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8
本校在1999年成立遠距教學推展委員會,負責規劃遠距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現在已經邁入第2階段網路校園的成長期。從94學年度起,遠距教學開課科數有69門,到了97學年度,開課科數總數已經攀升到404門,現在每學期的選課修習人數約有2千人。此外,本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進行國際遠距教學合作CCDL計畫,到2009年,已經有11個班級與該校合作,全程以英語教課並採互動討論,上課方式活潑、反應熱烈,是跨國遠距教學非常好的示範平台。現階段,本校以發展國內與國際遠距教學、建置網路學分與學位班、發展全球華文網路學苑這三大主軸為主要目標,未來,本校仍將持續不懈的推動與推廣,全力打造優質的遠距教育環境,並帶領網路校園的成熟發展,培育優秀的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教育部核定本校這個難得的成長機會,負責「大專院校數位學習推廣與數位學習跨校合作計畫(北區)」的執行,邀請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共同參與這個1年的計畫,12月18日下午3時10分在本校驚聲國際會廳,3校校長共同簽署數位學習跨校學程合作同意書。這項計畫在「數位學習推廣與服務」部分,包含了:認證輔導服務、培訓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在「建立跨校合作機制」部分,包含了:推動優質化數位學程、建立校際認證課程與選課機制、建構區域資源共享環境,總共五大方案,並建立績效及考核指標。其中在「建立跨校合作機制」上,透過本校與夥伴學校真理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的並肩攜手,將開發優質且具有特色的數位學習課程,分別是淡江大學的「華語文數位學習學程」、真理大學的「觀光旅遊服務數位學習學程」,以及聖約翰科技大學的「動漫畫創意數位學習學程」。同時,也將建置3校間的選課機制與平台共享環境,共同來培養學生的教育理論與資訊專長,並具備開發數位學習內容與應用數位學習的科技能力,以滿足現今社會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打造優質化、多元化、未來化、國際化的網路校園未來藍圖。 政府非常重視國內數位學習產業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推展,各大專院校也紛紛投入數位學習人才培育、推廣專業課程發展,以提升自我的競爭能力。學習者只要透過線上數位學習,就能取得學位或學分,不需要受到傳統教學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育效益得到大大的提升。本計畫將是校園網路數位學習更上一層樓的新里程碑,相信在團隊合作的全力以赴下,一定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共同締造北區大專院校數位學習新風貌,帶動數位學習新風潮。
2009-12-16
淡江童軍團歡度35週年團慶,12月15日下午首先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行「童軍生活展」開幕式,為一連串的慶祝活動鳴槍開跑。開幕式由童軍總會前理事長高銘輝博士、台北市女童軍會李惠美總幹事、童軍4顆木章持有人鄧公國小李永霑校長、本校張家宜校長、陳幹男學術副校長、戴萬欽國際事務副校長、柯志恩學務長、淡江大學童軍團黃文智主任委員等人共同主持開幕式,並以牽拉繩索的方式,為展覽揭開序幕。 「童軍生活展」展期將至本月19日,內容包括童軍起源、童軍象徵意義、童軍徽章及制服、童軍進程、器材、各地童軍發展、國際童軍活動介紹及童軍活動影片欣賞等。 淡江大學童軍團主任委員黃文智表示,這次的團慶除了舉辦生活展,亦將於12月19日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辦團慶大會,將有全體團員、團友等計300位伙伴一起來慶祝,屆時童軍總會趙守博理事長、本校高柏園行政副校長、各友團伙伴等貴賓將蒞臨參加。此外,還有來自日本大學兄弟團的3位童軍leader和3位羅浮伙伴,也將專程前來慶祝並與淡江童軍團交流,這是行之多年雙方逢五逢十團慶日互訪的傳統。團慶大會將進行團長交接、宣誓、頒獎、各團表演等活動內容,會後並於福格大飯店舉辦團友晚宴。 此次為慶祝35週年團慶,淡江大學童軍團特別將英文書籍——白浪島史略、日文書籍——日本羅浮童軍手冊,翻譯成中文出版,書中序文並說明,將以此二書作為慶祝母校60週年校慶的獻禮。 淡江大學童軍團係成立於民國63年,35年來已發展成為一個包含羅浮群、資深女童軍、行義童軍、蘭姐童軍、童子軍、女童軍、幼童軍、幼女童軍、稚齡童軍,共九個團的複式童軍團,此外還有在蘭陽校園的蘭軒聯隊,以及家長後援會等的完整組織。每隔週星期天上午9時至11時,各團固定在本校牧羊草坪活動。
2009-12-15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經歷逾百年的沿革與重點建設,逐步發展成為一所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管理科學在內的多科性研究型綜合大學。目前該校已經發展成「一體兩翼」的校園格局:即以邯鄲校區、江灣新校區為一體,以楓林校區、張江校區為兩翼。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與科研人員2,481人;各類學生近50,200人,其中包括外國留學生2,812人。該校與本校類似,所培育的畢業生因具備高自信心、團隊合作精神、適應能力強等諸多優點,贏得社會的肯定和企業界的喜愛。此外,復旦大學學術交流活動非常活躍,已與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 本校於2001年與復旦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2007年12月簽續約(名稱改為學術交流合作協議)。自96學年度起,開始與復旦大學在兩校既有之交流合作協議架構上,展開學生交流專案之協議。並於2007年12月簽訂學生交流專案協議書,自97學年度第1學期開始交換學生作業。至今本校前往該校交換學生人數為14人,該校來本校交換學生人數為13人,兩校每梯次學生學習時間為1學期。 復旦大學許征副校長等一行12人於12月15日上午9時蒞校訪問,本校於驚聲國際會議廳安排簡報及座談,戴萬欽國際事務副校長主持,戴副校長表示:本校與中國大陸姊妹校學術交流密切,尤其來自復旦大學的交換學生是從該校選出來的優秀學生,這樣的交流使雙方獲益良多,少了語言的隔閡,交換生可以更快速地融入當地生活。此外,透過許多不同形式的合作計畫,使本校與大陸的高等教育機構「互助、互利」,創造雙贏。此行貴賓也提出:學校後勤支援做法、能源管理經驗、健康服務、多校區管理問題、校園建設規劃等9大項訪問提綱,兩校與會人員充分溝通與交流,復旦大學外賓尤其對本校校友服務的各項策略十分感佩。參與座談的復旦大學3位交換生紛紛表示台灣的風景、天氣及飲食都很棒,學長姐也都很照顧初到淡江的交換生,在這段異地學習,體驗不同的教學與生活方式,讓他們收穫滿行囊。之後本校並安排貴賓參觀文錙藝術中心、海事博物館及覺生紀念圖書館;隨後張家宜校長並於古今中外餐廳設宴款待貴賓。貴賓對本校整體的校園環境留下深刻印象。
2009-12-11
