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 2022-06-06) 瀏覽人次 800
本校創辦人張建邦博士以其高瞻遠矚的智識投身教育事業並畢生貢獻淡江,在其辭世四週年之際,覺生紀念圖書館以「給未來的你」為題,於111年5月24至26日中午,在校史館舉辦張建邦創辦人紀念座談會,安排實體和線上直播,邀請張家宜董事長、前校長林雲山、前董事會主任秘書周新民、董事暨前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覺生紀念圖書館館長宋雪芳、未來學所教授陳國華共6人,以座談方式分享張創辦人的故事,除傳承其前瞻思維,也表達追思與敬意之情。本報特摘錄此場演講重點,以饗讀者。(文/淡江時報社張容慈、攝影/淡江時報社李沛育)
宇宙內事皆己分內事 營造淡江大家庭氛圍
前校長林雲山:我和張創辦人相識、共事多年,在民主社會中,創辦人作為教育家,重視自由的學術風氣並開闢自由民主的學術空間,將淡江建立成一所思想與學術環境自由的學校。個人方面,尊重和包容的心態是他待人處事之道,對教職員工生關懷有加,也將所有的同仁都視為自己的親友;對待學生更是大方,對他們的學習方面十分照顧,他的用心和友愛深獲同仁、師生的敬重。
我始終記得,1968年的某天,接到創辦人的來電後,他攜家帶眷自行開車約七、八個小時的車程,千里迢迢來到普渡大學,為了請我吃一頓中國料理,這感激之情實在難以言喻。藉此,我深刻地相信,只要曾經與他共事的同仁必定都能夠感受到他對待同仁的用心。
見微知著,從小事中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為人處事風格;我看著創辦人對待下屬、朋友都如家人一般,便知道他是個親切、有愛心的長官,我會永遠記得與他共事和相處的美好時光。除了對教職員工生的關懷,他也照顧淡江的退休員工,讓他們在離開校園仍能受到關心,例如組織退休同仁聯誼會、邀請他們參加歲末聯歡、春酒活動等,讓退休同事仍能齊聚一堂,感受淡江大家庭的溫暖。
張創辦人已逝世四週年,至今仍感受到創辦人對我們的照顧和愛護,感謝淡江能夠藉此舉辦紀念座談會,讓我有機會表達對創辦人的敬仰和感念之情。
前董事會主任秘書周新民:我在淡江服務50餘年,均跟隨著張創辦人身邊,在這些時光裡,看著創辦人秉持著「宇宙內事,皆己分內事」的精神經營大學校務,將國家、世界的事情,都視為自己的分內之事,他也以身作則,鼓勵淡江人走出象牙塔,身體力行來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創辦人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副議長、議長、交通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安會諮詢委員等要務,把學術思維帶入臺北市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府,曾獲總統府頒發二等景星勳章,可見創辦人為國家的用心與貢獻。
1989年創辦人擔任交通部部長,在其任內促成興建北宜高速公路,他想讓故鄉宜蘭產業發達,推動便捷的交通和創辦蘭陽校園來培育人才,藉此繁榮宜蘭經貿。2006年6月16日受邀參加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通車活動,創辦人比任何人都開心,因為北宜高速公路和蘭陽校園,是他多年來所孕育的雙胞胎。
很感謝今天能夠有這個機會,將自己跟隨創辦人的經歷和所見,分享他對淡江、國家、社會,甚至世界所做的努力和貢獻,我相當感念創辦人生前為淡江的付出,也期望他在天之靈能時常顧念淡江,從創辦人所遭遇的生涯危機,讓我們後人銘記,隨時保有危機意識,並做好準備。期許淡江人不忘創辦人的精神,掌握資訊,以身體力行開創未來,完成身為世界公民的你對國家和世界應付出的責任和義務。
從知識到視野 1萬5千里旅行訪問
董事暨前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在淡江服務幾十年來,我與張創辦人逾10次一起赴往國外參與相關會議。自己從創辦人身上學習到許多的事情,最令我敬佩的,是他淵博的學識和視野。創辦人曾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前進伊利諾大學攻讀農業經濟碩士和教育行政博士。學成回臺後,為使淡江的圖書館設備完善,開始著手規劃建置覺生紀念圖書館,為提供師生完整的學術研究環境,他參訪伊利諾大學的圖書館、虛心討教圖書館建築設計與空間規劃,由此可見,創辦人對於辦學的認真和用心。1988年,創辦人擔任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總會理事長時,為實踐民主自由而努力,以實務來實踐學術理論,也因此受到前總統李登輝的賞識和肯定。
