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聯合新聞網】 夏季電費沉重 私校:學雜費早不夠用

刊登時間 2024-06-26 報導來源連結

受少子化影響,學生愈來愈少,但老師薪資成本還是一樣,隨著夏季用電高峰到來,電費更成為私校沉重負擔。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直言,居高不下的電費,對大小校都是影響,尤其理工科,電費加上學費結構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儘管這波漲電價,農漁、學校、社福團體等維持電價凍漲,不過淡江大學總務長蕭瑞祥坦言,電費成本高昂,確實占學校支出很大一部分,淡江大學去年全年電費約七千三百多萬元。 輔大校園多達五十棟建物,師生兩萬六千人,一年電費落在八、九千萬元。校方坦言,近年陸續啟用外語大樓、足球場看台,其中一處學生宿舍全面開放,總地板面積從卅一公頃上升至卅五公頃,電費支應頗感壓力。 華梵大學總務處營繕組長程向榮分析,校內最大耗電來源是照明燈具、冷氣機,已全面更換為LED照明,老舊空調設備逐年換成變頻空調,很難一步到位,但能省則省。 全國私校公會理事長吳忠春指出,近年招生人數愈來愈少,除非滿招,才可以讓收支持平甚至有結餘,因此對學校來說,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節省成本,熬過少子化考驗。 何明果則認為,學雜費已不敷成本,扣除老師及行政人員薪資幾乎所剩無幾,這些費用還要去繳電費等,目前很多學校還活著,是因為沒有把折舊費算進去。 何明果表示,電費加上學費結構問題,更是雪上加霜。以人事費為例,教授本薪調漲百分之四兩次,學術研究加給調百分之十五,平均每位老師成本增加兩萬元,但學費調漲計算幅度上限是百分之○點六一,「怎麼看都覺得數字不合理」。 何明果說,若無法調漲學費支付電費,教育部就要編列預算補貼,否則教師薪水一直加,學費卻不調整,辦學會走不下去。 教育部表示,今年推動「大專校院改善節能措施成效計畫」,協助全國大專校院購建智慧型電表、建置能源管理系統(EMS)等,每校補助兩百萬元,如有特殊需求至多補助五百萬元,第一梯次徵件已核定補助六十四校,刻正受理第二次徵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