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彪網媒】 破雲射高七千公尺!淡大科研火箭於旭海成功升空 學生激動見證研發里程碑

刊登時間 2025-11-24 報導來源連結

[記者林豊雅/屏東報導]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太空科技實驗室」研製之第4支科研火箭「淡江二型」,昨(23)日上午6時46分於國科會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順利升空,推進13秒、全程飛行38秒,依最後回傳數據估計射高突破7公里。此次飛試最重要的航電系統表現穩定,即時傳輸火箭狀態資訊,驗證任務圓滿達成。破雲射高七千公尺!淡大科研火箭於旭海成功升空 學生激動見證研發里程碑 計畫主持人、淡江大學航太系王怡仁教授表示,「淡江二型」成功代表航電能力已達可進入姿態控制技術開發的門檻,「團隊在高速、震動劇烈的環境下仍能確保通訊品質,非常值得驕傲。」 為培育台灣運載火箭研發人才,國科會委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推動科研火箭研發計畫,藉飛試驗證技術並培養新世代工程人力。 淡江大學自2021年起投入研發,先後完成「淡江一型」、「Jessie」、「Polaris」等火箭,逐一驗證推進系統、複材結構、減震技術。本次「淡江二型」採用「Polaris」引擎,火箭長222公分、直徑14公分、重52.3公斤,推力達2765牛頓、總衝26000牛頓‧秒,並搭載全新的航電系統,強化通訊與遙測能力。 王怡仁教授指出,系列火箭已逐步邁向姿態控制核心技術開發,而本次的航電系統驗證成果,是重要里程碑。 指導教授歐陽寬表示,淡大連續多次火箭試驗,從追求射高,到酬載設計與航電技術,學生專業度顯著提升。 航太系蕭富元教授補充,未來團隊將持續投入箭身滾轉控制、火箭分節與空中二次點火等關鍵技術,而其基礎皆建立在穩定可靠的航電系統之上。 航太系主任洪健君教授強調,火箭研發是高度整合的系統工程,需要跨領域協作。此次「淡江二型」全由大學部學生參與與製作,更落實航太科技向下扎根的教育目標。 國科會於屏東旭海設置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由TASA營運管理,成為國內學研界主要的發射地點,迄今已完成12次科研火箭飛試,包括陽明交大HTTP-3A S2、Asfaloth系列、成功大學混合火箭、逢甲大學SHSR-Aero系列及淡江大學多次試射。本日「淡江二型」亦在此場域成功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