,以及競爭全球化與科技化等背景因素所衍生的問題。同時,在 21世紀欲建立優質的世界一流大學,各大學都應尋找自己的使命定位,發展自我特色,以提高大學教育的品質與績效。 本校張校長在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及日文系主任彭春陽陪同下受證並接受撥穗儀式。張校長對於首次獲頒榮譽博士學位,感到無上榮耀、溫馨,她表示:城西大學「通過學問、樹立人格」的教育理念,主張「智和一體」,兼具智慧與高尚人格,以培育出具有光明未來的學生為使命,與本校「承先啟後,塑造社會新文化,培育具心靈卓越人才」的教育使命及著重「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的教育理念極為相通與契合,未來兩校將更相互砥礪、緊密合作、推展交流,為全球培育更多有用的人才。
2008-03-18
教育科技系的畢業展,於3月18日至3月21日在本校淡水校園商館展示廳舉辦為期四天的成果展,3月18日(星期二)中午將舉辦開幕典禮。這次的展覽乃綜整教育科技系第八屆學生,於大學四年來在教學設計、多媒體製作、數位學習與教材開發之專業訓練。展覽主題內容包括:企業訓練數位學習產品、中小學教育數位化教材、高等教育教學卓越推廣、生活知識與技能之數位內容輔助教材等數位化內容。活動名稱主要取豬八戒的諧音,用來借代今年畢業的教育科技學系第八屆學生,並延伸至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藉此比喻豬八戒也放棄了原本跟隨唐三藏到西藏取經的計畫,選擇學習現在最潮流的文化-「數位學習」。 為使每一位學習者都能在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獲取知識和經驗,享受豐富多元的學習內容,或終身學習的機會,學校用心經營數位學習環境。本校教育科技學系成立於民國86年,其領域涵蓋教育訓練、數位學習、教材開發設計及多媒體製作等,是全國第一個專門培育「將科技應用於教育」人才的系所,第八屆畢業展覽注入多樣化的理念,並表達出數位學習為人類帶來無遠弗屆的學習。
2008-03-17
本校於西元2000年50週年校慶,以前董事長張姜文錙之名成立「文錙藝術中心」,設置全方位的展覽廳,又於2001年設立書法研究室,2002年設立文錙音樂廳,2005年8月海事博物館改隸本中心。文錙藝術中心主辦之所有展演活動均免費對校內、外開放,歡迎藝術愛好者蒞臨觀賞。自成立以來,文錙藝術中心用心朝推廣「全方位優質藝術休閒文化」經營,迄今8年,期間有數百位藝術名家,陸續捐贈千幅作品由本校典藏,以豐富校園藝術涵養,內容十分精湛。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特與本校共同舉辦「淡江大學典藏美術展」,惟因場地關係,先擇百餘件作品,於一展廳展出,以饗藝術同好,創作媒材多元,涵蓋油畫、壓克力彩、水彩、複合媒材、水墨、膠彩、書法等。 為鼓勵年輕學子用筆寫字,並開啟傳統藝術與數位結合的契機,在本校e筆團隊的努力研究下,成功開發e筆書寫系統,透過產學合作,推出「神來e筆」,嘉惠初級習字及進入書畫的教學和創作。神來e筆具有的特殊技術有:1、得以運筆寫出從硬筆細字到毛筆書法的應用,各種筆畫的提按粗細及筆鋒、筆觸,均能順利表現。2、所有寫過的筆跡均能即時依個人需求的速度重播,比影片播放更方便。3、自創的stk筆跡檔,能儲存筆跡,其儲存容量極低,方便email傳輸及實用。運用特有的核心技術,加入許多應用功能,已能將書法的學習到作品創作充分表現出來,更能融合東西方的繪畫於一爐。國內畫壇為迎接這項新的數位化來臨,將組成數位e筆書畫會,藉以轉化文房四寶生機、開啟書畫新e紀元。為配合本校典藏畫展,特挑選數幅e筆作品展出,並以數位化配合呈現,相關e筆介紹,請直接上網查看指教(http://www.royal-epen.com)。
2008-03-15
3月15日「春之饗宴」活動當天上午10時於學生活動中心舉辦歡迎茶會,近千位的校友共襄盛舉。主辦單位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先安排多項學生社團表演及摸彩活動,之後由校長致詞,以及校友與校長合影留念,接著在活動中心會場舉辦卡拉OK活動,邀校友高歌同樂,或由親善大使陪同參觀校園,包括文錙藝術中心、海事博物館、紹謨紀念體育館以及各學院。當天各系也舉辦校友的活動,並帶領系友走訪校園各處,回顧久違的校園,重溫昔日點滴,或舉辦生涯座談,請校友們傳授工作經驗,與學弟妹相互交流。日文系趁著「春之饗宴」的活動,在外語大樓一樓舉辦「日本文化教室啟用典禮」,邀請校長‧副校長剪彩及致詞,並安排阿波舞、系友茶道表演。 此次「春之饗宴」活動,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還特別邀請淡江文理學院時期的校友攜家帶眷回母校,活動的精心設計,希望讓校友賓至如歸。全校各院系所讓與會的系友共同見證母校的發展。
