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1
127號店屋本身為超過百年的建築,為連結迪化街與民樂街的都市走廊,以往商業活動繁盛,如今卻隨時間遷移而沒落,建築系副教授王俊雄看中其地段及長條型空間極具展演與各式教學的潛力,故與系上老師討論申請經營,將三層樓高的建築劃分為展場、教育空間等公共場所,以及淡江建築系專用育成中心,並與淡水古蹟園區博物館、地下流設計師交流會等團體合作,引進劇團及藝廊,舉辦不定期展演,期望凝聚公眾的力量,讓沒落的迪化街再現風華。 建築系在歷史保存、社區參與方面已累積20年的經驗,此次除了淡江師生外,還召集其他藝文團體幫忙,懷抱1+1>2的理想,期望將公店聯手打造成一個具有社區凝聚力的公共性建築。「127號公店」已有十川建築工房、拾棲劇團、手牽手設計工作室等三團體長期進駐使用,此三團體皆由建築系系友組成,將在育成中心厚植經驗和實力,讓學生時代的夢想實踐成理想! 日前建築系在迪化街127號公店舉辦「Architorture-建築折磨」畢業成果展暨畢業典禮,建築系師生、系友的設計作品將齊聚一堂,展至27日止。6月12日吳光廷主任將畢業證書綁在魚竿上,讓大家在台下搶奪之外,還會播映5年來在建築系的生活血淚史,呈現建築系學生從沒日沒夜的設計生活中解脫的感覺。此外,20日邀請建築系助理教授龔書章和建築師孫德鴻對談「台灣的未來在澳底」。 店長王俊雄副教授表示,127號公店將提供年輕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理想的創作環境,為迪化街帶入非商業性的藝術活動,注入人文氣息,而展覽與教學活動結合的常設性空間,也將讓建築系課程更多樣化,進而創造出無數的可能性。建築系畢業展指導老師賴怡成副教授也表示,學生將迪化街的特色與社區文化相互融合,設計出互動或非互動的展覽空間,讓參觀展覽民眾了解迪化街隱藏的傳統。建築系系友柯濬彥參觀公店後形容:「這是一間最棒的藝廊!少了玻璃牆的阻隔,動線流暢,氛圍也相當舒服親切,讓人在逛街時很自然的就走進去參觀而沒有壓力。」
2010-06-15
「2010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台灣區選拔賽,初賽於北中南3區分組進行比賽,上萬名同學參加激烈的初賽,之後選出54校276位同學晉級全國總決賽。本校參賽之林資閎、曾莛雅自晉級全國總決賽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EXCEL、WORD冠軍。他們兩位將於8月代表台灣前往美國猶他州,與來自70多個國家的頂尖高手爭奪世界冠軍寶座,將爭取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 鑒於就業市場以專業技能為重,考證風潮快速漫延全台,為增加同學的工作機會,本校生涯規劃暨就業輔導組這學年特別舉辦TQC(企業人才技能認證)研習,上課內容以Microsoft Office認證為主,課程師資陣容堅強,由曾在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獲獎的資訊系講師陳智揚及統計系校友劉文琇授課。 林資閎與曾莛雅兩位同學在TQC研習課上表現十分優異,參加初賽並晉級全國總決賽後,再由本校資管系楊明玉老師特別訓練。楊明玉老師訓練時要求學生將解題當成遊戲,不斷練習企業人才技能認證、全國技能競賽歷屆試題及電腦軟體應用等題目,她肯定地說:「兩位學生基礎相當紮實,觀念建立與臨場反應也非常良好,看到學生拿到冠軍,十分欣慰,未來也將持續再指導學生參賽。」在準備過程中,資訊中心教學支援組的支援幫助極大,使學生有場地能練習。對於8月爭奪世界冠軍寶座,兩位同學將持續在題意充分了解並掌握解題訣竅方面再下工夫,以掌握致勝關鍵。
2010-06-12
98學年度畢業典禮於6月12日上午10時在淡水校園紹謨紀念體育館舉行,今年包括蘭陽校園共7千多名畢業生,將領著全校師生的祝福,踏上嶄新的人生旅程。原本安排上午9時的「校園巡禮」,因天雨取消,改由畢業生自行至紹謨紀念體育館就位。 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典禮開始前由學務處策劃,安排合唱團、熱門舞蹈社、跆拳道社、舞蹈研習社、體適能有氧社等社團帶來精采的表演,給畢業生一個驚喜。典禮由張校長主持,張創辦人、本校中華民國校友總會羅森理事長亦於會上致詞;此外,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也蒞臨現場代表貴賓致詞。林次長的女兒,本校德文四林琬津同學學業第1名畢業,優異的成績而獲得本校創辦人獎,典禮上父女同台傳為佳話。學業獎、操行獎、體育獎及畢業生服務獎則分別由產經系四王冠婷、全球化政治與經濟學系四鄭宇博、保險四徐湘婷及企管四李岱珈代表上台領獎。今年最特別的是因院而異博士班撥穗及領證的音樂,本校安排文、理、工、商、管、外語、國際等院各播放梁祝、星際大?、無敵鐵金鋼、MONEY、大黃蜂進行曲、歌劇魅影、We Are the World,以營造歡樂的氣氛。 畢業生致詞由德文四范艾?、財金四徐宛琪、會計四陳佩君代表,引領師生一同回味四年淡江生活的點點滴滴。為期許畢業生帶著學校「企業最愛13連霸」的喜悅及肯定,行囊滿篋,昂首闊步,接受新的人生挑戰,典禮最後由合唱團帶領畢業生一同高唱《放心去飛》的驪歌,溫馨感人的典禮也在驪歌聲中劃下完美的句點。
2010-06-11
6月10日晚上7時在學生活動中心,浙江大學文琴交響樂團與本校合唱團、國樂社、口琴社及弦樂社共同演出,帶來「浙大與淡大五虎崗音樂友誼之夜」,濃濃的音樂風讓現場與會者陶醉不已。此次浙大來台僅挑選3所大學演出,此為本校首次由大陸學生組團表演。浙江大學文琴交響樂團演出曲目包括:《歌劇魅影序曲》、《鄉村騎士間奏曲》、《幽靈公主》、《紫竹調》、《德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等;本校音樂性社團演出曲目包括:《雨中即景》、《絲路駝鈴》、口琴四重奏、《挪威舞曲》、《Haydn 49第四樂章》等。兩校表演現場氣氛到達了頂峰,觀眾熱烈的掌聲久久不絕於耳。
2010-06-09