為掌握全球化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探討大學校院經營與管理之策略,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特別委託本校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於12月11日在淡水校園覺生國際會議廳辦理「98年度高等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以「大學品質與卓越教育」為主題,邀請教育部林聰明次長就「我國高等教育追求卓越之發展策略」,及張家宜校長之「大學的全面品質管理」做2場主題演講;另安排「大學通識與優質大學生」、「大學治理與卓越教育」2場專題論壇。會議開始程理事長對與會者表達萬分的感謝,他表示今日研討會有分享高教經營經驗、發現高教問題及解決對策,及彰顯私立大學校院對高等教育的責任承諾等3層意義。本校張家宜校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高等教育大量擴充使大學品質已成為最夯的課題,大學品質來自有效的經營與管理,且須反映在大學生的氣質與學習表現,所以研討會討論學生與大學治理,透過經驗分享與腦力激盪,必能促進各校邁向卓越教育。 教育部林聰明次長之「我國高等教育追求卓越之發展策略」專題演講,首先分析高等教育現況,再做高等教育SWOT分析,並提出「少子化與轉型退場」、「特色化與自我定位」、「全球化與品牌行銷」、「在地化與人文台灣」、「競爭力與彈性鬆綁」、「就業力與產學連結」、「永續化與環保校園」、「協力化與兩岸交流」及「卓越化與大學責任」等9個問題,林次長更進一步提出22項因應對策。林次長最後並以教育的發展在「止於至善」、在追求教育品質的提升,和與會者共勉,期許各校在建構和諧、關懷、多元、開放的環境裡,營造平等、尊重、友善、安全的校園,落實品德教育,讓本國教育能穩步前行,以達到高等教育的「追求卓越,邁向世界」的願景。 在「大學的全面品質管理」主題演講,「大學通識與優質大學生」、「大學治理與卓越教育」2場專題論壇中,本校張家宜校長以全面品質管理為主題,並與大家分享本校推行TQM的經驗。中原大學程萬里校長在「大學通識與優質大學生」專題論壇引言時,針對大學教育的使命及目標、優質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特質做巨細靡遺的說明,並以該校推行全人教育及通識教育為例,闡述優質通識的策略。元智大學彭宗平校長在「大學治理與卓越教育」專題論壇引言時,也以該校在大學治理及卓越教育方面的做法,讓與會者了解院系Road Map 與校務發展規劃的過程。 在一整天的研討議程中,最後安排綜合座談,由何卓飛司長與張家宜校長共同主持,各校與會人員藉此機會共同對校務發展做交流,與會人員期待教育部體察高等教育經營的艱辛,而提供各校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2009-12-10
本校資訊管理學系、資訊創新與科技管理學系人才濟濟,上週參加由教育部、經濟部工業局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舉辦的「第14屆全國大專院校資訊服務創新暨資訊管理專題競賽」,從67所學校199個隊伍激烈競爭中,勇奪資訊應用組第1名、整合應用組第2名及佳作、產業實務組第3名、實務應用組第3名等5項大獎。在這場資訊服務之產、官、學交流的盛會,本校學生充分展現創意,作品讓人驚艷。 上月於資管週中大受歡迎的「動物王國-幼兒益智觸控資訊系統」,在資訊管理實務專題暨資訊服務創新競賽中最獲青睞,榮獲資訊應用組第1名;「龍水魚呷蝦咪」獲得產業實務組第3名;「資安數位儀表板」獲得實務應用組第3名。資訊創新與科技管理學系之「世界e 把抓」、「e齊去飆鳥」榮獲整合應用組第2名及佳作。2個獲獎的系主任紛紛表示,學生真的很優秀,能獲獎對學生的校內專題實作是一個很大的肯定,希望以後能擴及校外,讓更多業界欣賞到同學們的好作品、好能力。 資管相關科系畢業生深受資訊服務產業偏好,而配合現代的資訊產業的需求,目前業界也亟需資訊及管理兼具的人才,即能整合理論和實務的專才。本校透過系上「系統實作」課程除能結合理論與實務外,「系統實作」的成品,也成為許多畢業生進入企業甄選時的必殺技巧。多次參加全國大專資訊管理實務專題暨資訊服務創新競賽,讓業界經由此競賽找到適合的人才,可說是創造產學雙贏的局面。
2009-12-07
本校體育團隊族群融合無國界!號稱全台獨一無二的八國聯軍足球隊,有來自法國、德國、葡萄牙、所羅門、尼加拉瓜、薩爾瓦多、查德、哥斯大黎加等8個國家的學生加入,球員們不拿武器,以腳上功夫,藉由「足球」來場國民外交!並於97學年度大專盃足球聯賽第3級中拿下第3。來自薩爾瓦多的副隊長、國貿三阿別戈有著對足球的狂愛,他回憶剛到台灣時適應上的困難,透過足球找到同好,由於足球是他國家文化的一部分,他很高興在異國也能自在的踢球。來自尼加拉瓜、國貿系三年級馬佑嘉,愛上台灣也愛上淡江,他把在台灣的踢球經驗帶給弟弟,隔年弟弟國貿系二年及馬逸凡也加入足球隊,兄弟倆自幼就在尼加拉瓜參與不少城市隊伍的比賽,在今年5月本校舉行的「全校足球公開賽」,兄弟檔等人組成的「International Trade」,在他們高默契的合作下奪得亞軍。 本校足球校隊教練、體育活動組組長陳逸政表示:3年前剛開始組國際足球隊時不太順利,既要克服外籍生對陌生環境的生疏、排斥受訓練的束縛、又要籌措比賽經費等問題,他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觀察外籍生非正式比賽半年,之後請本國生邀請他們加入球隊,並常舉辦球賽與教導他們足球技巧,讓外籍生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重視,漸漸的外籍生口耳相傳、呼朋引伴加入球隊。今年陳教練也融入各國不同的體操方式,發展出一套特別的體能訓練,以激發足球隊員的實力。 馬佑嘉同學表示:台灣足球不比國外風行,剛開始還會有球員不熟練傳球的技巧,鬧出不少笑話,但和台灣學生踢球的經驗,的確是很好的回憶。而外籍生最愛的就是每一次到全國各校進行的足球聯賽,藉此遊玩台灣,嚐盡美食。本校足球隊隊長航太碩一余政倫同學表示:外籍生非常熱情,常以擁抱打招呼,進球後脫衣蒙面表達勝利的喜悅!在正式比賽中,他們真的會對進球展現瘋狂的一面。由於隊上主力球員多為外國人,因此在語言及團隊意識上要不斷的磨合,這也讓他看到不同文化的交融,能激盪足球場上的火花。
2009-12-04
本校機電工程學系主辦的第1屆「機電週」活動於本週在工學大樓3樓熱鬧舉行,動態互動與靜態展示之有趣的活動,如「亞洲車神」陳雙全於開幕前大秀摩托車特技,甚至當場演出飛越人群的戲碼,一群女生被嚇得花容失色,尖叫聲不斷;引起全場笑聲連連的殺『機』焉用挫刀等活動,讓本週的機電週High翻天。 機電週「動態互動區」部分舉辦數個有趣的遊戲吸引許多同學前來挑戰,殺『機』焉用挫刀是利用機電系學生都曾使用過的機械器具,將氣球上的刮鬍泡處理乾淨且未弄破者即為獲勝,時有同學一不小心就把氣球戳破,刮鬍泡濺得滿身都是,引起全場笑聲連連。自2003年研發至今已第四代的「金探子」最熱門,可愛的小鳥外形吸引許多同學目光,現場提供實際操作,但是要掌握遙控「金探子」的訣竅不易,常常飛往無可預期的方向,讓許多同學措手不及。 「靜態展覽區」方面,是以影像方式呈現機電所歷年來的研究成果,其中包含結合圖形識別與影象處理的「車道機器人」,可自行判斷白線及障礙物進行停車、倒車入庫等動作;「智慧型自主機器人」可利用聲音辨識或電腦操控的方式,對機器人發號施令,而經多年研發的「撞球機器人」,除可依據場地環境來進行分析球路外,高達七成以上的解球成功率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另外,機電系也安排多項講座,如模擬面試、證照考取、機械軟體應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與CEO面對面」高峰論壇,邀請到多位CEO從多方產業的角度進行討論,並針對台下同學的發問予以解答。明年恰逢機電系創系40週年,機電週藉由所舉辦的靜態展及動態活動等,讓學生有更多實作機會,對未來也會有更好的發展。(資料來源:淡江時報社)
2009-12-02
