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中央通訊社】 紀錄片《四十年》新北市特映 龍的傳人李建復贈朱立倫市長紀念吉他

刊登時間 2016-10-17 撰寫 訊息來源: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報導來源連結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15日於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舉行《四十年》電影特映會,現場由新北市長朱立倫、文化局局長林寬裕、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及《四》片導演侯季然一同出席,並邀請喜愛民歌的觀眾一同回顧臺灣民歌的點點滴滴。 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民歌在上個世紀從興盛歷經退燒,到千禧年前後,當時在永和國父紀念館舉辦校園民歌演唱會,再度喚醒民眾記憶。去年,隨著民歌40熱潮,新北市各地也辦了一系列民歌演唱會,吸引許多民眾熱情參與。《四十年》除了記錄民歌40的盛況,也讓我們看到校園民歌運動的重大轉折,它不限於某個世代的回憶,所有喜歡聽歌、唱歌的人都能在其中看到屬於自己的感動。 導演侯季然作品常與時代記憶相關,例如《台灣黑電影》、《聽時代在唱歌之唱自己的歌》都大量引用早期珍貴的影音素材,對於留下臺灣珍貴的集體記憶,起了很大的作用。《四十年》從人物角度描寫臺灣民歌發展進程,影片中可以看到楊弦、胡德夫、陶曉清、吳楚楚、李建復、李宗盛等民歌代表人物的故事,也能重溫民歌40演唱會經典場面及不為人窺的後台秘辛。 特映會前,以《龍的傳人》一曲傳唱兩岸三地三十餘載的李建復,代表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特別準備一把非常特別的吉他送給市長朱立倫,吉他上面有眾多參與民歌40演唱會民歌手的簽名,象徵民歌將繼續唱下去。 校園民歌運動正式風起雲湧,始於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一場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大聲疾呼唱自己的歌,當時著名的民歌手尚有趙樹海、齊豫、葉佳修與王夢麟等人。除了校園演唱之外,廣播人陶曉清也是臺灣民歌發展的重要推手,她開放自己的節目,讓年輕的音樂創作者有一個發表平台。之後的金韻獎、民謠風等民歌創作比賽,將民歌帶向商業化,電視歌唱比賽節目如五燈獎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以後的臺灣唱片市場打下基礎。為記錄民歌發展歷程,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特別邀請侯季然執導本次《四十年》紀錄片拍攝,本週起正式於電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