資訊工程學系舉辦之「2010資訊週」活動多元且豐富,除邀請中華電信副總經理黃子漢、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等人蒞校演講外,知名廠商如中華電信、友旺科技、華電聯網等都參展。 資訊週於週三(9日)上午10時30分在工學大樓3樓中庭舉辦開幕式,由張校長、高副校長、戴副校長、工學院虞院長以及資工傑出系友共同剪綵,活動包括資訊證照說明會、考試經驗分享、就業面試座談會等,邀請畢業系友及研究生與同學交流;會場亦將展示大三生專題、研究室成果以及資訊概論優秀作品。資工系系主任郭經華表示,這次特別邀請大三同學家長前來參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研究成果,另邀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所教授陳攸華,分享人生心路歷程。
2010-06-07
本校海事博物館成立於民國79年6月6日,是國內第一所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前身是商船學館,由長榮海運公司董事長張榮發先生捐建,是本校航海、輪機系學生上課與實習的場所,培育了許多海事方面的專業人才。館內展示古今中外各類著名船艦模型60餘艘,皆為本館創辦人林添福博士委請專人手工打造,按原比例縮小,細緻而真實,艘艘具有特色,值得仔細玩味。 在本校張創辦人的支持及已故林名譽董事長添福先生的領導與歷任館長、主任之努力經營下,海事博物館走過了成果豐碩的20個年頭。在舉辦20週年回顧展開幕典禮的同時,除了進行著名牙籤藝術家蔡政欽先生作品「同游」的捐贈儀式之外,學校也邀請航海、輪機系友回娘家一同歡慶,獲得熱烈迴響。本校航海與輪機系成立於民國65年及66年,至民國75年9月停止招生,共有航海系10屆、輪機系9屆,畢業生合計約700名,系友遍及海內外,多居航運界要職,6月5日上午舉辦的「海事博物館20週年館慶回顧展」暨「航海、輪機系友回娘家」活動,特別延至11月8日展出海事博物館大事紀、開幕情形及歷年活動成果。
2010-06-05
在銅鑼響聲中,蘭陽校園開?畢業典禮一系列的活動,由校園主任、院長、系主任及師長們引導畢業生進行校園巡禮,登大階梯俯瞰蘭陽平原,遠眺龜山島,穿越宿舍前平台,走下象徵淡江精神的克難坡。兩旁學弟妹一早就守候在此等著送花,獻上祝福與擁抱。校長張家宜博士率副校長暨貴賓在強邦國際會議廳前恭賀畢業生。10時進入典禮會場,典禮主持人周志偉博士以英文開場,張校長、來賓、校友及畢業生代表依序致詞。 今年社區發展學院首屆38名畢業生全數參加畢業典禮,社發院採進學班學制,假日上課模式進行,學生大多是蘭陽在地人。家住羅東的休閒系黎喬泰同學,因罹患基原性肌肉萎縮症,肢體無法自主活動,4年來都由媽媽接送上下學。樂觀開朗的他,從不怨天尤人,學習力旺盛,在校表現優異,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和同學互動良好。剛毅不撓的學習態度足為同學楷模,張校長特予精神勉勵,將步下講台,為他頒發畢業證書,並向黎媽媽致上敬意。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博士以私人興學回饋鄉里的美意,在此得到完美的註腳。 送往迎來,美景依然,今年畢業典禮的主題是「天上人間何處去,大鑼神仙下凡來」。在銅鑼聲響撼動下,畢業同學不捨蘭陽校園如詩如畫的美麗景緻,揮別如膠似漆的同窗情誼,勇敢地走入凡間。相信在蘭陽優質的學習環境中孕育出的淡江人,個個都是創意十足的社會新鮮人。 有別於傳統的畢業?項,蘭陽校園獨特的「青出於蘭」獎,其中「青出於蘭-傑出獎」由網路票選產生,共有4名得?人:旅遊與旅館管理學系吳哲翰同學、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黃嘉民同學、服務業經營學系邱琍敏同學、景觀建築與管理學系林朝木同學。其他還有「青出於蘭-學分獎」、「青出於蘭-創新獎」、「青出於蘭-才藝獎」、「青出於蘭-國際獎」、「青出於蘭-開卷獎」、「青出於蘭-勤學獎」、「青出於蘭-成長獎」等?項,因事前保密到家,無人知道評審結果。會場帶著濃濃的奧斯卡?頒?典禮氣息,被提名者屏息以待。當典禮主持人拖著長長的尾音報出the winner is…,接著全場既緊張又刺激地尖叫、恭賀聲不斷,得?的同學上台用英文發表得?感言。最後由校長張家宜博士親自為每一位畢業生頒授畢業證書並合影留念。在高唱校歌及蘭陽之歌“I have a dream”中,畢業生將帶著師長的祝福,完美結束一個溫馨又難忘的畢業典禮。
2010-06-03
日前由中央廣播電台主辦的「拯救地球大作戰—2010外籍人士說國台語演講比賽」,本校中華語文研習班的古艾柏同學參加比賽。古艾柏同學在決賽時精心準備,臉上畫著迷彩,打扮成地球,以國台語交雜,向聽眾說明拯救地球的重要性,豐富的肢體語言頗受好評。古艾柏感謝本校中華語文研習班的王贊育老師的教導,他表示王老師每次都很努力的解釋每一個中文的意思,讓學生能充分了解、吸收。成人教育部主任施國肱對於學生獲得這樣的佳績,十分欣喜,他指出,成教部在設計、規劃華語文每一期的課程及教材時,完全站在學生的立場考量。教師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導方式,讓外國同學能逐漸熟悉中文,從一開始強調的「說、聽」,到進階的「讀、寫」,每個細節都注意到,讓外國學生們能學得踏實、學得更好。
2010-06-01
本校「教育部98年度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經費訪視活動」,於本週二(6月1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在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行,有5位教育部訪視委員蒞校進行訪評,由校長張家宜主持,全校一級單位主管、秘書及相關人員參與座談。 本校98年度校務發展計畫獲教育部補助1億3仟5百餘萬元,訪視重點為:「經費規劃與執行」、「經常門及資本門執行情形」、「學生事務及輔導工作推動之執行情形」及97年度經費訪視意見改善情形等。上午由張校長針對「98年度教育部獎勵校務發展計畫經費」執行情形進行簡報,接著由訪視委員進行資料訪查、圖儀設備抽查;下午抽點師生各5至10人進行晤談;最後進行綜合座談,除交換意見,也提出訪視建議。 教育部98年度獎勵本校校務發展計畫經費對於本校在各項政策推行上是一大助益,例如電腦設備更新、購買授權軟體、新聘老師改善師資結構、補助社團購置相關器材及設備、充實圖書資料及期刊等,有助於營造優良學習環境。此次本校也配合教育部訪視,各單位積極進行相關準備,並根據之前委員訪視所給予之建議持續改進,期望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2010-05-31