「MISEbook」來囉!資訊管理學系於本週一至週五(11月30日至12月4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辦資管週,此次主題模仿近來最夯的「facebook」,取名為「MISEbook」,現場將仿照開心農場,將作物置於展示廳門口吸引學生參加。 主場展覽為SD DEMO(系統實作),展出該系98學年度系統實作競賽獲獎隊伍參展作品,共計有一般組6組、產學實務組3組,參觀者可當場操作體驗。其中「動物王國-幼兒益智觸控資訊系統」,藉由紙上畫圖的概念,直接運用於觸控螢幕,活潑的動畫、創新學習方式,讓幼兒更方便學習。「交友網站Amigo」主要與金台灣大麻將online合作,希望玩家們除打牌外,也能使用社群系統,「交友網站Amigo」讓玩家可以進一步交流互動。資管系系主任徐煥智表示:今年邀請產業界的校友擔任產學合作組的評審,校友們很肯定學生的表現,並表示學弟妹的水準比當年的他們厲害許多。此次一般組也運用新穎的技術,將教學運用於觸控螢幕,十分具有創意,期待本月23日參加全國大專盃比賽,也能獲得好成績。 另外,本週五(12月4日)晚上6時,資管系也將舉辦high翻天的資管之夜,當天將播放資管系系學會所拍攝的勵志校園劇--「下一節,資處」,並進行造型改造選拔,參加者入場時只要登入學號,即可獲得摸彩券,有機會得到大獎!系學會會長資管三張育誠說:「希望全校同學都能到場一同參與這場資訊饗宴。」
2009-11-30
本校蘭陽校園自去年起,即將文苑女宿前面雜草叢生的荒地闢建成小農場,有興趣的師生,都可以自己找一小塊空間,種植喜愛的作物。每一位學生及老師開心種菜,連蘭陽教職養生班也來動手種菜,教職員們利用下班、學生利用課餘或服務教育課程去菜園澆水、鋤草及施肥,為了平衡生態環境,肥料大都使用堆肥或有機肥料,純天然不灑農藥。師生先後栽種過小番茄、高麗菜、玉米等作物,因採取有機方式種植,常受到蟲害而不好看。參與開墾及播種過程的總務陳奕樺先生表示:小農場的石頭是越挖越多,雖是汗滴禾下土,但看到同學們摘取蔬菜而可以加菜,吃最自然與健康的食物,所有的辛勞也就一掃而空了!師生最近又種起蘿蔔等較不易被菜蟲肆虐的作物。 經過長期觀察,師生發現最適合校園環境生長的葉菜就屬地瓜葉了,因為栽種簡單、再生力強、還可反覆收成。駐校藝術家工作室林妙鏗老師一手栽種的芭蕉樹,結實累累的果實給大家分享,大家意猶未盡期待明年的收成。由於本校蘭陽校園位於林美山上,在教學區旁開闢了一個師生共同維護的田園農場,種累了還可以遠眺龜山島,身心靈可說是獲得最好的調劑。本校資創四吳舒絹表示:「實地栽種後,才發現原來農夫真的不好當,更能體會他們的辛苦。」 政經二朱定芸也說:「跟好朋友一起下田種菜,有吃又有玩,這比網路虛擬的『開心農場』有趣多了!」 本校蘭陽校園林志鴻主任表示:真實版的「開心農場」在本校蘭陽校園實踐,師生在學習種菜的過程中,了解其方法以及植物生長與繁殖的方式,同時體會種菜的辛苦,以及廚餘做堆肥的好處。這是資源再利用,是落實全人教育的另一環,讓學生認同這塊土地最實際的做法,學生透過種菜,引導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所學與生活結合、進而應用在生活上,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2009-11-27
品管圈泛指工作性質相似或相關的人,共同組成一個圈(小組),日常工作透過團隊力量,持續地從事各種問題的改善;進而使每一成員有參與感、滿足感、成就感並體認到工作的意義和目的。鑑於品管圈活動是落實TQM之根基,為協助本校各單位有效落實全員參與及持續改善之精神,強化組織體質,本校預計於12月至明年3月舉辦「98學年度淡江大學品管圈競賽活動」。為使競賽活動順利進行,秘書室與教育評鑑發展組特於11月27日上午9時在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行「品管圈競賽活動說明會暨企業經驗分享」,之後將於11月30日及12月7日安排兩場品管圈教育訓練課程。 98學年度淡江大學品管圈競賽活動,各參賽圈需於12月中旬繳交報名表,明年3月初繳交成果報告書,3月中旬則進行現場簡報、審查會議,成果發表暨頒獎將選在3月26日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上舉行,參賽圈之前3名可各獲頒獎金新台幣3萬、2萬、1萬元,及頒發每位圈員獎狀乙紙,請各單位即刻組圈並踴躍報名參加競賽。11月27日舉行之「品管圈競賽活動說明會暨企業經驗分享」,由主任秘書徐錠基主持,接著由台北大眾捷運公司工安處品保課蘇文昭課長主講該公司參加第22屆全國團結圈活動競賽之得獎經驗向與會同仁分享;之後由白滌清組長說明本校「品管圈」競賽活動;最後再由徐主任秘書錠基主持Q&A。 本校品管圈競賽活動之評審內涵包括(1)計畫:主題選取之適當性、活動計畫擬訂及實施、目標設定之適當性。(2)過程:問題分析或課題探討之深入程度、適當地運用手法、改善對策之努力程度。(3)效果:效果確認和改善目標之達成及進步程度、改善前後有形、無形效益之比較、標準化與效果維持。(4)檢討:PDCA之運用、本期活動(含殘餘問題)之檢討。(5)整體運作:活動中積極投入程度、活動具啟發性及特色。(6)發表: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圖表文字清晰、簡明與平實;活動說明易於了解;發表人之態度。 根據全國團結圈競賽活動可發覺推動品管圈活動非常熱絡的企業,其經營績效是有目共睹的,此即組織唯有透過品管圈活動的不斷持續改善,才是讓組織不斷活化的重要因素。本校舉辦品管圈競賽活動,相信必能提供各單位相互觀摩與交流機會,進而持續強化行政與教學整體品質及本校競爭力。
2009-11-23
教育部為表揚致力推展學校體育有具體績效之團體及個人,特訂定「績優學校獎」,獎勵推展體育教學與研究、活動與競賽、行政與服務等,有卓越貢獻之大專校院。「績優學校獎」各級學校合計至多十所。此獎項於每年6月底前提出申請,分為初審及決選。本校因多年來在師資、課程、活動及場館等方面的完善的規劃,使得首次參與評選便獲獎,全校師生雀躍萬分。11月23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校長張家宜親自接受頒獎。 本校雖未設置體育系,但是非常重視體育各項活動與設施,約15年前即將體育室提升為一級單位;在硬體方面,本校一場兩館(運動場、體育館及游泳館)設施規劃齊全,體育館內包括全台規模最大、亞洲第2大型伸縮看台系統的多功能球場、重量訓練室、排球場、羽球場、籃球場、桌球教室、韻律教室、柔道/武術教室等,游泳館場地不但新穎,也符合高規格標準;在軟體方面,除了多元的選課與優良的專業師資,本校最大優勢在於體育課程「三必一選修」制度,相較多數學校「兩年必修」,本校能使學生在不同時期,培養對運動的興趣與習慣;加上34個男女運動代表隊時有優異成績表現,如參與2009年全國大專運動會獲5金6銀6銅。此外,學校也經常舉辦全校性及跨校性的各項球類比賽,並協助運動性社團辦理活動、支援員工福利會或女聯會辦理體育活動。種種的作為反映本校在體育訓練的扎實及努力。 對於未來的規劃,本校體育室蕭淑芬主任談及將加強推廣體育課程,除了持續進行體育補救教學外,將搭配體育諮詢,以達身體與心理雙向平衡。另外,為身心障礙生開設的「適應體育班」,將加入「雙教師」規劃,針對先天障礙與後天傷害學生做不同的重量訓練,達到復健。 本校校長張家宜表示:五育均衡發展向來是淡江給予全體教職員工的冀望,為成為允文允武的淡江人,需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所以長期以來學校在挹注體育之設施、師資、課程與活動等方面不遺餘力。此次評比,與公立大學相比,本校場地及資金有限,但仍能有高品質的表現,這項獎勵是給全校教職員工生努力的最好肯定。
2009-11-19