創辦人關注高等教育辦學發展,藉著參與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年會期間,拜訪馬里蘭大學並簽訂姐妹校,又前往多所大學參觀,以參考其辦學方式、校園規劃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某次與創辦人赴往捷克布拉格參與公元兩千會談時,創辦人以未來素養和前瞻觀點進行專題報告,獲得眾人肯定外,更獲得捷克電視臺播報。對於能跟隨創辦人身邊,從他的角度學習洞察世界未來的觀點,感到相當幸運。
創辦人以三化教育理念積極辦學,主動追蹤世界知名大學辦學方式、關注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等,將其資訊傳達給淡江各系所同仁,期許主管和同仁都能擁有國際化視野。很感謝能藉此機會,分享自身與創辦人一同前往世界各地參與各種會議和考察心得,創辦人豐富學識和前瞻國際思維令人敬服。
覺生紀念圖書館館長宋雪芳:在淡江服務30年以來,雖然與張創辦人接觸的時日不多,對於能親身經歷淡江五波段建設的我,看見創辦人在辦學盡心盡力,例如軟硬體設備的不吝提供、待人處事上的人性關懷等,都能看見他對淡江的用心。此外,創辦人重視學生人格發展,以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之三化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學養內涵。創辦人曾經說過:「與其把書當成財產,我更看重學生的品格。」可見創辦人期許學生在具備硬實力之外,也能具備軟實力和良好的品格,我也將這句話視為金玉良言,謹記於心。
在我升任覺生紀念圖書館館長之時,創辦人鼓勵應多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也因為創辦人的鼓勵,讓我不停審視自我、在崗位中戰戰兢兢並追求進步。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及,應以「動物園理論」來包容每個人的優缺點,他也以作為校務經營之道,為淡江塑造不同一般的文化,他曾經說過:「淡江資訊化雖是全國第一,但仍不能自滿,因為一日千里,未來的資訊科技會如同日常中的水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令我驚艷的是,創辦人於1975年籌辦國內第一本專門探討未來趨勢的《明日世界》,我現在看這47年前《明日世界》時,書中提及未來將有露營、電動汽車、電腦教學、太陽能等需求增長,讓我相當佩服創辦人的前瞻思維,從《明日世界》中看見創辦人是如何透過知識,引領著淡江,帶領著我們朝未來邁進。
給未來的你 創造自己的未來
未來學所教授陳國華:過去與張創辦人的相處機會不多,稍嫌遺憾但很榮幸今天能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的創辦人是如何經營淡江校務。創辦人是位相當重視學術研究的高等教育經營者,他基於未來化的教育理念,大力支持未來學所的新專業與新議題的研究開發,並邀請國際知名未來學學者專家到校舉辦未來學論壇和研討會等,同時鼓勵增設未來學展示區,他的支持是本校未來學發展最堅實的後盾。
我始終記得,在未來學展示區開幕的當天,創辦人在展板上寫下的事:「關於未來不是預見而已,還要有辦法把它變成可能。」創辦人不會因為未來學推動不易便不重視,他反而認為,最好的未來就是從現在創造出來的,讓淡江的未來學發展有更多的可能。
張家宜董事長曾經說過:「創辦人對知識的渴求近乎貪婪。」他以身作則持續學習,只要與創辦人逛書店,看見他拿起書的雀躍表情,便知道他對於汲取知識的渴望,而每當寒暑假期結束後,同仁辦公桌上都有一疊創辦人指定書本,藉此鼓勵同仁學習來拓展視野。
本校設有黑天鵝展示廳,「黑天鵝」的起源是來自《黑天鵝效應》,其寓意泛指「過去從未發生過,但其影響會非常劇烈的事件。」這就是未來學存在的必要,對當下、事前被視作不可能的事件,進行預測和準備。當創辦人推薦我閱讀《黑天鵝效應》等相關研究書籍時,不但讓我收穫頗多也對未來學研究獲得信心。 一想到創辦人,耳邊都會響起從他的辦公室傳出爽朗笑聲,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學習典範,因為他是位令人景仰的好長官。
張家宜董事長:現場、線上師生、校友們,大家好,今天是「張建邦創辦人紀念座談會」活動的第三天,也是張創辦人逝世4週年當日,2019年5月24日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辦「創辦人張建邦博士逝世週年追思演講會」及覺生紀念圖書館「至誠不息-張創辦人建邦博士逝世週年紀念展」,當時曾以「具遠見創新的領導者、尊重專業提倡自由學風、博學好聞樂於分享、建設軟硬體資源、知情重義、高EQ」總結張創辦人的6項特質。2020年校史館落成,拍攝「給未來的你」影片,彰顯張創辦人研究未來學的遠見。連續三天的活動令人備感溫馨,往後每年可在校史館內以不同形式舉行紀念會,相信張創辦人在天之靈一定會開心大家的參與。
