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淡江「蛋捲廣場」背後,是我們對建築與人生的無限想像

刊登時間 2020-11-07 報導來源連結

抽象的精神,該怎麼變成具體的景觀雕塑?這一向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如果一位建築師,能成功的把抽象意念轉換成為眾人都能接受的建築物,產生的價值卻是無限的。 另有一座雕塑建築,在我心目中占據重要地位,那是遠在印度香地葛 (Chandigarh)的一隻手。這隻「開放之手」,是1951年建築大師柯比意為這座城市設計的雕塑,象徵了印度和平、開放的理想,也歌頌著印度人崇尚的「施予」精神。 回到台灣,我們有著什麼樣的建築物,能表達抽象的思考?在一座大學校園裡,有一座「無名」的建築物,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1986年,筆者放下在法國的建築師工作,回到母校淡江大學任教。一天,時任校長的淡大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期待我能為學校設計一座象徵性的建築,把校訓『樸實剛毅』具體表現出來。 當時,淡江大學為了長程發展,拆除了建築系創系時上課的「四合院」工學院校舍,留下了一片開放的空間。而我當時也剛剛經歷生涯的流轉,面對前途,似乎也是一片開放的空間。 這時的我,陷入極深的思索。 年輕時,在這座校園受到啟蒙,經過多年,又以另一個身份,回到同一個校園。我問自己:「我要用這座建築,向年輕學子說什麼?」 如何設計「無機能」建築物? 一座沒有「機能」的建築物,優劣見仁見智,最容易遭受批判。如何把抽象的理念,轉化成為具象的表現?如何放空,又如何揮灑?這讓我陷入為難。 我想到母校淡大的培育啓蒙,負笈法國時,急速擴展的視野,諸多大師的話語。但我的內心,又極想跳脫建築大師的種種束縛。那時,我剛開始接觸金剛經,經上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似乎啟發了我,卻仍然久久不能動筆。 我想起,瑞士裔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入籍法國時,身份證職業欄寫的是「文人」。那麼以「東方哈佛」自許的淡江大學,傳道授業,不也是為了傳承文人的氣度? 想到這裡,一切似乎豁然開朗。我提出「書卷廣場」的構想及模型,校長欣然接受,直說:「很好!」 校長問到「作品如何命名?」我本來想效法趙無極大師的作品,只用創作日期數字編碼命名,但情急之下,只向他回答:「無名!」沒多久,學校竟然在那塊空地,請營造廠用木板角材,打造1:1比例的實體模型。 筆者著實嚇了一跳,這樣的行為,不正是借鏡1985年5月巴黎市長席哈克的策略?當年貝聿銘為羅浮宮提出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案,引起法國社會爭論,巴黎市政府索性在羅浮宮拿破崙廣場設置了一個1:1比例的玻璃金字塔外框輪廓,讓市民來評論。而我的拙作,竟也將活生生接受全校師生的考驗? 蛋捲、書卷,任憑想像 如今34年過去,書卷造型的雕塑廣場,仍然是淡大學子生活的一部份。白天或夜間,常有學子圍繞著書卷雕塑的台階,或站或坐、或討論或交誼。師生也早已習慣暱稱這裡是「蛋捲廣場」,這個充滿普普風的稱呼,分享了香醇可口、值得回味的歡樂時光。 看到母校50年的校慶照片與郵局主題郵票,淡江學子在「蛋捲」中穿梭,歡樂拍照,我知道這座「象徵性」的淡江標誌,早就不是只能遠觀的冰冷混凝土物件,而是已經深入人心的標竿。這樣的情景,對於一座原本「沒有機能」的象徵性建築,也許是成功了。 當年,筆者感念創辦人大膽提攜校友的用心,作品不加標示說明,留下空白,任憑學子想像。有人從造型解釋,認為四片高低交錯的物件,代表淡江「樸實剛毅」的校訓,又可以引申爲創辦文理工商四個學院的科際整合。建築系學生就想得更多了,有人覺得它像蘇聯泰特林(Tatlin)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代表現代構成主義的風格,體現淡江學子追求知識的雄心;又有人說,這是影射《舊約聖經》中的巴別塔,述說的是人類產生不同語言的起源故事。 各種含意,在學子之間流傳,只是從未出現過任何「官方說法」加以解釋。這座廣場,在歷年學生的青春歲月裡,留下了什麼的意涵?從來沒有標準答案。這座建築的真義,不就是如此嗎? 讓一座大學,成為開放的想像空間,沒有人告訴你標準答案。讓年輕學子,自己用青春歲月,沉澱出只屬於自己的人生解答。我想,書卷廣場傳達的意義,已經可以算是一部活的建築教材。就像伏爾泰說的:「我行了一點善,那是我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