為倡導全民運動及加強大專校院教職員工及教育行政人員之感情,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桌球委員會每年舉辦大專校院教職員工桌球錦標賽。今年度的比賽特別委由本校體育室於11月19至20日在淡水校園紹模紀念體育館辦理。本校張校長家宜、國立師範大學張校長惠博等人參加19日上午10時30分開幕典禮、致詞並開球,以實際的行動支持此項活動。 張校長致歡迎詞時感謝本校有機會承辦本次比賽,期望兩天的活動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淡江的熱誠;校長也特別介紹了體育館,說明淡江大學除注重學生的運動,也鼓勵教職員參加運動,達到一人一運動的精神;校長希望大家參與比賽之時,除見見老朋友,增進彼此情誼,也藉此機會交到新的好朋友,並建議大家在比賽之餘,也到校園走走,享受淡江大學的人文風情。大會貴賓之一的大專體育總會會長陳坤檸希望大家在書教、研究、服務之餘,更要以規律運動鍛鍊身體,進而達到健康的目的。陳會長在語末還稱讚本校的運動設施,讓本校教職員生可因此增進健康及提高生活品質。承接桌球委員會的彰化師範大學張惠博校長開頭即謝謝本校承辦此活動,讓參與活動的所有人可以有機會使用完善的場地,及遊覽淡水的好山好水。 此次比賽參加資格以各單位正式編制內專任教職員工為限,本屆共有95隊、754位選手參賽,共181場精彩賽事。比賽分為個人賽:首長組個人賽、一級主管雙打賽、長青組個人賽;團體賽:男甲組、男乙組、男丙組、女甲組、女乙組、壯年組,每人限報名參加一隊(組),各組每單位報名隊數以二隊為限,男子隊若遇人數不足時,得以女隊員補充之。女子隊人數不足時,則不得以男隊員補充之。本校代表隊由校長張家宜擔任男、女組領隊,男子組教練為學術副校長陳幹男,隊員由學校多位熱愛體育運動教職員組成。本次比賽在19日上午9時,由女乙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對戰國立東華大學引燃戰火,兩日賽事精采可期。校長級參賽者計有前來衛冕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方俊雄,及挑戰者德霖技術學院校長羅仕鵬、真理大學校長吳明達、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宏謨等4位。增加一級主管雙打是本次競賽的特色之ㄧ,本校由校長張家宜擔任領隊,共報名男,女兩組。歡迎全校教職員生至體育館7樓觀賞比賽,為本校選手加油打氣。 本校配合「紹謨紀念體育館」落成,將95學年度訂為「淡江體育年」,推動「一人一運動」計畫,全校教職員工生在上課、教書或工作之餘,至少選擇一項喜愛的運動,讓身體動起來,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增加大家運動的機會。此次本校辦理98年度教職員工桌球錦標賽,最重要的是呼籲大家:「規律的運動可以維持良好的體適能,進而維護身心健康」、「打桌球不僅運動,也可訓練專注力」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完善的體育設施、多元的活動、多樣豐富的課程,以培養終身運動習慣。
2009-11-16
「第五屆泛歐洲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因應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之反思:兼論歐盟與俄羅斯的立場與作為」研討會,於11月16至17日在本校驚聲國際會議廳舉行,開幕式由本校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與外交部歐洲司長邱仲仁大使等人共同主持。此項研討會是本校與南華大學長期跨校合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是全國唯一的兩個歐洲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學術研討會,讓南、北的國際研究共同交流與分享。 由聯合國主導下的京都議定書,2012年將到期。「後京都」機制的氣候談判,自今(2009)年3月底波昂氣候會議以來,歐盟為了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促成全面環境保護的國際氛圍,積極以「共同但有差異的責任」為主軸從事談判與協商,以訂出京都議定書第2承諾時期的相關規範。台灣即使尚未能進入聯合國,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應該予以正視,同時思考如何因應與作為。 此次研討會除邀請外交部歐洲司邱仲仁司長擔任圓桌論壇主持人外,另舉辦3場相關議題論文發表,以台灣因應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之反思:兼論俄羅斯與歐盟的立場與作為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由歐洲國家之學者、專家、駐台代表與我國留歐學者共同探討關注的議題,以整合國內歐洲研究學術資源,提升國內歐洲學術研究風氣,並提供產官學界最新歐洲資訊。
2009-11-11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日前參與美國Altera公司全球大學計畫,美國Altera公司捐贈本校超過新台幣一億元之FPGA硬體、開發軟體以及IP智財等相關設備與技術,並於淡江大學成立EDA/SOPC聯合實驗室。11月11日(星期三)上午10時於淡水校園工學大樓E680舉行簽約儀式,美國Altera公司台灣區陳英仁總經理、台灣友晶科技彭顯恩總經理以及淡江大學張家宜校長等出席簽約典禮。 Altera公司全球大學計畫主要是透過大學合作的方式培養優秀的EDA / SOPC設計人才。學校與Altera公司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在協助教師方面:利用教學平台,讓系所在實驗室裡可以根據其研究方向,彈性運用聯合實驗室的資源。另外因許多課程在網上已經有公開的教學資源或實習內容,可以有效的整合既有資源,規劃出更適合師生的教學實驗課程。在協助學生方面:讓學生在大學期間學會使用和業界同步的FPGA開發平台,許多學生也藉此設計出可上市產品,培養創造力與自信心。 由於DE(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系列平台對Altera公司的幫助極大,而友晶科技所開發出的DE系列平台在推出後對於全球教學方法以及Prototyping應用上,掀起一場重大的革命。目前伊利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渡大學、康乃爾大學等超過450間著名於世界的大學均為DE系列平台設立實驗室,並將之廣泛的使用於教學用途。所以友晶科技便成為Altera公司重要的戰略夥伴,且友晶科技為Altera公司核可唯一台灣區大學計畫執行單位,協助台灣區大專院校成立與Altera公司的聯合實驗室和培訓中心。此次Altera公司與本校的合約中捐贈FPGA硬體、開發軟體以及IP智財等相關設備與技術,其總額超過新台幣一億元,而Altera公司與友晶科技更承諾未來將持續提供淡江大學更多的技術諮詢與相關協助。 近年來電子產業發展快速,舉凡電腦產業、通訊產業以及各種消費性電子產業都已深深植入民眾的生活,也因此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變的相當的驚人。本校電機工程學系翁慶昌主任看到未來電子開發市場的人才需求,於7年前引進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相關教育設備與技術,並預計於EDA/SOPC聯合實驗室成立後採用友晶科技使用Altera公司晶片所生產的DE-0開發板為大一新生之教材,使學生在入學即可快速投入目前產業界相關技術之學習,藉以提升本校學生於產業界與學術界之競爭力。 本校電機工程學系翁慶昌主任表示:目前已投入將SOPC技術結合本校機器人研究所之研發能力,使學生在機器人等次世代電子產業中搶得先機。本校研究發展向來注重學生未來畢業後是否能與產業界之銜接,多次滿意度調查中淡江大學為企業界認同度與肯定度最高之私校。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的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未來結合Altera公司提供的先進軟硬體設備與系統設計之教材勢必加速提升淡江大學於EDA/SOPC技術教育與人才培育之發展與進步。
2009-11-07