2008-03-14
本校建築系於3月7日至3月17日舉辦為期10天的「淡海沿河低層永續住宅社區工作營」,除邀請知名建築師日本女子大學空間研究所所長篠原聰子、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大月敏雄擔任指導老師外,也邀請日本女子大學和東京理科大學15名四年級學生蒞校,與本校建築系大三和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共同參與此項國際工作營。工作營分為10組,分別討論並完成10組淡海附近住宅與社區之設計,藉此訓練學生合作、獨立創作的能力。 國際工作營主要在統合「住宅策略」與「環境生態」,以處理台灣的居住問題。作品將於3月17日(星期一)上午進行評圖,以模型和設計圖的型式,於建築系館中庭展覽,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代表美國參展的建築師Peter and Mark Anderson,也將帶領15位加州藝術學院學生蒞校參加評圖,藉由文化背景、生活、語言不同的學生,共同激發建築創意;展出時間至3月底。
2008-03-12
本校文學院連續2年執行創意學院計畫有成,上週受邀在高雄夢時代舉行的「2008年國際創造力教育博覽會」中,展出本校發展創意與創新的成果。該博覽會是教育部近年最重要的創造力教育交流活動,參觀民眾高達10萬人,參展200個攤位均由國內執行創造力計畫、具代表性的社區、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所組成。 本次展覽由文學院統籌,整合文學院創意中心、文錙藝術中心、電機工程所與教務處招生組,以「創意的文化與文化的創意」為展出主題。會中除了採取多媒體展示創意中心推動本校創意文化的過程記實外,現場並有本校開發「神來e筆」的使用體驗,以及機器人的現場展示,都讓參與博覽會的民眾對本校在人文、科技、文化及學習等各方面的創新表現,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8-03-11
日前由學術副校長陳幹男指導化學系博士生陳威宏在第31屆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年會,發表「含氟壓克力型態高分子與紫外光硬化型PDMS於織物撥水加工之研究」論文,榮獲纖維與紡織組壁報論文獎第1名,為國內首次應用紫外光製防水塗料之研究。由於陳副校長之前曾應用紫外光技術加強織品的吸水性,獲得專利的成功經驗,建議陳威宏也可嘗試將其技術應用於防水性。目前這項技術正在申請美國專利中。關於此次的發表主題,從材料角度出發運用在防水上,原創性高,是獲獎主因。該項研究主要內容是應用紫外光技術誘導,取代傳統高溫環境加工,將含氟化學溶劑反應成高分子防水塗料,同時維持織品原有的手感與柔軟度。其研發成果將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及其他廠商合作,運用於雨衣或日常衣服上,即使突然下雨,也不怕美美的衣服會弄濕。 參與此年會包括台、清、交、輔仁及逢甲等校,評審十分青睞本校「織品手感維持」這項突破性的技術。陳威宏指出,「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可以讓紫外光技術應用於織品的防水性上。」通常防水布料都會變得比較硬,但利用這項技術卻能保有織品的柔軟度及透氣性,所以讓評審驚艷,從約40件入圍作品脫穎而出。這項技術還可減少高溫加工過程,降低工作時的危險因素,並響應環保概念的綠色生產製程。
2008-03-08
化學系於3月8日(星期六)上午9時在淡水校園鍾靈化學館舉行「第三屆全國鍾靈化學創意競賽」,包括北一女中、彰化高中、中山女中、薇閣高中、武陵高中、新竹高中等53所學校,218隊、654位高中學生參與角逐競賽。本屆2008鍾靈化學創意競賽仍是以3人為一組,採2階段競賽。第1階段「筆試」為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基本化學知識與概念的測試,然後再以組為單位,合計3個人的筆試成績,擇優錄取前30名隊伍進行第2階段的「化學創意實驗」。化學創意實驗是以實驗設計與操作的方式,當場根據「考題」運用所提供之儀器設備及化學藥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設計及實驗,最後還須提出書面報告,以考驗同學實驗的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系也在上午安排「藥物化學與生化科技」、「化學是近代材料科學的核心」兩場專題演講,充實高中生化學知識。 鍾靈化學創意競賽一屆比一屆有更多的優秀高中職學生熱愛化學,藉由這樣的競賽活動,讓高中生能穿上白色的實驗衣、戴上護目鏡、口罩與實驗手套,真實地進行化學實驗設計及操作,並吸引更多的學生喜愛化學,進而提升高中學生化學程度。
