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天下雜誌】 淡江「全雲端智慧校園3.0」計畫引領數位轉型 與產業共好 形塑教育未來

刊登時間 2025-06-24 報導來源連結

少子化浪潮衝擊,校務挑戰升溫,淡江大學領先布局,以「全雲端智慧校園3.0」計畫,為大學治理挹注新動能。淡江啟動全台首座「AI雲端校務治理系統」,從數據驅動出發,結合人工智慧與雲端科技,建構一套跨越招生預測、學習輔助、資源配置乃至畢業出路的整體治理模式,展望百年樹人的教育未來。 「少子化不是招生單一面向的問題,而是整體高教治理結構的轉變。淡江要做的,不是修補,而是重新定義大學的經營邏輯。」淡江大學行政副校長林俊宏表示,淡江致力推動智慧校園,從1.0到3.0,深入多個校務治理面向,奠基韌性永續的高效營運。面對生源遞減與經費壓縮帶來的多重壓力,淡江推動「AI雲端校務治理系統」,以數據中台為基礎,結合AI建模,協助學校進行趨勢預測、風險辨識與策略調整,翻轉少子化的危機。 「AI雲端校務治理系統」能即時掌握各科系的招生趨勢,判讀來源地區、學生背景與潛在流失風險,並主動標記在學學生的異常學習行為或退學風險,提出警示與具體建議,讓學校能及早調整與輔導。舉例來說,針對某系近年註冊率下滑與學生中途離校率升高,系統能提出縮編建議與行銷策略,降低資源浪費與人力錯配。更進一步,從入學到畢業,「學生顧客旅程」的數據串接也讓學校更清楚評估課程成效與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整體學習支持系統與校園品牌信賴度。 從教室到就業 AI重新定義學習體驗 AI不僅在行政端發揮治理能量,也深刻改變教學現場。淡江推動四大AI教學計畫,包括智慧教室、AI賦能、線上TA與學籍智能驗證,全方位翻轉傳統教育模式。在智慧教室中,引進MS Copilot多語即時翻譯功能,讓外籍生即便在中文授課班級中也能同步理解內容,實現無語言隔閡的學習場域。此外,AI語練系統則讓學生隨時透過雲端進行語言練習,系統即時評分與回饋,不僅加速語言進步,也讓教師教學更具精準性與互動性。林俊宏表示,「無論是推動全英語課程,以AI即時中英翻譯,或是隨時隨地線上英語練習等,善用科技就能為教學加分。」 而在AI賦能教學方面,各學院逐步將AI技能模組整合至專業課程,讓學生不僅學會本業知識,也具備資料思維與AI應用力。例如資訊管理系與企業合作,設計AI演算課程,讓學生運用實際數據進行商業預測分析,縮短學用落差。「我們希望學生不只是會使用AI工具,而是懂得如何在專業領域中與AI共舞。」林俊宏說。 智慧產學合作 以USR共學共創、育才共好 淡江的智慧治理也向社會擴散影響力。淡江啟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計畫,將智慧技術與永續目標結合,實踐「USR即行動」的產學合作模式。林俊宏表示,淡江團隊已進入多個產業園區協助企業進行碳盤查與節能診斷,學生透過真實場域學習碳足跡計算、能源管理,並結合VR情境模擬與AI建模進行策略推演,不僅提升學生就業力,也讓企業以較低成本完成初階數位轉型。此外,學校導入的iEMS節能系統與碳排優化平台,已在多家校友企業中實際上線運作,成為推動中小企業邁向ESG轉型的重要助力。像是結合MES與IoT 協助葡萄王打造智慧製造供應鏈、協助野熊科技完成ISO準則的碳盤查與查證以及管理可視化系統建置,以及助攻峯華金屬實現低碳化永續循環製程改善等,都是淡江為企業帶來永續效益的實績。 林俊宏表示,「過去產學合作常聚焦研發,現在我們以教育為核心,讓企業與學生共學共創,實踐社會共好,創造多贏。」 為了強化治理能量,淡江大學啟動為期3年的智慧校園發展藍圖:「2025|建構數據中台」整合各系統資料,解決長年資訊孤島問題,為決策提供一致、即時的數據依據;「2026|導入校務決策GPT」結合AI與人類智慧,進行招生、研究、學習風險等分析,實現預測式決策管理;「2027|全面部署AI Agent系統」在校園中建立具備記憶、推理與個人化互動能力的AI助理,從行政服務到教學場域,提供沉浸式智慧體驗。林俊宏期許,「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系統精準或科技創新,而是我們能否更全面地看見學生的需求,讓教育回到人的本質。」透過三階段的推進,淡江從數據管理走向智慧決策,成為高教智慧轉型的示範,形塑未來教育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