為歡慶本校創校59週年,一系列校慶活動自本月1日起陸續登場,為學校祝壽。7日上午9時於學生活動中心舉行「59週年校慶慶祝大會」,頒發金鷹獎、捐款及勸募感謝獎,並為校友舉辦返校歡迎茶會。今年恰逢資訊系創系40週年,該系舉辦「團團圓圓千人同學會」席開百桌宴請校友。另外,全天在書卷廣場及海報街有好吃、好玩的「校慶園遊會」,與充滿活力的第7屆校慶蛋捲節—「蛋捲夢工廠」,增添校慶熱鬧氣氛。 慶祝活動從1日員福會及童軍團合辦的「觀音山健行活動」揭開序幕,約260位教職員生同登觀音山,體驗山脈之美。7日校慶當天,創辦人張建邦及校長張家宜親臨慶祝大會致詞,並頒發5座金鷹獎座予各領域表現傑出的校友,得獎人包括:外文系校友郭樹倫、教資系校友林文雄、合經系校友陳君愉、歐研所校友黃任佑及法文系校友崔麗心。 7日上午10時20分,由校友處在活動中心舉辦「2009 Homecoming Day」校友返校歡迎茶會,海內、外校友約200餘人報名參加返校慶祝活動,包括中華民國校友總會前會長陳慶男、新任會長羅森,及世界校友會聯合會會長段相蜀等。另舉辦世界校友會聯合會大會,推選會長及進行新舊任會長交接。當天中午,資訊系及校友處將一同在紹謨紀念體育館4樓宴請校友、享用淡水在地美食,讓校友回味在淡水的日子。此外,教政所將舉辦教育政策論壇、未來所也邀請校友返校分享就業、創業經驗。 運動比賽方面,活力十足的運動會於5日舉行,包括鉛球、跳遠、跳高、男女大隊接力、趣味競賽等項目,在淡水校園田徑場熱情開賽。另有文錙藝術中心的【蕭邦:迷人的音樂】-旅美鋼琴家許鴻玉獨奏會、「兩岸重彩畫交流展」及「浩浩淡江萬里通航—山水與船舶之美」繪畫比賽成果展等活動,7日至10日總務處則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辦蘭花展,今年以「黑天鵝的仙履奇緣」為主題,邀大家同賞蘭花之美。蘭陽校園7日也同步舉行慶祝活動,包括校慶盃籃球、師生盃排球總決賽,並在建軒一館平台舉辦校慶園遊會暨社團成果展。 由學生會主辦的第7屆校慶蛋捲節,校慶日也在書卷廣場、海報街及圖書館前盛大登場,今年獨具創意將校園布置成「夢工廠」,除了已提前開跑,為活動暖身的「蛋捲傳情」外,另有「蛋捲夢天堂」、「蛋捲反斗城」、「蛋捲趴趴GO」等多項精采活動,希望每個人參加「蛋捲夢工廠」後,都擁有實踐夢想的力量,勇於展翅高飛。校慶當天推出的「蛋捲夢天堂」則在書卷廣場搭設舞台,邀請藝人方炯鑌、阿霈、宇宙人樂團及競技啦啦隊、國標社表演,此外,華視偶像劇「星空下的童話」也在下午11時到校取景,劇中角色田中千繪、賴雅妍、陳楚河等將藉此活動場景,拍攝登台表演情況,為校慶增添熱鬧氣息。「蛋捲反斗城」為遊戲區,設定尋夢、困境、迷惘、豁然開朗及圓夢5個關卡,憑通關集點卡可獲不同等級餐點,補充大家的好體力。「蛋捲飛糕糕」蛋糕屋,拿著「淡江,生日快樂」看版拍照,就可得到杯子蛋糕,並可發揮創意彩繪蛋糕。溫馨的祈福專區有「蛋捲CHEER U UP」活動,為88水災受災戶祈福,填寫活動問卷就可獲得木片祈福卡,寫上願望後掛在木頭風車上,轉動希望,也轉動滿滿的愛。喜歡血拼的人更不能錯過「蛋捲趴趴GO」園遊會,50餘個攤位,販賣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商品等你來。此外,「蛋捲跑跳BOOM」活動,會看到蛋捲節吉祥物「蛋蛋」、「文創壽桃」及學生扮成各式逗趣的模樣,在校園進行3場嘉年華遊行,並沿途發放氣球;還有小丑雜耍及吉他自彈自唱定時表演的「蛋捲瘋街藝」,為大家帶來更多歡樂氣氛。
2009-11-04
隨著本月7日(週六)資訊系創系四十週年-團團圓圓千人同學會日漸逼近,為使活動能順利進行,引領校友重返母校的懷抱,資訊系動員近百位校友及師生共組「宣達團」,宣告「千人同學會」即將到來!宣達團由前校長趙榮耀擔任團長,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朱正忠、淡江人資訊協進會理事王揚文等29人出任副團長,每組各配有1位秘書及5位團員,分別由資訊系教師及研究所學生組成,聯絡民國58年至今的大學部資訊系畢業生;另有研究所友組及網路社群組,負責聯絡歷屆畢業研究生及線上報名、網站架設管理等職務,力求在綿密的組織網下,找回所有校友。 同學會當天將宴請千人席開百桌,端出淡水經典美食饗宴,犒賞回娘家的系友,有漁港堤影海上鮮、大屯春色熗沙蝦、黌岡遠眺啖阿給、海口嚥日魚丸湯、觀音吐霧芋頭冰等菜色,淡水特色十足。參加對象為電子計算機科學系(資訊系前身)、資訊工程學系、管科所系統分析組、資訊系統組之畢業校友,當日上午11時開始,紹謨紀念體育館4樓門口設有報到處,3樓「時光走廊」展示區,陳列過去至今的照片、近年研發、產學合作成果等。開幕式邀請創辦人張建邦、校長張家宜為活動揭開序幕,並播放懷舊MV,讓大家回味淡江風情。 資訊工程學系成立宣達團就是希望透過校友、老師及學生的力量,架設從第一屆至今的校友聯絡網,從而進行交流互動,讓淡江資訊人更加團結,並號召千人返校同樂!藉此機會,召開資訊系集體班會,讓大家敘敘舊。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郭經華表示,該系至今已培育8千多位優秀校友,希望藉此活動凝聚大家,薪火相傳,共同打造未來美好的藍圖,「缺一不可,不見不散。」
2009-11-02
為吸取本校榮獲第19屆國家品質獎之經驗,臺北醫學大學邱校長文達率領38位同仁於11月2日上午參訪本校。 張校長家宜在致詞時表達學校歡迎外賓來訪,並強調身為國家品質獎獲獎者,本校十分樂意將推行全面品質管理的經驗對外分享。此外,張校長並以美國管理大師柯林斯(Jim Collins)的《巨人如何衰敗》(How The Mighty Fall)為例,提醒大家應不斷的標竿學習、持續改善、精益求精,以避免衰敗。邱校長致詞時以本校好山好水的花園化校園,及本校行政團隊在最短暫的時間安排今日參訪的活動,即為本校最高品質的象徵。 在經驗分享的接待行程中,徐主任秘書錠基以「三次淬煉 八年抗戰-淡江人的榮耀」影片,將本校準備國家品質獎之複審過程、現場審查、簡報注意事項、佐證資料展示及接待等相關事宜,一一的向參訪外賓簡報。之後進行意見交流,該校提出知識管理、親善秘書訓練、顧客滿意、教育訓練、現場審查、流程管理及複審單位等近二十個問題,本校相關主管均詳細的將本校的經驗做分享。邱校長對於本校主管回應的內容非常感動,感謝學校能將成功的經驗在短暫的1個多小時中巨細靡遺的說明。 參訪的外賓為實際體驗複審單位準備情形,特別希望參觀覺生紀念圖書館,圖書館同仁也原場重現,黃館長鴻珠與鄭副館長麗敏將去年國品獎委員訪視時所展示之資料及簡報仔細的向外賓解說,這對該校申請第20屆國家品質獎是最大的助益。最後本校安排外賓參觀覺生紀念圖書館閱活區及校史區,外賓們並與本校相關主管在覺生紀念圖書館前進行合影留念,整個參訪活動圓滿結束。該校將帶著本校滿滿的祝福,勇往直前的邁向品質最高榮譽。
2009-11-01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經對地球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危害,因此減緩全球暖化,調適氣候變遷已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校創辦人 張建邦博士特別關注此一重要議題,並希望讓本校EMBA師生瞭解全球暖化對企業未來經營環境下所造成之負面影響與可能產生之商業契機。商管聯合碩士在職專班特於10月31日在本校台北校園D221會議廳舉辦「2009年全球暖化下企業因應策略研討會與未來趨勢個案情境演練工作坊」。張校長家宜在研討會致詞中,以88水災為例,導引出目前我們身處的環境己遭遇全球暖化問題,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能喚起同學對於「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對於全球暖化問題產生「警覺度」。 本次研討會分別從政府政策及企業未來因應對策兩個面向討論此一重要議題。上午先由商管聯合碩士在職專班林江峰執行長從政府角度主講『歐盟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衝擊之因應對策』。