本校秉著「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配合教育部政策在1969年首開招收盲人就讀中文系之創舉,與推動電腦化教育。在全校師生努力下,電腦化教育及視障教育均有顯著成效,因此獲教育部及電信業者的肯定給予經費支持與積極投入中文盲用電腦研製及推廣服務。 5月29日(星期六)上午10時整在中華電信總公司(台北市信義路一段23號B1F喜憨兒烘焙屋前大廳)舉辦「無障EYE資訊圓夢成果展」,本校張家宜校長與中華電信公司呂學錦董事長等主管親臨致詞。現場展示的系統包括:視障遠距電話客服系統、視障「聽打快手」服務系統、盲用電影播放系統、網路即時通訊、網路博覽家、盲用KTV播放系統、無障礙語音閱讀方案及弱視輔具介紹等8項。其中,電信業者與淡江大學合作研發首套「視障遠距電話客服系統」,目前已有6位視障者從事中華電信客戶滿意度調查工作,並分別在台灣與菲律賓成立「ADOC2.0視障遠距工作中心」,以縮短數位落差,創造數位工作機會,99年將進一步推廣至大陸北京,以嘉惠更多的視障者。今年初步完成的研發「聽打快手服務系統」、「盲用電影、KTV播放系統」的目標,除了拓展視障者工作領域與機會外,更實現盲胞獨立欣賞電影之夢想。 本校盲生資源中心的這一群身心障礙者透過無障礙資訊的研發,與大家分享圓夢的成果,讓參加者為之動容,因為無論是否有視覺或肢體上的障礙,人生本來就像跑一場障礙賽,能克服先天的障礙,竭盡所能發揮所長,將可開啟另一條迥然不同的景緻。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系統工程師張金順表示:「以往我們很渴望與一般明眼人一起觀賞電影,但礙於許多影片為外語發音,視障朋友不易了解對話內容,現在有了『盲用電影播放系統』,能和大家一起欣賞、討論經典電影的感覺真好!」而中華電信研究所張光耀副所長表示:「中華電信公司長期關懷視障者就業和生活品質,去年提供6位視障者工作機會,中華電信與淡江大學預定今年研發完成視障者專用的聽打系統,將有助提升其就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如會議記錄聽打、字幕聽打等工作。期待各企業能提供視障者更多機會,以開放新就業職種。」
2010-05-27
體育室主辦的水上運動會來了!水運會於5月26日中午舉行,比賽項目除了有今年新增加划船競速項目外,也包括教職員及學生組競賽。由於今年和真理及聖約翰大學簽署「北海岸運動聯盟」,因而特別增加校隊代表的公開男女組,讓三校來場水上的華麗競賽,使得今年的水上運動會精采無比。張家宜校長為鼓勵此項活動,特別撥冗參加自由式A組競賽並榮獲冠軍;其他如柯志恩學務長、康尚文研發長、徐新逸主任、李佩華主任等主管及其他教師職員亦紛紛加入比賽,平日看起來溫文儒雅的主管及教職員們,搖身一變成為游泳池的佼佼者,讓人大開眼界! 此次比賽最大贏家為公開女子組本校游泳隊陳泓潔 共囊括4金 為本屆水運會個人獲得金牌數最多者,一般女子組日文系一年級的鍾韻琳同學也不惶多讓共獲得2金,公開男子組方面由本校游泳隊黃新智獲得2金最多,一般男子組則由參加水上救生社的經濟系一年級陳楷竣獲得2金為最多。學生組總錦標則由參與本次賽事人數最多的水上救生社獲得。教職員方面最大贏家為康尚文研發長獲得男50公尺自由式金牌及50公尺仰式金牌,梁德昭老師則是獲得男50公尺蛙式金牌及50公尺自由式銀牌。張校長獲得女50公尺自由式金牌,柯志恩學務長則獲得女50公尺蛙式金牌。 紹謨紀念游泳館位於學校正門旁,完善的設備能讓教職員生一眼就愛上它。不論是梳妝台、座椅、吹風機、鞋櫃、密碼鎖置物櫃、更衣間及乾濕分離衛浴,都可看出學校的用心。游泳池在二樓,水質清澈乾淨,池底是水亮的碧藍磚,並有快速水道、殘障人士入池設計、全天候救生員與冬季溫水設計。體育室蕭淑芬主任表示:舉辦水上運動會的目的是希望全校教職員生充分利用本校完善的場館設施,培養對運動的興趣與習慣,使大家能五育均衡發展並成為允文允武的淡江人。
2010-05-25
由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發展協會、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本校與四川大學承辦的「川台高校校長論壇—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校社會責任研討會」,於24日下午2時,在福華飯店舉行,由校長張家宜主持,期望透過交流探討教育與社會發展應有的責任,並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式,促進教育交流合作。包含台灣政大、交大、逢甲等31校校長、教育人士,以及四川省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及成都中醫藥大學等34位教育界人士與會。 為進一步拓展本校與四川地區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四川大學謝和平校長等一行33人,特別於25日上午10時蒞校參訪,由張校長在驚聲國際會議廳主持簡報及座談,針對學術、教育議題進行交流。簡報及座談之後首先安排外賓參觀覺生紀念圖書館,黃鴻珠館長將覺生紀念圖書館如何透過學術資訊的卓越管理及高品質的資訊服務,以支援本校四個校園的學習、教學、研究、服務之作法項外賓們報告。此外為讓外賓們體驗淡江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抱負與理想,安排外賓參觀全台獨一的宮燈教室,在這古色古香的建築裡傳出琅琅的讀書聲,讓外賓留下深刻的印象。參觀完淡水校園之後,校長並於福格飯店設宴款待外賓。
2010-05-21
為了讓全校教職員生及社區民眾認識台灣當代知名水墨畫家的作品,本校特別與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合作,擴大舉辦「台灣鄉情水墨畫」巡迴展,並於21日上午11時在文錙藝術中心舉辦開幕茶會,邀請參展水墨畫家之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現場揮毫,同時為大家介紹畫作的意境。 台灣當代水墨畫受國際上現代藝術潮流影響,將西方的技巧、觀念加諸於水墨畫表現,然而,就水墨繪畫的本質與精神觀察,這些作品仍然保持了水墨繪畫的創作觀和審美實踐。此次「台灣鄉情水墨畫」巡迴展,邀請國內畫壇重量級藝術家如李奇茂、蘇峰男、黃光男、羅振賢、涂璨琳、蔡友、林昌德、林進忠、黃才松、蕭進興、陳朝寶等11位水墨畫家及其他參展畫家,聯合展出79件作品,畫作內容運用了山水、人物、花鳥等表現題材,以創作者個人獨特的風格,表現出畫家們對台灣的認識、理解、觀察甚或反省。本校文錙藝術中心並於當日下午3時10分舉辦「校園裏的文化產值」專題演講,邀請全校師生、社區民眾一同賞畫並體驗豐盛的心靈之旅。 成立十餘年的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理事長黃光男特別籌畫「台灣鄉情水墨畫」巡迴展,3月起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淡江大學、正修科技大學、靜宜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及明新科技大學等7所大學巡迴展出。張家宜校長期待本校文錙藝術中心與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多進行藝術交流,共同為推廣藝術教育並深植校園而努力。
