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yamnews】 自主學習在淡江 108課綱世代的行動與成長

刊登時間 2025-09-17 報導來源連結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7 16:30:49)隨著首屆108課綱學生邁入大四,這群自高中便開始自我規劃的新世代,正以嶄新態度填滿大學校園。淡江大學延續課綱精神,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依興趣提出計畫,10人一組申請並尋求教師指導,經審核通過即可開課。修課成果可認抵「校共通自主學習微學分」或「系選修微學分」,真正落實「想學什麼,就能學什麼」。 這些學生成為學習地圖的設計師:有人把歷史端上餐桌、有人用AI打造活動系統、有人以法文推廣文化,也有人挑戰學術研究與專案實作。當「自主學習」落實於行動,呈現的成果比想像更豐富。 從餐宴設計到AI說菜,把歷史端上桌。歷史學系學生何績穎、周立淇發起〈歷史餐宴設計〉與〈歷史餐宴說菜訓練〉,將清法戰爭滬尾宴、澎湖宴等史料轉化為菜單與說菜詞,並透過AI語音練習,甚至與雄獅旅行社、淡水紅樓餐廳合作展示。何績穎說,這不僅是歷史轉譯,更是跨領域整合與溝通協作的學習。 把興趣落實,資訊工程學系學生的AI系統獲獎並落實應用。資工系學生郭佩芸在去年二度申請自主學習計劃「活動系統實作:智慧化活動管理的全面實踐」,並由4人小組協作完成。團隊設計的智慧化活動管理系統,以AI分析活動數據,榮獲資工週專題競賽冠軍,並於台北市校友會落地使用。她指出,從需求分析到AI自動生成報告,讓團隊深刻體會技術如何服務人群。 來自人工智慧學系的鍾鎮安則與同學申請「知識檢索與生成之AI問答機器人」課程,深入研究知識圖譜與多模態嵌入技術,他表示,對未來研究與應用有大助益。AI系學生小組在開發老人陪伴聊天機器人的過程中,也讓楊芷璇同學意識到設計需兼顧人性,「好的AI系統不僅要聰明,更要貼心。」 苦練基本功,會計系學生初探學術研究。會計學系學生郭英棋帶領團隊提出「學術研究與計畫撰寫初探」,在張瑀珊教授指導下密集閱讀、撰寫心得並舉辦討論,逐漸培養批判思維。她坦言過程雖辛苦,但「痛並快樂著」的經歷讓成長清晰可見。 由外國語文學院「旅遊法文」課程,延伸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外語專業結合AI工具推廣臺灣在地文化」,歐洲語文學系法文組學生走訪淡水與北門景點,撰寫導覽稿並錄製配音。羅語彤同學表示,這讓她以外國人視角重新發現城市之美,也提升公關與主持能力;曾宜蓁同學則認為,從探索到規劃的訓練,讓她在時間管理與跨組合作上都有進步。 此外,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學生劉姿辰發起「社會設計-印台年輕世代職涯願景探索」,學會用甘特圖規劃時程並改善團隊溝通氛圍,初次體會領導的挑戰。AI系謝依恬同學則分享,自主學習讓她學會設定目標、規劃步驟並善用資源,對未來助益良多。 在「知識」與「能力」之上,加上「態度」,轉變成「素養」,是108課綱的精髓。無論是歷史的「說菜」、AI的落地應用、會計的研究初探,或是法語導覽與跨域合作,皆展現專業如何回應真實需求。這些故事顯示,108課綱世代正用行動打造獨特的學習樣貌,也為大學教育注入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