此外,並特別邀請我們淡江大學傑出校友,國內知名企業家「南僑關係企業會」陳飛龍會長及上市公司「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和龍總經理與我們分享其企業經營策略。下午則邀請國際知名未來學學者Dr. Sohail Inayatallah 與EMBA師生進行未來趨勢個案情境演練工作坊。 林執行長在「歐盟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衝擊之因應對策」演講中,探討歐盟目前及未來如何因應全球暖化所造成之衝擊,特別針對歐盟再生能源之目標與因應措施、綠能經驗、產業趨勢作一完整論述,並特別強調『Stay Green』之重要性。陳飛龍會長以「全球氣候變遷對農畜產品的影響」為主題,針對其企業經營模式及農產品行銷通路等進行演講。因所屬產業為傳統產業,其產品涵蓋農產原物料眾多,為因應氣候異常對原物料供應之影響,企業必需分別提出長、短期不同的策略以為因應。陳會長表示,因為全球氣候異常對於農產品原物料的影響遽升,為因應此變化,如何提高南僑產品的附加價值以吸引更多客戶來源,便成為當前發展的重要課題。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和龍則以「太陽能發電產業與矽材料」為題,說明太陽能設備於全球能源的地位及未來發展趨勢。首先林總經理對其產業作一完整敘述,林總經理特別強調,太陽能發電的重要性。舉例來說,中國大陸目前是世界能源消耗最大國,但如果把中國境內沙漠千分之五的面積裝上太陽能發電設備,則足以供應中國全年的需電量。 參加研討的保研所二年級楊純佩同學表示:地球只有一個,隨著全球暖化所帶來的災害接踵而至,綠化、環保已不只是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政府應給予企業配套措施,協助企業加緊腳步,加入這一場綠色革命。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東森財經亦派記者至會場採訪,希望經由今日研討會活動師長、企業家、未來學者及不同專長同學的相互交流,能重新喚起大家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思維,並希冀能對EMBA同學在工作上有所啟示,能將所學得知識應用於企業。
2009-10-30
繼2年前推動的一人一運動之後,體育室為鼓勵全體本校主管養成運動健身的好習慣,特別依「體適能促進課程班」問卷調查統計,以票數最高的桌球、羽球、游泳三項運動開課,讓主管們每週上體育課。目前運動項目人數:桌球27位、羽球10位、游泳8位,包括校長張家宜、學術副校長陳幹男、學務長柯志恩、多位院長及系主任都加入運動行列。課程前後安排體適能測驗,項目包括基本的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及立定跳遠、3分鐘登階等測驗,目的是檢視各主管上完「體育課」後,體能是否進步。上週檢測結果,有些主管因平日有運動習慣,檢測出行動力年齡也很年輕,希望藉由體育課能讓他們的體能更加年輕;但有些主管因公務繁忙,久未鍛鍊身體,希望藉由體育課讓她們能增強體能,恢復年輕時的好體力。學校各項體適能儀器十分完備,不輸醫院或健身房,希望全校教職員工生主動參與運動,共同營造活力校園,才不枉費學校投入的心力。體育室主任蕭淑芬表示: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課程安排的目的是讓一、二級主管公務繁忙之餘,能多作運動,鍛鍊身體,並以最好的心情面對行政工作。
2009-10-27
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於10月15日起至11月8日止,舉辦「2009創意大賽」,結合明年本校60大壽的活動,邀請所有同學一同發揮創意,為淡江大學發想一個創意、酷炫的慶生Idea。第一名可獲得最高獎金一萬元;二、三名分別可得六千、三千元。另外,今年度活動也結合了「產學合作GOOD IDEA」的活動,希望大家除了為淡江大學祝壽外,也鼓勵大家為產學合作進行創意發想。不管是有趣的創意方案、創新產品的構想,還是從本校創新育成中心提供的進駐廠商名單,尋找產學合作Idea,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詳細內容請上網查詢http://show.gogo.tku.edu.tw。 本活動宣傳時間為本週二、三、四(10月27~29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及傍晚5時至6時;路線由文學館出發經福園至大學城。現場將有活潑可愛的壽桃人與大家同樂。也歡迎大家跟壽桃人合照,只要擺出創意的POSE,就有機會獲得每時段限量20顆的美味壽桃。
2009-10-25
本校中華民國校友總會第7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於10月24日(星期六)下午4時30分假高雄市慶富集團營運總部大樓(高雄市前鎮區復興四路一號)召開,由陳總會長慶男主持,會中邀請本校傑出校友財政部李部長述德演講,講題:我國財政政策與經濟展望;今年陳理事長任期屆滿,會中也選出下任新理事長羅森。 今年大會地點在慶富集團總部舉行,慶富集團總部是出自2007年建築桂冠普利茲獎得主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設計之智慧型綠建築。能佇足於慶富大樓欣賞本棟建築物特色與近距離的欣賞高雄港夜景,校友們深感機會難得。 此次活動除了中華民國校友總會舉辦會員代表大會外,高雄縣、市校友會也舉行聯誼活動,校友會於24日晚上安排騎腳踏車、河邊漫步愛河遊港、精品時尚百貨公司之旅三項活動;隔天安排參觀世運主場館、鳳山舊城(蓮池潭)、巨蛋時尚之旅、八卦海產午餐等,全部活動預計於25日下午2時結束,高雄縣、市校友會理監事代表為了迎接外縣市校友的來臨,展現南台灣的熱情,全員出席擔任招待工作,以凝聚校友力量,希望大家能夠在開會之餘也好好欣賞高雄在地之建設及美景。
2009-10-23
為創造、經營永續的校園,本校從改善「無障礙環境」及提供每個學生都舒適的「友善校園」,進而積極推動「安全校園」,去年11月中旬通過認證成為全世界第一所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大學。2009台灣國際安全學校暨安健學校論壇特別選定在本校舉行。10月23日的論壇計有來自國內、美國及日本的專家學者100餘人參與此盛會,其中包括美國兒童安全網絡教育發展中心的Ms. Ellen、亞洲安全社區網絡主席鄧華勝先生、日本大阪教育大學附小的藤田大輔校長等等;國內則包括推動國際安全學校的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論壇由本校張家宜校長與淡水鎮蔡葉偉鎮長共同主持開幕式,WHO國際安全學校委員會主席Mr. Max L. Vosskuhler也特別撥冗出席。會中安排「一所沒有圍牆的安全大學」、「日本大阪教育大學附屬池田小學安全教育課程設計分享」、「霸凌防制-建構安全的學校與社區之鑰」及「台灣國際安全學校暨安健學校成效」等4場專題演講。之後則進行分組討論及綜合座談。 本校總務長鄭晃二在「一所沒有圍牆的安全大學」的專題報告中指出,本校執行安全校園的核心概念:以有效率的方法為重點,並透過5E(Empowerment、Enable、Enforcement、Education、Environment)策略,來達到健康與安全大學之願景。為推動安全校園計畫,本校建立推動工作小組,一方面按照「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七大面向將本校原有組織進行任務分工,另一方面將議題、問題、對策、方案與評估機制進行系統性的整合。鄭總務長更以本校改造危險地區、將陰暗角落轉換為明亮環境、推動無菸害校園及夜間護送專案等實例,說明本校對於安全議題的努力與成果—就是要打造3低(Low Carbon、low Crime、Low Cholesterol)的安全校園環境。 本校張家宜校長表示:學校在追求教學卓越、研究品質及行政效能之外,同樣關心校園內、鄰近社區每一份子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因為健康與安全是維持人類生活最基本的條件,而安全學校的推動成功與否,其發展基礎必須建構在與安全社區協力之上。這也是本校能深獲蔡鎮長支持,與淡水鎮公所共同擔任淡水鎮安全社區與學校共同召集人,朝向成為地方與學校緊密合作改善地區安全的良好典範。所謂國際安全學校,絕不是學校100%安全而不發生事故意外,而是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之後,學校將會具備把健康及安全視為最優先考量的決心與努力;未來希望更多的學校、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參與,讓台灣安全學校的發展永遠走在世界各國先列。