2010-05-19
本校去年在40多所公私立校院中脫穎而出,為全國唯一獲得「教育部98年度獎勵學校體育績優團體及個人評選」的大專校院,且因體育設備完善、課程與師資優良,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部特別安排於5月19日下午參訪本校。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於1963年,為研究型綜合大學,校園面積143公頃,俯瞰吐露港,是全港最寬廣、最綠意盎然的校園。該校師生來自世界各地,本科和研究生共達二萬餘人,其中約三千人來自香港以外的不同國家和地區。香港中文大學設有八個學院,書院制是該校最大的特色,在香港大學中屬獨一無二。現有的書院計有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等9個書院,與大學相輔相成,提供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懷輔導。 外賓於5月19日下午蒞校參訪,本校戴萬欽副校長親自於體育館SG319會議室歡迎盧遠昌主任等一行來訪並主持簡報。兩校針對彼此的體育現況及特色進行熱烈討論,其中交流的議題包括「兩校現正推動之重點體育業務及其內涵」、「兩校學生選修體育課程情形及學習狀況」、「兩校特殊體育課程或其他體育特色」及「兩校體育推動之未來展望」等4大項。因兩校均為滿足學生學習與生活所需,校內有齊備的設施,包括一流的圖書館,另有文物館、音樂廳、游泳池、運動場、網球場、壁球場、水上活動中心和健身室等,故激盪?許多交流的火花,為日後持續交流打下非常好的根基。 兩校體育座談之後,體育室安排外賓校園特色導覽,海事博物館及文錙藝術中心之展覽,讓外賓能親受校園藝術及文化學風。校園特色導覽之後,安排外賓參觀體育課程及體育設施,體育室將本校一場兩館(運動場、體育館及游泳館)齊全的設施,及「三必一選修」制度之體育課程(網球、壘球、游泳、籃球、羽球、排球、體適能、桌球、跆拳)等上課情形真實呈現;除讓外賓了解本校挹注體育設施、師資、課程與活動等方面的不遺餘力外,更要讓外賓明瞭本校如何培養學生在不同時期對運動的興趣與習慣,成為允文允武的淡江人。參觀完淡水校園之後,外賓前往淡水漁人碼頭感受淡水的山水美景。晚間副校長並於海宴餐廳設宴款待貴賓。
2010-05-17
外語學院6系聯合舉辦的「P.S. I Love You」外語週活動來囉!今日(17日)中午12時在外語大樓前的噴水池舉行開幕典禮,有西語系女孩們所組成的樂團「ojos」等帶來精采的表演,還有參選外語學院之花的6位系花來向大家拉票,不同風格的正妹,希望全校同學前往海報街投票。即日起至週五(21日),6系亦將在海報街販賣各國美食,系花們也將與你一起玩賓果遊戲;17至19日晚上7時,商館B119將播放「巴黎夜未眠」、「想飛的鋼琴少年」,以及「現在很想見你」3部電影。令人期待的「外語之夜」則將於20日晚上6時30分在學生活動中心開唱,邀請到藝人范瑋琪及Magic Power到現場演唱,並在當晚票選出外語學院之花。
2010-05-13
由教育部指導、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主辦的「98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於13、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覺生國際會議廳展開。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自78年起輪流由各大專校院主辦,今年已是第23屆會議。本次會議邀請3位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安排美國匹茲堡大學圖書館館長Dr. Rush Miller以「大學圖館的未來」為題,共同探討圖書館如何因應外部變化及危機;台灣大學圖書館長陳雪華教授分享「e-Research與圖書館知識服務」,以思索如何善用鉅量的原始數位資料(raw data);美國Emory University 王雪茅教授則將探討數位化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為擴大各館的參與度,本次會議規劃多元的進行方式,除專題演講外,另安排「座談及交流」、「分組討論」、「經驗分享」等單元,讓各館針對相關議題充分討論及交流,討論主題如「新生代館員知能的培育」、「聯合典藏及電子資源採購」、「數位出版對圖書館的衝擊」、「圖書館績效評估」、「空間改造」、「機構典藏與世界網路大學排名」等,均為目前圖書館所關注的問題。本次會議精心策劃安排專題演講及相關議題的討論,就是要提供大專校院圖書館有良好的發展方向、推動方針與借鏡。 本校圖書館館長黃鴻珠表示:數位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圖書館的營運一再被強調以讀者為主,如何拉近圖書館的服務與讀者需要的距離、增強使用介面的功能就成為各校圖書館發展的重點。希望能藉由一年一度的聯席會,讓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圖書館未來發展及校際之間的合作;更期盼藉由館與館之間的經驗分享,針對大學圖館的未來、圖書館創新服務的發想與設計,彼此觀摩學習,以利各校圖書館達到資源有效利用、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增加學術產出、與促進社會及國家的發展。
2010-05-12
