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Cheers快樂工作人】 兩位企業領袖的淡江情:陳進財、林健祥如何回饋母校,培育未來人才的志業

刊登時間 2025-10-20 報導來源連結

人才是企業與國家最核心的競爭力,而教育正是人才的搖籃。淡江大學走過七十餘年,33萬名學子從這裡出發,懷抱專業與夢想,邁向世界各個角落。本次專題,我們透過兩位校友——林健祥董事長與陳進財董事長的生命故事,看見淡江如何在不同領域培養出兼具專業與國際視野的人才,並在他們成功之後,仍以深厚情感回饋母校,形成一個綿延不絕的良性循環。 陳進財董事長——誠信為本,推動會計教育新格局 「本來我是想念醫學系的,誤打誤撞進入淡江會計系」陳董事長笑著回憶。當年系主任沈樹雄教授引領他開啟會計的興趣,更深深影響他的人格養成,「誠信」遂成為一生秉持的信念。從會計事務所工作開始,逐步拓展國際視野,日後跨足到半導體產業,帶領企業一次次突破困境,被譽為「絕地拯救王」。 然而,比起企業戰役的勝利,他更在意如何回饋母校。多年來,他主持「淡江會計教育基金會」,持續發行期刊、舉辦碩士論文比賽和設立獎學金,讓淡江會計系在全臺學術圈與產業界的地位不斷提升,特別是《當代會計》期刊榮獲國際肯定。陳進財深知,會計不只是帳務工具,更是管理的骨架,讓企業邁向世界的軌道,因此積極推動邀請全球學者分享,為學弟妹搭起更廣闊的舞臺。 近年他更前瞻地關注 AI 與會計的結合,認為 AI 將會是人人的「普科」。因此,全力支持淡江推動 AI 課程與創新學院,期待能培養出既掌握專業又懂新科技的會計人才。誠信與遠見,讓他成為產業典範,也讓母校因他而更加自豪。 林健祥董事長——從企業到課堂的人才教育 林健祥董事長淡江化學系畢業後,赴美攻讀博士,原本規劃走向學術,但因父親的一通電話,毅然返臺承擔家族事業。三十年間,他帶領20人的小規模公司,成長為跨足歐美日的250人企業,親身經歷傳統產業如何走向國際、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找到藍海,因而被媒體喻為「塑膠產業的台積電」。這份歷程,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寶貴的養分。 如今事業有成,他選擇回到母校,拾起初心,以老師身份站在教室裡,講述「永續」與「產業挑戰」。他說,自己最大的期待是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推動學習與創新的核心力量,如今的年輕人缺乏追問與想像,希望透過親身案例,把產業的真實樣貌帶進教育第一現場,讓學生在故事裡找到學習的理由。 在校務支持上,林健祥長年積極參與校友會活動,推動全臺新生座談會,帶領眾多校友會核心人物參與行動,讓家長與學生提早感受淡江的教育氛圍,進一步提升報到率。他也不遺餘力地投入募款與校園建設,將對母校的情感化作實際行動,宛如一座橋梁,將產業經驗與學術教育相連,也把淡江學生帶向更遼闊的未來。 校友的身影映照出淡江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兩位董事長的故事雖然迥異,卻有著相同的核心:在跨域、專業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之後選擇回饋母校。他們的捐助不只是金錢,更是精神與信念的傳承,象徵淡江不僅培養出在產業發光的人才,更化身為知恩反哺的典範,投入共育未來人才的志業。 從跨國經營到學術研究,從校園建設到推動招生,淡江始終以「多元、前瞻、國際」為核心特色,學生能在主輔修、社團活動與國際交流中實現跨領域的能力,正因如此,得以在少子化浪潮中,持續吸引來自全國與海外的優秀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