2008-03-05
本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跨文化遠距教學合作計畫,起源於2004年9月日本早稻田大學遠距中心中野美知子主任等人在淡江大學訪問時,提出希望透過遠距教學技術進行兩校跨文化課程計畫的構想,並於2005年由雙方校長完成簽署合作協議書,開創國際遠距交流的新里程。CCDL國際遠距教學課程於2005年10月起正式開課,透過視訊與Internet雙向網路連線,進行即時視訊、語音、文字交談,全程以英語授課及互動討論,學生可以在遠距教學專用教室透過大螢幕的視訊會議,與國外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小組專題報告,分享精心製作的投影片與影片,並且即時得到國外師資的建議與回饋,也可以透過網路校園專用的視訊會議平台,與外國老師和同學隨時隨地進行一對一的溝通,討論課堂作業,甚至閒聊流行時尚,了解當地最新的政經議題,彷彿拿了一本國際學習護照,沒有阻隔、沒有障礙。 CCDL課程開課後,在熱烈迴響下,隔年增開為2班,96學年度更一舉增開為10班,並且人氣指數持續攀升,不僅讓兩校的友誼更加緊密,對於每位修課的學生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進而對於雙方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津津樂道。有鑑於此,日本早稻田大學CCDL遠距教學課程的教師及學生一行15人,組團到台灣來進行一場學術與文化饗宴之旅,訂於97年3月5日至3 月7日蒞臨本校交流訪問,本校除安排在淡水校園之英語口語表達觀摩課程、神來e筆實習外,也安排參訪蘭陽校園,並做管理學、跨文化學習兩個課程的觀摩。 此次透過兩校師生的互訪活動,更加深對彼此風俗文化之交流與體驗,相信未來跨國遠距學習將蔚為風潮且更加發光發熱。本校在此基礎上,將持續與其他姐妹校以遠距方式進行學術研討及課程交流,讓每一位在網路校園中的學習者,享受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創造無遠弗屆的學習環境。
2008-03-03
本校《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於2個月前獲國科會之邀請,擔任學術專書書稿受託送審,為學術專書品質把關。此為本校第一個負此重任的國際期刊,同時也是目前國內圖書資訊學門中,唯一具此委任資格的學術期刊。獲此資格十分難得,更是本校外卡效應的展現。本校《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編輯委員會成員來自美國、英國、大陸、香港等外國學者,為國內少數以中文為主,卻有美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非洲等全球各地的學者慕名而來主動投稿,亦為國內極少數採取「線上投稿暨評閱系統」之期刊,且期刊內容並廣為國際知名資料庫(如DOA-J、Scopus、Lista等)所收錄,樹立了非常好的口碑。國科會為健全國內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專書出版之審查機制,以提升專書之學術水準及品質,故主動邀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代為安排學術專書書稿發行前的學術同儕審查作業,是對本校學術研究的肯定,並提升本校的知名度。未來該期刊更將秉持客觀嚴謹與負責的態度,提供此學術專業服務。
2008-02-25
由於本校曾於日前獲得全國救生賽一金五銀三銅的佳績,加上本校救生員邱聰敏的努力牽線下,新加坡國立大學及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國家代表隊於2月25日下午2時蒞臨本校,與本校進行救生交流,由學術副校長陳幹男致贈紀念品、本校水上救生社進行簡報,隨後並於紹謨紀念游泳館進行表演賽。本校1月得知此訊息時,就著手準備此次接待行程與友誼賽相關事宜,校長張家宜希望能藉此增加同學對水上救生的認識。本校游泳隊在許多全國性比賽常獲佳績,且水上救生的教學上也非常成功,這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及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國家代表隊的交流活動獲得不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