古典詩創作者蔣國樑先生於上月不幸車禍過世,家屬為了延續他對古典詩的創作熱忱,捐款本校中文系新台幣50萬元,成立「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基金,5月11日(二)下午2時30分假L522會議室舉行捐贈儀式。 出席捐贈儀式的是蔣國樑先生的妹妹?國榆、?國蓉女士,她們表示:哥哥從小就喜歡創作古典詩,但因為環境的不允許,直到退休後才有時間和機會接觸民間古典詩創作的團體,並在網路上和詩友們交流。在偶然的機會哥哥參加本校中文系驚聲詩社舉辦的成果發表會,對同學們之高詩作水準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哥哥生前原本打算將自己的創作集結出版,邀請本校中文系顏崑陽教授寫序,哥哥與淡江的淵源讓她們決定捐款給中文系。 促成此次捐款的中文系教授陳文華表示:驚聲詩社同學每年在全國各大古典詩創作比賽皆有亮眼成績,為了鼓勵更多同學投入創作古典詩的行列,未來將利用這筆捐款,每年舉辦「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屆時也希望家屬可以親自來頒獎。
2010-05-11
本次畢業成果展邀請張家宜校長及高柏園副校長等主管蒞臨現場並主持開幕式。展覽主題為『媒介現』,象徵在當今藝術、文化與科技邂逅之後,媒介之間早已突破傳統生硬的彊界,新媒體已不再是單一資訊載體的呈現,而是跨媒材的多元表現。本次展覽的視覺設計以蓬勃生長的生命體作為視覺意象主體,隱喻資傳系學生融會了傳播、藝術與科技的知識,在離開母體前的畢業作品中將展現資傳系學生獨特的創作思維,並期許這群充滿生命力的資訊傳播新生代未來在各個領域將發揮不平凡的影響力。 展覽內容主要分為互動組、動畫組、品牌行銷組及論文組。互動組包括學生自製的音樂遊戲機台、客製化擴增實境的可愛卡片以及DIY多點觸控平台,可以與朋友一起在這些裝置前互動體驗,增進感情。動畫組不僅包括2D動畫、3D虛實整合動畫以及偶動畫,並利用Arduino電路板來製作互動動畫,藉由動畫創作來傳達人際關係、資源回收或網路成癮等不同的想法。品牌行銷組以自創品牌及系列商品設計為主,透過網路科技來行銷品牌的特色。而論文組則分別以質性及量化研究方法,透過訪談法來探討國內iphone用戶與美國使用因素的比較分析、Facebook網路遊戲的線上社會支持對實際人際關係的影響以及社群網站服務品質滿意度研究。 資傳系此次畢業展並將於5月28日至30日移師台北光圈(台北市博愛路25號1樓)展覽廳舉行校外展覽,開幕茶會於29日中午12時10分舉行。5月29日與30日校外展覽中特別與社團法人台灣奧林巴斯數位影像學會合作承辦一場『在.不再?』大地印象互動數位攝影展。展覽有別於以往的傳統畫框式靜態攝影展示,而是將攝影師的作品設計成互動電子書方式來展出;同時在校外展期間也安排了奇銳科技技術工程總監及威格整合行銷顧問公司執行副總與大家分享3D立體電影的製作技術以及整合行銷的產業生態。
2010-05-10
每年5月9日歐盟皆舉辦「歐洲日」紀念相關活動,除開放官方機構執委會、議會及理事會(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供民眾參觀,並且現場提供歐盟各式免費紀念品讓參觀民眾索取,吸引眾多國際媒體的目光,同時達成歐盟的活動更為各界人士所熟知與認同。為此,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本校歐洲研究所與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共同合辦研討會。研討會於5月7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外交部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2F國際會議廳(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280號 )舉行,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邱仲仁大使、歐洲經貿辦事處Guy Ledoux處長(歐盟駐台代表)、淡江大學張家宜校長等人蒞會。 由於長期以來,臺灣和歐盟有密切的經貿、科技與人員的往來,而且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2008年歐盟執委會決定在臺灣設立歐盟研究中心,以增進臺灣人民更為認識歐盟所從事的工作。同時歐洲主要國家以及歐盟執委會在台灣皆有設置代表處/經貿辦事處,對台-歐關係的發展甚有貢獻。此次研討會本校特邀產、官界專家貴賓與會討論以期發揮產、官、學界研究交流之綜效。 歐盟方面的代表,有歐洲經貿辦事處副處長Mr. MACZAK、歐洲商務協會理事長Mr. Winsor,我國官方代表出席有國貿局張俊福副局長與立法委員黃昭順,以及政大張台麟教授,將各自發表台歐盟貿交流、歐盟整合經驗與ECFA、台歐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等之見解。此外更對歐洲聯盟在經濟上展現的柔性實力進行分析與解釋,對於共同市場與歐元的作用做深入的探討,同時進行實證分析。 本校是國內唯一有歐盟資訊中心的專門研究學校,圖書館、歐研所與歐盟研究中心於5月4日至8日配合歐盟每年5月9日「Open Day」,淡江率先舉辦歐盟週系列活動;7月再舉辦Summer School;未來將再舉辦Weekend School,提供社會人士在職進修的機會,另外也將以現有的歐盟研究優勢,出版歐盟相關叢書及教科書,將校內、外努力舉辦各種靜、動態活動,傳播歐盟專業知識給台灣民眾,希望大家能對歐盟的形象、專業更了解。
2010-05-06
春暉週暨菸害防制成果展於5月4日至6日假覺軒花園教室陽光展開,5月4日上午11時張家宜校長親臨會場主持開幕式,行政副校長高柏園、軍訓室陳國樑主任暨軍訓室全體同仁均到場參加。 活動一剛開始由春暉社同學動「甩開棉被、陽光一下健康操」,接著張家宜校長帶領師長剪掉長型巨菸,展現本校「向菸說不、健康邁步」的決心,會場中也表揚年來在校園推動菸害防制及春暉專案表現優異企管系4年級馬郁翔等共計26位同學,並播放春暉社本學期主辦的「下一幕,你導」春暉創意短片得獎作品,呼籲師生反菸反毒,獲得廣大迴響。張校長在致詞時除了感謝教官室同仁辛勞也表揚春暉社同學近年來在校園推動反菸反毒等各項活動的努力與用心,使得嚴肅的反菸、反毒議題能夠以最活潑生動的方式推展,從陽光大使選拔到各種活動辦理頗具特色,也獲得教育部評鑑為特優社團,目前淡江大學是健康安全校園,各項活動將會持續辦理,目前歐洲中小學都在做反菸反毒活動,所以這不僅是全國性的活動更是國際性活動,期勉春暉社日後能不斷創新,繼續努力。開幕式尾聲,春暉社同學在母親節前夕特別準備了祝福卡片與一束馨香感謝淡江母親張家宜校長對春暉社的支持與鼓勵,更感謝校長對學校的努力經營,使每位同學都能在越來越好的優質環境中學習成長,為開幕式劃下溫馨句點。