2009-10-22
歐洲聯盟研究中心於20至29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辦「瑞士漫畫展暨歐洲主題講座」,展出瑞士12位漫畫家25張漫畫作品,並邀請校長張家宜博士、瑞士商務辦事處副代表Mr. Hans-Peter Fitze蒞臨開幕。參展漫畫家包括,漫畫敘事大師柯塞(Cosey)、得獎無數的新銳前衛畫家皮特斯(Peeters)、法國史上最暢銷漫畫書作者齊柏(Zep)等。展出漫畫以時間為主題,分幅創作、無文字單張圖畫呈現、傳達理念。展示期間每日定時播放瑞士、法國、德國及歐盟之影音介紹,並展出歐洲國家社會文化、旅遊觀光、留學教育等訊息。展出期間於黑天鵝展示廳安排瑞士漫畫(10月20日10:40)、歐盟獎學金(10月21日14:10)、歐洲旅行(10月27日14:10)及法國留學(10月28日14:10)等四場講座。參觀填寫問卷還可獲得限量小禮品喔,歡迎全校教職員生踴躍參與瑞士漫畫展暨歐洲主題講座各項活動。
2009-10-20
本校推動校園美化不遺餘力,1年多來由各學院利用校園建築物角落空間,設計師生休憩的新天地。目前在工學大樓6、7樓樓梯間,土木系博士班建築組四年級學生陳宏銘及建築系校友李振嘉,利用Form-Z 3D建模軟體模擬設計出最符合力學的作品「樓梯間的休憩裝置」,角逐美國Form-Z全球聯合學習計畫(Form-Z Joint Study Program)數位製造類獎項,在200餘個國際知名建築系所之參賽作品中拔得頭籌,榮獲首獎且為台灣唯一得獎的學校。兩位獲獎者將於22日赴美國芝加哥領獎。 指導老師建築系副教授陳珍誠說明,「樓梯間的休憩裝置」作品利用數位車床切割出有別於以往建築方正型態的擬自然形體,拼裝成樹林的形狀,「使座椅同時帶有藝術裝置的美感,達成以往手工設計圖無法做到的設計成效。」他們突破重重難題所設計出的成品,反而成為獨有的特色,如加工機器僅能裁切120公分長的物體,他們利用木板銜接、排列方式的改變,在接合點製作許多仿自然的曲線,製造出高達3米的有機裝置,而新工學大樓地板不平,他們另外在底部設計橫向的樑柱,也使作品多了防潮效果。他們希望運用巧思設計樓層角落,完善利用空間,除提供師生一個討論課業、休憩的地方外,設計作品所帶來的美感,能讓大家對美的體認,並延伸到生活的每個細節。 同學看見樓梯間的休憩裝置都感到很新奇,土木四蔡鴻祥吃驚的說:「既新鮮又有創意,能吸引別人的目光。」對於獲獎,陳宏銘對指導老師陳珍誠充滿感激:「老師由國外引進數位工具輔助設計,使淡江建築系不落於哈佛、賓州、哥倫比亞大學之後,從大學到現在,他總在背後默默支持我,也常與我們熬夜討論設計,非常感謝他。」陳珍誠感謝工學院院長虞國興的構想,提供同學一個更好的休憩空間而設計,卻意外促成得獎,特別感謝院上給予發揮的機會。 另外,建築五蔡靜緹作品「牆的織理性研究」蔡靜緹也以「牆的織理性研究」獲建築設計類佳作,他以25公分×100公分的紙張裁了50刀,利用切割出的紋理,將紙扭曲、拉扯成上百種形態,再從中選擇有組織性、視覺上有漸層感的作品,做成模擬的牆面,陳珍誠表示:「蔡靜緹繪製技術與設計創意皆達一定成熟度,繼續努力,前景可期。」第一次贏得獎項,蔡靜緹開心地說:「既意外又驚喜,也建立了信心,以後做每件事都會更加認真,對自己的期待與要求也跟著變高,希望能進步得更快!」
2009-10-16
98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於10月16日(星期五)上午9時起在淡水校園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行一整天,行政團隊、各院院長、系主任、秘書、教師代表共計188人齊聚ㄧ堂。 張創辦人於開幕致詞時,特別以「不驕不餒,勇往直前,再創新局」期勉全體同仁,勿忽視大環境的轉變,沉醉過去成功的慣性,而停止學習;另外創新應符合組織的核心價值,建立紀律和規範。創辦人亦提醒大家應檢視淡江現在是不是再一次攀到「S」型曲線的最高峰,如果答案是肯定,大家應該趕快找到新的第二曲線,發揮本校創校初期的開拓者精神和幹勁,以迎接淡江第五波另一個六十年的開始。 張校長家宜則以「國家品質獎得獎之後」為報告主題,首先以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柯林斯的三本書:《基業長青》、《從A到A+》、《巨人也會跌倒》的內容為例,說明獲選高瞻遠矚的18家企業、卓越的11家企業之成功特性,及11家卓越企業中由盛而衰的階段,提醒大家巨人也會倒下,組織應永遠保持警戒,不要陷入成功的陷阱。之後校長以本校獲得校外各項獎補助款及「2009年我國大學排名研究」報告,以總體檢的方式來分析本校的定位。此外,校長也以「高等教育質的提升」文章中所描述的邁向一流大學之關注面向與執行策略,進一步的在核心面、結構面、資源面、發展面等提出20個處方箋,希望全校各單位具體落實。最後校長強調學校持續精進卓越經營績效的最簡單方法—標竿學習,呼籲全校各單位採取「經營績效的比較」或「最佳實務典範學習」的標竿學習,並透過TRADE(Terms of Reference策略規劃、Research分析現況、Act蒐集及分析資料、Deploy執行最佳實務、Evaluate評估標竿成效),即刻起選定國內外各1所學校進行標竿學習,如此各單位才可塑身轉型,淡江再出發,由巨象轉變成獵豹。 一整天的研討會中,上午除張創辦人與張校長致詞外,會議開始由徐新逸主任說明研討會主軸,及進行3場專題報告,3個專題報告分別是教育學院院長高熏芳所提出的「數位原生:教學革新的啟示」,介紹1980年代出生又被稱為「網路原生代」的孩子們擁有哪些特質,學校環境、法規、課程科目與內容、教師能量與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方式與能力等應如何調整。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報告「精緻深化大三出國留學政策之成效,貫徹全面品質管理之精神」,主要在於檢討本校大三留學機制、國外大學留學輔導網站(TOTTO),及本校因應策略。最後則由行政副校長高柏園、學術副校長陳幹男、前文學院院長趙雅麗等3人共同報告:「60週年校慶回顧與展望」,深入探討如何籌劃本校60週年校慶各項慶祝活動及文宣主軸,以共同締造「淡江六十、保證品質」「淡江壯麗、名揚國際」之60週年校慶願景。下午的議程則由8個學院院長針對議題,各別主持分組討論、提出結論報告後,進行綜合座談。
2009-10-15
為吸取本校榮獲第19屆國家品質獎之經驗,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品管處吳青蓉副處長率領9位同仁於10月15日下午參訪本校。 主任秘書徐錠基在座談會上致詞時除了表達歡迎之意,並以「三次淬煉八年抗戰-淡江人的榮耀」影片,將本校準備申請國家品質獎之過程向參訪的外賓簡報。另外,徐錠基主任秘書針對「淡江大學推動TQM之歷程與成果」進行說明。之後進行意見交流,該公司提出本校獲奬的成功關鍵因素、現場審查及簡報注意事項、佐證資料展示、接待相關事宜等近二十個問題,徐錠基主任秘書及教育評鑑發展組白滌清組長均將本校的經驗一一的分享。對於徐主任秘書及白組長回應的內容,與會的外賓非常感動,感謝學校能將3次的經驗在短暫的2個小時中巨細靡遺的說明,這對該公司申請第20屆國家品質獎是最大的助益,該公司將帶著本校滿滿的祝福,勇往直前的邁向品質最高榮譽。最後徐主任秘書與外賓們在覺生綜合大樓前進行合影留念,整個參訪活動圓滿結束。