座談會第一天主題「宇宙內事皆己分內事」,由前校長林雲山、前董事會主任秘書周新民分享與張創辦人的相處點滴。林校長與張創辦人同年紀,是淡江創校以來所聘任的第一位副校長,也是校內與張創辦人共事最久的一位同仁,他從情感面著手,說明張創辦人如何為淡江營造大家庭的工作氛圍。周主秘是張創辦人擔任校長、議長、交通部長等重要職務時的重要幕僚;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張創辦人每早固定有一份未來7天的行程表,上班帶著行程表出門,下班又取得一份更新7天的行程表,除了市議會、校務工作,還身兼4、50個包括籃協、警察之友等民間組織、團體職務,直到擔任交通部部長時才卸任兼職。張創辦人工作繁雜卻不露疲色,開心地參與各種會議、活動,也常與家人分享工作情形,EQ和體力各方面良好,這也回應「宇宙內事皆己分內事」,對創辦人而言,任何事情都是發自內心樂意的身體力行。
第二天主題是「從知識到視野」,由董事暨前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覺生紀念圖書館館長宋雪芳說明張創辦人之「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三化教育理念,戴董事提及張創辦人除推動校務國際化工作之外及早年從事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的相關工作,帶動教職員生國際觀概念,例如淡江很早便補助教師出國開會、發表論文、全國首創大三出國等,從這些可看出張創辦人的國際觀不限於高等教育,也關注政經發展。宋館長提到,張創辦人近乎貪婪地汲取新知、創辦《明日世界》的遠見、規劃建置覺生紀念圖書館時納入員工意見等。雖然私校經費爭取不易,但仍重視辦學理念,顯示張創辦人想將最好的資源留給教職員工生的心意。
今天主題「給未來的你」,方才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教授陳國華分享張創辦人推動未來學歷程,敬佩張創辦人將「未來化」納入本校教育理念之一,以未來導向為校務發展核心。今天藉這5位與談人的內容,與各位一起緬懷張創辦人的點滴。過去大家簡介淡江未來化是較抽象,因此本人擔任校長任內,設計中英文的「未來學秘笈」,方便各位陳述,也自10年前起對外演講,均以推廣未來學觀點為主題。每個人都應給自己一個未來,未來學是了解未來,運用未來學方法預測未來,最重要是創造自己的未來。相信張創辦人對今天大家因疫情而戴口罩並不意外,因為他2007年已閱讀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博士詹姆斯.馬汀(James Martin)的《21 世紀關鍵倒數》,書中已直指其中一種疾病「隔離受感染人民,關閉空中交通…爆發連自然界都沒有的流行病…」。最後,給教職員生的期許,加強未來學觀點,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現場、線上與會者之分享
.校長葛煥昭:張創辦人以三化教育理念創辦淡江70餘年,至今仍跟隨時代潮流,對他的前瞻性與未來思維令人敬佩,將在國內努力推廣未來學,如此才不辜負創辦人的用心。
.國際副校長王高成:張創辦人關注高等教育發展,經常分享他所研讀的國際文章和看事情的角度,在閱讀或參訪的過程中,累積知識運用於生活和大學校務的政務。
.蘭陽副校長林志鴻:張創辦人曾帶我參觀蘭陽校園,並讓我規劃淡江第四波,因有他的前瞻國際思維,使淡江擁有扎實辦學基礎,應持續推動國際化和在地深耕,讓本校第五波更超越。
.教育學院院長潘慧玲:這系列的三天座談會別具意義,過去雖未能有機會近身接觸張創辦人,卻從瞭解淡江辦學理念、創辦人著作中,驚艷於創辦人之遠見。
.稽核長張德文:個人於1985年到密西根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當時位於East Lansing的MSU土木系全美排名約20-25名,但當時MSU圖書館尚不如覺生紀念圖書館,淡江的前瞻性由此可見一斑,非常贊同宋館長所述。
.秘書處趙玉華:我所認識的張創辦人是「真正的教育家」。首先,他認為博士生將來會是各領域的師資培育者,因此開設專門課程;堅持學子在畢業前應具備三化教育理念,因為擁有教育的涵養,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此外,他總禮賢下士,尊重教職員,待之以家人的心與禮。從身後,後人如何待之與敬之,可見一斑;最重要的是,創辦人的治校理念,一直從教育出發,不偏離正道,始終如一,奠立淡江的基石。
本報導連結 #SDG04 優質教育 #SDG11 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 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