2010-05-04
為配合60週年校慶,第二屆「歐盟週」特別擴大舉行,歡迎全校熱情參與。除了3日在文錙音樂廳由鋼琴演奏歐盟盟歌<快樂頌>,為歐盟週揭開序幕,有獎徵答將自本週二(4日)至週四(6日)於覺生紀念圖書館大門口前舉行,活動以我問你答的方式,答對者將獲得歐洲各國辦事處提供的精美小禮,不僅增加大家對於歐洲聯盟的認識,又能把好禮帶回家!另外,電影賞析於週二、週四播放「時尚女王香奈兒」、「星星大作戰」及「我們這一班」。 歐盟週是為本校師生能更深入認識歐洲國家,故推出「歐盟週」系列活動,讓全校師生了解歐盟的價值觀,並以動態方式體會歐洲。另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外交人員於7日(週五)在外交部外交人員講習所2樓國際會議廳,舉辦「2010歐洲聯盟與台灣:經貿關係前瞻研討會」。 另有「五月.歐洲.風尚潮」於3日至7日接連五場專題演講,除邀請本校教授之外,更力邀校外人士,包括「拒絕聯考的小子」作者吳祥輝,與大家「漫談北歐競爭力」;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張洋培「漫談西歐美食與英式下午茶」;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顏忠賢等專家學者,探討歐洲各個面向的議題。12日下午2時20分在覺生紀念圖書館3樓指導室,舉辦歐盟資料庫講習,生動活潑的活動帶領大家深度了解歐洲。
2010-04-29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2010年大學生評鑑調查」結果出爐,本校仍4年連霸穩坐私立大學龍頭。此次調查對象分別是企業主、經理人以及求職新鮮人進行訪查,由於樣本數充足,真實反映了企業界的看法。本校在大學院校畢業生整體表現排名第7名,為私立大學第1名;在「校友最愛提拔學弟妹」、「在這波金融海嘯危機應變處理能力最強及應變快、最有創新力」二項項目排名全國第3,僅次於台大、成大。 根據「2010年大學生評鑑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經理人最重視「主動積極態度」、「學習力與可塑性」、「專業知識與技能」、「配合度與穩定性」、「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能力」、「責任感與自我管能力」能力,這正好呼應本校注重的「三環五育」教育方針。「三環」就是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課外活動課程,「五育」就是德、智、體、群、美。院系所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主動積極態度、學習力與可塑性的能力;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學生活動及社團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責任感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另外本校多年來推行全面品質管理,注重顧客滿意度,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成效,讓同學學習到敬業及全面品質管理的精神。本校各項調查結果將增強即將畢業同學的就業力。 許多人擔心畢業即失業,但只要善用大學1,460個日子,培養企業最重視的各項能力及累積競爭力,即訓練自我擁有「即戰力」、「國際力」、「成長力」,以適應新時代的職場挑戰,相信同學們所擁有的文憑就有價值。
2010-04-28
廣州大學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於國內一流大學園區--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好地方。該校於2000年由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併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 本校與廣州大學於2008年12月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同時本校技術暨營運發展中心與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亦簽署共同成立「工程結構災害與控制聯合研究中心」之協定,為兩岸大學在防災研究合作上開啟了嶄新的里程。廣州大學值得本校與其發展全校性合作協議。 外賓於4月26日上午蒞校參訪,本校張家宜校長親自於驚聲國際會議廳歡迎易書記等一行來訪,並主持簡報及座談,兩校針對進一步擴展學生交換,甚至學生在音樂藝術領域的交流,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座談之後貴賓們在校園內參觀了文錙藝術中心、覺生紀念圖書館、海事博物館、宮燈教室、覺軒花園。下午並參觀工學院實驗室,及前往淡水漁人碼頭感受淡水的山水美景。晚間張家宜校長並於福格飯店設宴款待貴賓。
2010-04-26
