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媒體報導

【Cheers快樂工作人】 企業最愛大學畢業生都在哪裡上班? 從Linkedin會員資料,看頂大、私大畢業生偏好

刊登時間 2022-09-22 報導來源連結

學歷無用論v.s學歷崇高論,孰勝孰敗?學歷,是許多公司的人資在評估、選人時的標準之一。但究竟學歷的重要性有多高?只有剛出社會一、兩年的新鮮人才看學歷? 民眾黨立委、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近日因在回應論文抄襲案時,表示:「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台大碩士灌水...」,被外界批為「戰校」、「不尊重中華大學師生」,慘遭「炎上」。 這一番言論,表現出對低學歷的輕視、冒犯,以及對高學歷的追求、自傲,引起廣大的非議和討論。而在求職時,學歷究竟有多重要?台灣頂尖名校畢業的大學生都去了哪裡?擁有高學歷或者豐富的工作經驗,又是哪一項更加分? 身為「企業最愛大學生」的他們,都去了哪裡上班? 根據2022年《Cheers》「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前10名的學校,依序為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台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台灣科技大學與淡江大學。前十大涵蓋的國立、科大與私立,比例雖以國立稍多,但若放大到Top30排名時,則是三者勢均力敵,各佔1/3,甚至許多私立大學表現優於國立大學。 從企業人資主管長年的回饋也很一致:「能力比學歷更重要!」此從每一間企業多能兼容並蓄、晉用不同大學畢業生的選才結果就可以看出。 與其戰校,不如從各校畢業生加入的企業偏好,反而可以看出各校培育出來的人才特色、或者就業偏好。 《Cheers》從專業社交網站LinkedIn上各大學歷年校友任職的企業,挖出一些有趣的線索。我們特別鎖定網站上註冊校友數超過萬人的4所公私立大學進行觀察:分別是台大、中山、淡江、東吳。 台大:愛進外商 在LinkedIn上註冊台大的校友共有110,230位,以他們目前任職公司排行榜看,Top10中除了第一名的台積電(1,690人)外,其餘9家全部都是外商,包含Google、Apple、微軟、Amazon、英特爾、德勤、IBM、臉書等,以及兩大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與波士頓(BCG)也都有不少台大校友。 不管是外商愛用台大人、或者台大人愛進外商,從排行榜數據可以看到台大與其他大學有明顯差別。 中山:「護國」生力軍 位於高雄的中山大學,自工學院建院以來不斷為重工業大城高雄輸送大批人才,並擁有鄰近南科、高科的優勢,讓前進科技產業成為這批工學畢業生的首選。 在LinkdeIn上中山大學共有29,305位校友,以就職公司統計,前十大就有5家是半導體公司,包括台積電、聯發科技、ASML(艾司摩爾)、聯電等。 淡江:資工人才實力雄厚 早年淡江改制成文理學院後,成立當時全國最早的大學電算機系(資工系),因而累積資工人才的雄厚實力。 在LinkedIn上有38,923位校友,相較於中山校友不少進入半導體產業,淡江校友則以科技製作業為主,包含緯創資通、和碩、廣達、仁寶、富士康等。 可見這兩所大學,是許多科技業人才的大宗供給「原產地」。 東吳:會計業「大本營」 以法、商、外語、社會科學為主要發展特色的東吳大學,在培育商管人才不遺餘力,其中會計系更是特色標籤。從Top10企業排行榜中便可看出校友威力。 在LinkedIn的25,839位註冊校友中,指標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都有東吳人的身影。包括德勤、安永、資誠(PWC)/或稱羅兵咸永道。 雖然LinkedIn的統計不代表各校校友就業全貌,而是以有註冊的會員數進行各企業任職人數排行榜,且此類會員同常以在中大型企業工作居多,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各校畢業生對產業、大企業選擇的偏好。 非頂大、高學歷的新鮮人,該如何提高職場競爭力? 檢視LinkedIn上4所大學的資料,似乎很難不將工作和學歷放在一起聯想,但實際上,如果打開知名企業在LinkedIn上的網頁會發現,企業普遍對各大學校友採「兼容並蓄」的開放態度,而不同領域偏好不同大學畢業生則往往跟該校長期的科系特色、或口碑密切相關。 據《Cheers》2022年的「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歸納出企業最看重的3大特質和技能,的確與學歷、課業表現並無直接或絕對的關係。 第一項特質為抗壓性與穩定度,具備高抗壓性的人才,一直是職場上的常勝軍。 第二項特質為溝通力,畢竟公司是由人與人組成的,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高效地處理公事和解決問題,一直都是重要的課題。 第三項特質為獨立思考力,處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能獨立思辯的人往往較具有問題解決力。 這三項都跟心態有關,難怪乎許多主管挑人時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專業可以短期教會,但心態很難改變。」因此,在挑選人才時,大多更看重軟實力。 或許燙金的學歷有助於第一、二份工作,但卻不會永久地影響下去。正如律師呂秋遠在其臉書發文上所寫,「工作,跟你能不能理解別人的痛苦、能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有關,但就是跟學歷不直接相關。」 出社會幾年,有了年資、工作經驗後,真正重視的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