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中央通訊社】 淡江品牌校友齊聲力挺 盧廣仲等學長姊暖心勉勵新鮮人勇敢探索

刊登時間 2025-08-18 報導來源連結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8 14:13:24)淡江大學以自由、開放、多元的學風培養33萬校友。優秀校友們歷年陸續在迎新時刻分享心聲,包括質感歌手盧廣仲日前力挺潘客印導演,公開說,「都是淡江幫的,當然要彼此加油打氣!」就如創作曲〈一路順風〉,淡江人總有彼此的相互祝福。註冊在即,《淡江時報》報導3位傑出校友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力麗觀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竫如,以及金曲、金馬、金鐘「三金」音樂製作人陳建騏,分別以自身經歷,向大一新鮮人分享求學歷程與人生體悟,勉勵學弟妹勇敢探索、堅持熱情,以行動展現對母校的深厚情感。 【蘇文玲|深耕專業,低調做事,沉穩做人】 合經系(現為經濟系)校友蘇文玲,在公職體系服務超過30年,從基層課員一路走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她回憶當年深深被校園自由開放的學風吸引,選課制度的彈性讓她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 她特別感謝梁文榮教授與莊孟翰副教授,前者的嚴謹態度與「不說破的關心」,讓她理解師長對學生的期待;後者則以產業實務經驗開拓了她對社會的洞察。升大四時,她報名公務人員高等考試,竟意外錄取,自此展開公職生涯。在經濟部30多年,疫情期間,她帶領團隊推動三倍券與紓困振興方案,雖挑戰繁重,但她始終懷抱使命感,「人在公門好修行」,成為她最深刻的體會。 對學弟妹,她提出3點建議:第一,勇於跨域學習,培養宏觀視野;第二,強化外語能力,因為「語言是與世界對話的門票」;第三,珍惜學生身分,把握探索自我的黃金時光。她勉勵新鮮人:人生難免有挫折,但只要每天踏實把份內的事做好,就是對自己與人生最負責的態度。 【楊竫如|探索自己,學習成為能激勵他人的領導者】 企管系校友楊竫如,現任力麗觀光董事長,從飯店櫃檯人員起步,憑藉不斷學習與挑戰,走過30多年觀光產業歷程,最終成為領導者。她回到母校攻讀淡江EMBA,是因為課程實務導向且能與多元背景同學交流。 課業與繁忙工作並行並不輕鬆,她花了5年才完成學業,在這過程中將行銷策略、品質管理、經濟學等課程與職場經驗相互印證,逐漸建構完整的經營視野。她特別感謝多位教授的引導,不僅傳授專業,更啟發她「慕強」的心態:盡力做到最好,並努力成為能激勵他人持續進步的領導者。 楊竫如勉勵新鮮人:大學4年不必急著找到答案,應勇敢探索並保持好奇心。她建議前兩年廣泛探索,第三年聚焦方向,第四年進行實戰累積,「競爭力不是一夕養成,而是從大學開始有意識地準備。」 她認為,職場最看重的是「學習力」,楊竫如送給學弟妹3個關鍵字:「持續探索、勇於跨域、培養學習力」,強調唯有不懼改變、保持好奇與彈性的人,才能真正無可取代。 【陳建騏|專注當下,熱愛是創作最重要的動力】 與前兩位校友不同,會計系校友陳建騏的故事展現另一種「繞路逐夢」的勇氣。當年他聽從家人建議就讀會計系,卻在課業之外找到心之所向:淡江實驗劇團。這段經驗不僅延續表演熱情,也培養了協作與表達能力,成為他進入音樂產業的重要養分。 陳建騏跨足劇場、影視與流行音樂,並一路在金曲、金鐘、金馬獎獲得肯定,成為華語樂壇重要的製作人。他坦言,會計所養成的嚴謹與邏輯,在經營公司與專案管理上發揮實際作用,而劇團訓練出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更幫助他在音樂產業中與不同角色協調合作。 陳建騏強調,「音樂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場傾聽與共鳴的團體協作。」對他來說,熱愛始終是創作的核心驅動力。他鼓勵學弟妹:別怕犯錯,錯誤是成長的養分;在AI時代,只要保持學習與彈性,就能突破限制。他提醒年輕世代,除了專業能力,團隊合作與理解他人,同樣是未來職場不可或缺的能力。 淡江校友,溫暖傳承。從公職領域的堅持奉獻、觀光產業的跨域領導,到音樂創作的熱情探索,3位淡江校友以不同的人生軌跡,展現淡江人的多元樣貌。他們共同的信念,正是淡江教育精神:勇於挑戰、持續學習、胸懷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