為吸取本校榮獲第19屆國家品質獎之經驗,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陳校長坤盛率領教務處、學生事務處、圖書館、電子計算機中心、進修推廣部與秘書室等單位的18位同仁於4月26日上午參訪本校。 為符合本校標竿學習的十大步驟,承辦單位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於會前提出二十餘個交流議題。上午外賓至本校教務處、學務處、成人教育部、覺生紀念圖書館、資訊中心、秘書室等單位進行實地參訪時,就交流議題先進行溝通,以增進兩校的校務行政之效率。之後安排外賓參觀文錙藝術中心,外賓對於中心以展覽、表演、教學、推廣、典藏等方式,提升校園藝術風氣,增進師生之藝術欣賞知能及興趣甚為感佩。 下午安排與本校相關一、二級主管進行簡報、專題演講及綜合座談。張校長家宜在致詞時表達學校歡迎外賓來訪,並強調身為國家品質獎獲獎者,本校十分樂意將推行全面品質管理的經驗對外分享。陳校長表示很高興有機會能重回母校,向母校汲取行政方面的各項經驗,有助於日後該校行政工作的推展。接著張校長並進行「大學的全面品質管理」專題演講,張校長先以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為開端,說明大學治理的趨向、TQM推行之基礎與架構,並介紹本校品質屋,之後再闡述本校推行TQM的歷程,最後並以「宏觀的願景策略、致勝的領導團隊、充足的資源設備、明確的績效指標」讓內外部顧客滿意,達到大學的全面品質管理。 在進行綜合座談時,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主管們提出教務、學務、推廣教育、讀書風氣、資訊系統、教學助理等十餘個問題,本校張校長及相關單位主管均一一回復。陳校長對於本校主管回應的內容非常感動,感謝學校能將校務的經驗在極短暫的時間中做說明。張校長表示參訪之後有對口單位,彼此有進一步的認識,日後有需要隨時歡迎與本校相關單位連絡。最後本校安排外賓與本校相關主管在覺生紀念圖書館前進行合影留念,整個參訪活動圓滿結束。
2010-04-22
為慶祝世界閱讀日,覺生紀念圖書館自即日起至5月19日止,舉辦一系列「2010世界閱讀日」活動。除於5月舉辦2場演講外,由於適逢美國文學知名作家「馬克.吐溫」逝世百週年,特別與美洲所及英文系合辦「《湯姆歷險記》暨馬克‧吐溫主題書展」及「閱讀《湯姆歷險記》」。 2010年4月21日適逢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awin)逝世百年,這位作家、小說家、演說家、幽默大師,留給世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湯姆歷險記》陪伴無數小孩度過童年。本校美洲研究所、英文系及覺生圖書館舉辦「《湯姆歷險記》曁馬克吐溫主題書展」,以及5場「閱讀《湯姆歷險記》」相關演講活動。主題書展於19日至5月7日,在總圖書館2樓閱活區展出,包括不同語文版本的《湯姆歷險記》、馬克‧吐溫的著作及探討馬克‧吐溫或其著作之圖書。「閱讀《湯姆歷險記》」則於本週每天下午2時10分至3時,由美洲所及英文系師生等陪伴大家,一同回味走過兒時的《湯姆歷險記》。另外,5月18日下午1時10分在閱活區有英文系副教授郭岱宗「方法對了,文法就全通了!」講座;5月19日下午2時則由美洲所所長陳小雀帶大家認識「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
2010-04-19
為讓學生自我管理電子化生涯歷程檔案,求學時能輔助學生,瞭解自我表現與能力,以進行職涯規劃;升學或求職時,可攜式動態履歷走到哪秀到哪,增加就業優勢及競爭力,資訊中心日前推出「學生學習歷程」,其入口網址為http://eportfolio.tku.edu.tw/,內容包括:「學習紀錄」、「電子履歷」、「課程地圖」、「核心能力指標」、「我的相簿」等多元功能。「學習紀錄」方面,學生事務處於97學年度推出「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記錄學生參加講座訓練、志工、獎懲及社團,新推出的系統除涵蓋已有的學務處學習歷程檔案,並新增自我管理、建立資訊之功能,記載個人資料、修課、研究成果、作業筆記、作品集等學習經歷、校內外的優異表現及相關證書等。 「電子履歷」則將學習歷程輸出為紙本履歷或建置個人化網頁,學生於離開校園時能將學習成果完整攜出校園,展現個人特質及能力;此外,個人網頁提供12種樣式,讓學生挑選適合自己的網頁,透過發表文章分享學習心得,回顧學習過程。「課程地圖」及「核心能力指標」方面,目前學校正建置全校課程地圖資訊系統,未來學生可透過該系統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效及核心能力達成度,規劃未來職涯。另整合全校各單位及其他外部系統查詢功能,方便學生進行相關搜尋。該系統推出不到一個月,部分系所使用率已達100%,資訊中心呼籲本校學生充分使用,為同學們的生涯發展加值。
2010-04-13
本校創校近一甲子,培養的畢業生已達22餘萬人,遍布世界各地,校友在在外交界、教育界、企業界、藝文界等表現優異,各行各業皆有傑出的表現。為主動邀請表現傑出的校友返校演講,提供校友回饋母校的管道,增進學弟妹們的學習方向和信心,特舉辦「智慧大樹-校友捐課活動」。 「智慧大樹」活動由產經系打頭陣!邀請產經系系友、荷蘭銀行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吳坤裕,於13日(週二)上午10時在B502演講「金融市場介紹」。陳幹男指出,:「本校畢業校友眾多,傑出校友人才輩出,希望藉由邀請他們返校,作為在校生之學習榜樣之外,也增加未來學生求職、產學合作及實習的機會。」 此外,各院系將於99學年度,動員全體師生,積極與校外各單位合作,整合校內外資源,舉辦多場研討會,包括未來所的「全球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法文系的「法國語言、文化、文學論壇」、資工系的「2010亞太大學資訊教育暨數位學習發展研討會」、保險系的「台灣風險管理與保險學會第四屆年會暨研討會-慶祝淡江大學60週年校慶保險教育論壇」、資圖系的「【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4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 本校校友的實力和潛力是無限,對於學弟妹的影響力更是無窮,淡江優良的傳統要延續,落實「智慧大樹-校友捐課活動」不僅在60週年校慶前開始啟動,更需要長長久久的永續經營,年年讓所有傑出的校友均有機會參與捐課活動,直接或間接回饋母校,以持續提升本校的學術地位和社會聲望。
2010-03-31
