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天下雜誌】 科學教育,埋下好奇心的種子-默克350周年Good Deeds活動

刊登時間 2018-05-08 報導來源連結

默克集團350周年,全球發起350 Good Deeds活動,台灣默克不僅贊助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鼓勵學子常保好奇心,更與淡江大學簽訂科學教育活動合作備忘錄,贊助化學下鄉計畫,引導學生發問、思考,從而激發對科學的求知欲。 創立於1668年,默克集團擁有350年悠久歷史,事業體橫跨醫藥健康、生命科學、與特用材料三大領域,從醫治癌症到多發性硬化症的生技製藥、用於科學研究與生產的尖端系統、以及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及液晶電視的液晶顯示技術,都是默克研發的範疇。 台灣默克目前擁有台北總辦公室及新竹、桃園、高雄等廠區;除了生技製藥與生命科學兩大事業體,其特用材料事業體更是深耕台灣近30年,自1989年正式設立據點以來,便致力於液晶原料研發生產與行銷,不僅是領先同業的液晶原料供應商,更透過多座研發技應用中心,為新興技術提供創新原料。 呼應默克集團「突破始於好奇心」的企業精神,台灣默克自2014年投入科學教育,希望藉由活潑有趣的實驗活動,在青少年心中種下好奇心的種子。 生動立體,科學知識變有趣 自2017年起,台灣默克贊助由科技部指導主辦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成為第一個贊助的產業界代表,在科普環島列車的車廂中,台灣默克將企業核心轉換成淺顯易懂的科學實驗,如簡易液晶顯示器製作、DNA串珠解碼等,並動員事業體超過25位同仁,以輪值方式參加為期五天的活動。 台灣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行銷處廖姿紅處長指出,延續默克集團全球發起的「好奇心活動」,今年的科普列車的實驗項目,包含使用指示劑,還原劑為主的「化學紅綠燈」,藉由同仁示範與指導小朋友認識指示劑、氫氧化鈉跟葡萄糖溶液,經由調配、靜置等步驟,使液體從綠色轉變為紅色、再變為黃色,再經由搖晃,使變色順序反轉,每一次變色,都引起小朋友的歡呼。 除了在火車上做實驗,今年的科普列車也深入偏鄉校園,當「科普列車」到達花蓮縣玉里鎮,默克團隊更前往卓溪鄉古風國小,帶領小朋友進行「一秒長出鐘乳石」實驗,透過醋酸鈉過飽和溶液與晶體的作用,讓小朋友親手操作滴管,製造「鐘乳石」結晶效應,帶領小朋友體驗化學世界的奧妙。 廖姿紅處長表示,台灣默克自2014年投入科學教育以來,藉由各類活動與青少年接觸的經驗得知,唯有透過生動活潑的實驗項目,讓科學知識變得具體有趣,才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寓教於樂的目標。 化學下鄉,實驗室進入校園 台灣默克與淡江大學簽訂科學教育活動合作備忘錄,除了協助淡江大學化學遊樂趣團隊,擴大偏鄉學校科學教育之外,更將環境分析研究納入推廣教育的一部分。 廖姿紅處長表示,2017年台灣默克贊助一台環境化學實驗車,內有搭載可攜式分析儀器,配合淡江大學化學下鄉活動,這部行動實驗室可以進行水、土資源等研究,預計在2018上半年達成400場校園巡迴活動,藉由簡單動手做的化學實驗,讓學子們領略科學的樂趣。除此之外,也藉此累積台灣環境化學大數據資料庫,提升台灣中等教育的科學研究水準與能力。 今年適逢默克350周年慶,默克在全球發起350 Good Deeds的活動,透過350個公益計劃,為社會與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在全球有66國響應的350 Good Deeds活動中,台灣默克贊助的科普列車與化學下鄉,也是其中的一環;廖姿紅處長表示,由於實驗項目都是由同仁設計,同仁都卯足全力,舉例來說,液晶顯示器動手做的實驗,是希望學童理解手機螢幕、液晶電視的畫面是如何產生的,熟悉日常生活中的高科技;生技製藥的團隊,則是選擇和人類細胞有關的實驗,在科普列車上將DNA概念,以字母串珠的方式說明DNA排序;又例如化學紅綠燈,是以食用色素做指示劑,讓小朋友知道,平常吃的糖果、汽水,裡面有食用色素,是個化學物品,在不同的酸鹼值下,會產生不同顏色的變化,是透過氧化的原理,還原劑的原理去做改變。從日常生活中,找到科學、化學的聯結,這些實驗項目,就像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顆好奇心的種子,從而激發對科學的求知欲,期使科學教育在台灣生根發芽,長成茂密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