2009-10-12
為了豐富老師的語言教學模式,外語學院本學期成立「外語教學創意工作坊」,由西語系林禹洪老師擔任召集人,針對外語學院教師,規劃六週研習課程,包括教材設計、商用英文、會話口語的互動、文化教學及音樂學習等。10月12日中午12時將在外語大樓語言學習聯誼專區舉辦第一場研習課程。 外語學院院長宋美璍表示,教學工作坊藉由協力合作,讓老師互相觀摩,分享祕訣,「期能凝聚『外語人』的團隊感,增加師生互動,隨時進步,吸取最新、最有趣的教學方法。」林禹洪老師認為,外語學院各系雖因語種不同而在教學上各有差異,但其共通性都是外語教學,「我對第二外語教學法有些研究,也曾赴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教學一年,因此決定以『任務導向的西語會話教學』為題,分析任務導向教學法的基本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的教學活動,激發老師更多元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此外,學校教師教學發展組為協助教師教學,本學年推出一系列計畫方案,包括「學術一級單位辦理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研習計畫」、「良師益友傳承帶領制計畫」、「教學助理TA研習認證」、「教學工作坊」、「新聘教師知能研習會」及教學專題講座等活動。「學術一級單位辦理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研習計畫」係以院為單位,辦理教師教學專業相關活動,增進各院系教師同儕間專業之發展與經驗分享。「良師益友傳承帶領制」則由資深教學優良教師帶領新聘教師,以個別面談及團體活動進行,彼此交流互動並建立經驗傳承管道。希望老師或教學助理能多參與,不但強化專業教學知能,也能有創新的教學靈感,讓教學更順手。
2009-10-08
本校98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推動委員會第3次會議於10月7日下午在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舉行。會議首先由校長說明98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撰寫的過程、委員審查意見、及計畫經費等相關事宜;之後再由陳學術副校長報告計畫簡介、4個分項計畫主持人簡報及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業務說明;最後進行問題回應與討論。 本校98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以「深化全面品質教學,廣育心靈卓越人才」為總目標,透過思維創新、資源整合、循環改善之主軸方法,建立「精進教師品質」、「建構學習品質」、「貫徹課程品質」、及「創新視野品質」等4個分項計畫及13個子計畫,希望深化及落實「教師面」、「學生面」、「課程面」及「特色面」,以達全方位的教學體系。日後各相關單位將舉辦多項提升教與學的活動,相關訊息將公布於本校及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網站,並以電子郵件傳送,務請全校師生多加利用。 此次會議出席人員包括教學卓越計畫推動委會委員、各系所主管及單位秘書,全員參與的意義盛大。校長除指示各系所指派1位教師為教學卓越計畫聯絡人外,並請各主管詳細參閱修正計畫書之第3-9頁「委員審查意見」及第13-35頁「卓越計畫基本條件辦理情形」,儘速研議因應及改善措施。最後校長希望各單位能以顧客導向、顧客滿意為出發點,透過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標竿學習、創新突破及行銷推廣,將教學卓越的成果完整展現,以激發教師更多向上之能量、提供學生全方位的學習機制、給予學生彈性與多元之學習、培育具國際視野、全人特質與文化創意之專業人才,以打造本校全面品質管理的教學體系。
2009-10-05
本校建築系副教授康旻杰指導建築碩二林志潭等6人設計的作品《Spatial Limbo》(空間囹泊),日前參選「第四屆鹿特丹建築雙年展」,從來自各國280餘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特別優選,開台灣建築系在鹿特丹建築雙年展獲獎之先例!另建築系講師曹羅羿指導,7位建築系五年級生作品《Zhongxin》(重購中心村落)也入圍參展名單,作品將在鹿特丹RDM Campus學校展至2010年1月10日。 本校建築系15位師生於9月19至28日赴荷蘭參展,鹿特丹建築雙年展為國際重要建築展覽,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齊名,許多世界知名建築系皆申請參展。過去,台灣只在2005年曾由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和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合作作品《海洋台灣》受邀參展,今年淡江一舉入圍2件作品,件數與美國哈佛大學、荷蘭台夫特大學相同,顯見本校建築系設計水平在國際上備受肯定。 《Spatial Limbo》由康旻杰指導碩二林志潭、系友陳俊彥、陳鏞宇、何炯賢、柯鈞耀、林詩祥等6人設計,探討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未與都市開發齊頭並進的空間,他們選擇工業遺址新竹海軍燃料廠、台北萬象大樓的低樓層、台北臥龍街山坡自力營造聚落、基隆和平島的濱海坡地等4個都市邊陲地帶為基地,細微觀察當地人民特有的生活模式、地景、文化,設計出富涵人道主義的空間、裝飾、景觀等元素,用大量文字與影像交錯的展示手法,呈現別於以往的概念。 陳鏞宇說:「我們花了近半年才摸索出作品可行的方向,長時間的觀察與理解,讓我開始以不同的態度看待這樣的邊陲地帶。」康旻杰老師興奮地表示,作品引起評審的熱烈討論,去年威尼斯建築展策展人甚至說,11月會主動來台灣看這些地方。他說:「由於哈佛、柏克萊大學等強敵環伺,原本沒抱期待,當淡江被喊出來,大家還覺得莫名奇妙,我們花極少資本從這些勁敵手中奪得獎項,特別榮耀!」參展同學們皆對此次獲獎感到意外且驚喜,陳鏞宇開心地說:「一起到荷蘭接受不同的文化衝擊後,我們又掀起創作的衝動!」 《Zhongxin》則以台北完整保存的眷村「中心新村」為基地,呼應鹿特丹建築雙年展「開放城市‧設計共生」主題,建築五謝仲凱、張維茹、范舒雅、李健竹、鄧振甫、柯威任、張珳彪7人分別設計有關眷村的7個作品,找出保存與活化中心新村的可能,並用設計喚醒大眾對眷村的關注。如張維茹便留下眷村圍牆,拆除先前的老舊屋舍,將空地設計為眷村公園,她說:「我們研究台灣眷村人民的生活模式,希望運用設計留下眷村獨有的歷史。」
2009-10-02
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於9月30日中午在外語大樓地下一樓,舉辦外籍生中秋餐會,讓外國學子聚在一起體驗中國傳統節日。餐會由音樂表演拉開序幕,來自德國的中文一博飛利帶來當地樂器「風笛」演奏,歐洲中世紀優美組曲令人聽得如癡如醉;席間除了豐富的餐點,還有月餅、文旦等應景的食物,幾名外籍生還逗趣的拿起柚子皮戴在頭上,過節氣氛相當濃厚;來自海地的財金碩一艾米勒表示,活動前戴副校長解釋過這個節日的由來,才讓我們更明白這個聚會的意義,入境隨俗,大家能因此相聚覺得很開心。國交處主任李佩華表示,別於以往,這次設計的活動除了歡度中秋,也代表歡迎新同學的加入,並鼓勵外籍生多參加國交處舉辦的各種體驗活動。 在中秋節這個全家團圓的節日裡,雖然各個離鄉背景到淡江的外籍生無法和家人相聚,但每一位學生皆能感受到淡江這個大家庭帶給他們的濃濃人情味,各國的外籍生們也趁此機會互相交流,本校深耕國際化又添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