Cheers雜誌今年持續針對國內1,000大企業進行「2010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本校再次蟬聯私校第1名、總體排名為第8名,在這項評比中本校已連續13年超越其他私立大學,勇奪冠軍。本校培育的校友在Cheers雜誌調查報告中尤其是以學習意願、抗壓性、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創新能力、融會貫通等6大指標位居私校第1名,甚至超越多所優質的國立大學,在這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交出亮麗的成績。 根據Cheers雜誌進行企業人才策略之調查結果發現:企業招募新人最重視態度面,包括「學習意願強」、「創新能力」、「解決問題」、「抗壓性高」及「團隊合作」等能力,在5大產業心目中,高科技服務業本校擠進前5名、一般服務業排名第3名、在金融業排行中本校更跳至較前名次。這正好是本校培育具心靈卓越人才的特質,也呼應本校注重的「三環五育」教育內涵。「三環五育」就是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課外活動課程,「五育」就是德、智、體、群、美。院系所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術;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學生活動及社團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以達到團隊精神、抗壓性、解決問題及創新等能力。淡江大學重視人際關係的培養、加強服務及團隊特質,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失業率連連創新高之下,該校讓非頂尖的學生,經過學校多年的洗禮,畢業時成為企業的搶手貨。 在就業競爭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學校能長勝不敗的原因就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本校深刻體會業界喜愛的人才之致勝關鍵在於「教導力」,把企業用人的教材濃縮成武林秘笈,時時提醒學生溝通與領導的技能。另外,學校舉辦生涯規劃、職涯發展講座、企業參訪、提升就業力研習營、校園徵才公司說明會場、校園徵才博覽會,及出版「淡江大學就業輔導專刊」等,提供同學相關就業資訊。求職求才媒合作業,提供同學就業管道。此外,為讓各系所了解其所培育的人才是否符合業界所需,每年辦理「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將統計資料送各系所參考並做為課程活化的依據。淡江時報還時常採訪就業成功個案,探討其學習情況與就業表現,並為大學生及新鮮人就業力的培養提出建言。 即將踏入社會的財金系四年級徐宛琪同學表示,學校能獲得此佳績是實至名歸,因為除了在專業科目之外,本校十分重視課外活動的學習。例如:在「淡海同舟」社團負責人研習會中可學到團隊合作及經營社團的方法,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和溝通,這對未來就業助益頗多。 本校能連續13年蟬聯私校第一,表示本校培育的校友真的有實力,並非僥倖。能有今日亮眼的成績,是因長期注重「三環五育」培育學生的成果,本校在教學過程中將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數 )、EQ(Emotional Quotient,情緒智力)、SQ(Social Quotient,社會智商)融入教學過程中,培育出具有全方位競爭力的學生。而校友眾多且樂於回饋母校也是淡江的優勢之一,目前本校各系所也積極成立法人系所友會,相信更能凝聚校友的向心力。
2010-03-29
廈門大學位於大陸福建省,創立於1921年,為大陸第一所由華僑創辦之大學,與本校於1997年12月締結學術合作協議書,為本校在大陸第2所學術合作之大學。兩校於97學年度起開始進行交換學生作業,本學期各有9位學生(5位交換生、4位一般生)在兩校交流研習,兩校每梯次學生學習的時間為1學期。 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等一行5人於3月29日下午3時蒞校訪問,張家宜校長於驚聲國際會議廳主持簡報及座談。張校長表示:本校與中國大陸姊妹校學術交流密切,兩校交流的學生非常優秀,這樣的交流使雙方獲益良多,少了語言的隔閡,學生可以更快速地融入當地生活。此外,透過許多不同形式的合作計畫,使本校與大陸的高等教育機構「互助、互利」,創造雙贏。廈門大學朱校長也表示:關係最密切的學校,往往因時空之因而無法親臨,今日終於能如願以償,親自到淡江大學參訪,感受到本校熱情的接待與精緻友善的校園環境。參與座談的廈門大學7位學生亦紛紛表示台灣的風景、天氣及飲食都很棒,學長姐也都很照顧初到淡江的學生,在這段異地學習,體驗不同的教學與生活方式,讓他們收穫滿行囊。之後本校並安排貴賓參觀文錙藝術中心、海事博物館及覺生紀念圖書館。張家宜校長並於覺生國際會議廳設宴款待貴賓,貴賓們對本校的熱情接待與整體的校園環境均留下深刻印象。
2010-03-26
「98學年度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於本週五(26日)在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覺生國際會議廳及蘭陽校園同步視訊進行。研習會分上下午兩梯次進行,參與人員包括校長張家宜、3位副校長、全校一、二級單位正副主管、秘書及行政人員等。上午議程首先由校長張家宜主持開幕典禮,其次頒獎給首次舉辦的淡江品管圈競賽活動前3名,而後由獲得經濟部工業局全國團結圈活動競賽多項大獎的台中榮總醫院代表歐香縫護理長演講,介紹台中榮總院內實行品管圈的推動機制、過程及成效,而該院「袋鼠圈」的同仁也將分享其推行品管圈的案例。 本校首次舉辦「品管圈競賽活動」,共有16個品管圈參賽,每個圈都非常投入,花了很多心血準備,活動已於17日舉辦「品管圈競賽現場簡報暨審查會議」結束,競賽結果於26日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上公布並頒發前3名(文革圈、無限圈、黑眼鳳凰圈)獎狀及獎金,3圈也於會中發表成果報告,讓各單位藉此相互觀摩、交流,強化行政與教學品質及競爭力。 張校長表示:本校在獲得國品獎後更需持續落實全面品質管理之全員參與及持續改善之精神,尤其是以跨組織合作的方式來激發出更多創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各單位組品管圈則更形重要;圈員們針對評審委員的意見應確實改善,以精進品管圈技能。對於本校未來的品管圈活動,校長希望能加強各圈的教育訓練、建立輔導員認證機制及品管圈如何與績效結合等事項。 品質提升與自我改善是一條無止境的路,走在這條道路上不但要有堅毅的精神,更需要一步一腳印認真踏實地向前行。而組織透過品管圈活動的不斷持續改善,是讓組織不斷活化的重要因素。希望未來除有更多人參與品管圈競賽活動外,更希望品管圈能持續不斷的運作。